崇明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崇明區隸屬上海市,世界最大的河口沖積島,中國僅次於台灣島、海南島的第三大島嶼,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中國長壽之鄉,素有「長江門戶,東海瀛洲」之稱。
西接長江,東瀕浩瀚東海,南與浦東新區、寶山區及江蘇省太倉市隔水相望,北與江蘇省海門市、啟東市一衣帶水;景點有東灘、西沙濕地等。公元1277年,正式建州;民國時期,先後隸屬江蘇南通、松江;1958年12月1日,隸上海市;2016年7月,崇明撤縣設區。
西接長江,東瀕浩瀚東海,南與浦東新區、寶山區及江蘇省太倉市隔水相望,北與江蘇省海門市、啟東市一衣帶水;景點有東灘、西沙濕地等。公元1277年,正式建州;民國時期,先後隸屬江蘇南通、松江;1958年12月1日,隸上海市;2016年7月,崇明撤縣設區。[1]
目錄
歷史沿革
歷史建制
距今1300多年的唐代武德年間,崇明島露出江面,時稱東沙和西沙。
公元696年(唐萬歲通天元年),始有人上島墾殖居住。
公元705年(唐朝神龍元年),在西沙設鎮,取名為崇明(「崇」為高,「明」為海闊天空,「崇明」意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寬闊的明淨平地)。
公元1277年(元朝至元十四年),崇明正式建州。
1396年(明朝洪武二十九年),改州為縣。1554年(明嘉靖三十三年)倭寇犯崇,西沙秀才顧國等率領沙兵和倭寇作戰,經過沙兵和戰士們英勇的戰鬥,200多個倭寇被消滅。崇明人民取得了勝利。
清朝隸屬於滬海道。
民國時期,先後隸屬江蘇南通、松江。
抗日戰爭期間,隸屬於上海特別市。
1921年秋,崇明西沙農民暴動,毛澤東在當時的中共中央機關報《嚮導》周報上著文介紹這一壯舉。1926年9月,中共江浙省委特派員陸鐵強、俞甫才回崇,建立了全國較早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在長期革命鬥爭歲月中,許多崇明兒女為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解放後,隸屬江蘇南通專區。
建國以後
1958年12月1日起改隸上海市。長興、橫沙原屬上海市寶山區。
2005年5月,經國務院正式批覆劃歸崇明區管轄。
2016年7月22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崇明召開「崇明撤縣設區」工作大會,會上宣布目前上海唯一一個縣——崇明縣撤縣設區。上海最後一個縣級行政建制——崇明縣」撤縣設區「之後,從明洪武年間開始叫了640多年的「崇明縣」成為歷史。
截止2018年5月,崇明區以創業指導、項目指導、金融支持、安全管理、市場開拓為抓手推動農村創業創新工作。近年來先後組織舉辦各類培訓30多期,累計培訓500餘人次,建成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基地)4家,同時利用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和產業實習基地為農村創業創新這提供減息、實習、孵化、培訓、輔導等場所。
行政區劃
崇明區轄16個鎮、2個鄉:城橋鎮、堡鎮、新河鎮、廟鎮、豎新鎮、向化鎮、三星鎮、港沿鎮、中興鎮、陳家鎮、綠華鎮、港西鎮、建設鎮、新海鎮、東平鎮、長興鎮、新村鄉、橫沙鄉。
城橋鎮 星火路2號
南門、花園弄、新崇、城中、吳家弄、川心街、西泯溝、東河沿、北門社區、西門南村、西門北村、城西、東門新村、玉環新村、江山新村、學宮新村、湄洲新村、觀潮新村、小港新村、永鳳、怡祥居、城東、明珠花苑、金珠、海島星城25個居委會
城橋、施翹、馬橋、運糧、新閘、元六、灣南、利民、老滧港、推蝦港、鰲山、侯南、聚訓、山陽、長興15個行政村
堡鎮 正大街122號
解放社區、電業社區、向陽社區、正大社區、光明社區、新港社區、玉屏社區、交通社區、虹寶社區9個居委會
永和、花園、桃源、財貿、堡北、堡港、營房、人民、堡漁、堡興、菜園、南海、小漾、米行、瀛南、四效、彷徨、五效18個行政村
新河鎮 新開河路666號 新南,新中,新港,新東,新晨5個居委會
天新、金橋、石路、新梅、三烈、興教、井亭、新民、永豐、群英、衛東、新建、民生、新隆、進化、強民、新光17個行政村
廟鎮 廟鎮大街41號 廟鎮,猛將廟,江口3個居委會
愛民、南星、廟南、廟西、米洪、廟中、廟港、白港、萬安、鴿龍、萬北、宏達、民華、江鎮、啟瀛、聯益、鎮東、通濟、和平、合中、小豎、猛東、窯橋、周河、猛西、保東、永樂、保安28個行政村
豎新鎮 響椿路58號 新樂,瀛興2個居委會
堡西、東興、油橋、民強、永興、豎西、惠民、豎河、豎南、新征、仙橋、大東、響同、躍進、春風、時橋、椿南、大椿、前哨、育才、前衛21個行政村
向化鎮 向中路62號 向宏,居委會
六滧,花倉,南江,春光,阜康,向化,齊南,北港,衛星,米新,漁業11個行政村
三星鎮 草棚鎮 三星居委會
沈鎮、洪海、東安、平安、協進、海洪港、純陽、南協、育德、育新、三協、西新、鄰江、南橋、新安、永安、大平、海中、北橋、海濱、海安21個行政村
港沿鎮 港沿公路1177號 沿中居委會
建中、建華、港沿、齊力、躍馬、駿馬、富國、富強、惠中、富軍、齊成、惠軍、梅園、漾浜、合東、合興、同效、魯東、魯嶼、園藝、同心21個行政村
中興鎮 廣福路42號 廣福居委會
七滧、愛國、紅星、滧中、中興、永南、勝利、北興、汲浜、永隆、富圩、開港12個行政村
陳家鎮 北陳公路1435號 裕弘,瀛陳,裕鴻佳苑3個居委會
立新、新橋、鐵塔、東海、朝陽、陳南、瀛東、陳西、八滧、協隆、奚家港、花漂、晨光、德雲、裕豐、先鋒、鴻田、裕北、展宏、裕安、裕西21個行政村
綠華鎮 綠華路518號 新綠居委會
綠湖,綠港,華星,華榮,綠園,華西,華漁7個行政村
港西鎮 盤西村
雙津、北雙、盤西、協西、協北、新港、協興、團結、富民、排衙、北閘、靜南12個行政村
建設鎮 建星路,108號
富安、虹橋、效東、建墾、運南、白鑰、三星、界東、浜東、建設、蟠南、大同、浜西13個行政村
新海鎮 北沿公路3366號 躍進,新海,新海二村,紅星和長征5個居委會
東平鎮 黃河路,長江公路路口 東風新村,風偉新村,桂林新村,長江新村,前進新村,前衛新村6個居委會
長興鎮 鳳濱路77號 鳳凰,圓沙,前衛新村3個居委會
石沙、創建、建新、潘石、團結、紅星、長征、光榮、北興、先豐、先進、豐產、新港、長明、大興、慶豐、圓東、躍進、同心、鼎豐、合心、農建、新建、海星24個行政村
新村鄉 星村公路2105號 新中,新衛,新樂,新浜,新國,新洲6個行政村
橫沙鄉 新環路75號 新民居委會
興勝、興隆、增產、紅旗、豐樂、公平、新春、新聯、新永、新北、惠豐、民生、民星、民東、民建、民永、永發、永勝、富民、江海、東海、東興、東浜、海鴻24個行政村
人口民族
人口概況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三島戶籍人口總量為68.8萬人。
2018年末,全區共有戶籍人口678631人,比上年增加2756人。全年戶籍人口出生3122人,出生率4.61‰;死亡6666人,死亡率9.8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23‰。
民族概況
崇明區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700401人,占99.53%;各少數民族人口為3321人,占0.47%。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減少15103人,下降2.11%,比重減少0.35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2458人,增長284.82%,比重增加0.35個百分點。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崇明縣人口以漢族為主,另有蒙古族、回族、滿族、壯族、白族、彝族、朝鮮族、維吾爾族、布依族、哈尼族、土家族、藏族等少數民族。
自然地理
地勢概況
長興島位於吳淞口外長江南水道,島呈帶狀,東西長26.8公里,南北寬2~4公里。面積88平方公里,其中灘涂面積8.5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積26.2平方公里(不包括前衛農場)。南沿有深水岸線近20公里,一般水深-12米至-16米,最深處-22米,可停靠30萬噸級輪船。
橫沙島是長江入海口最東端的一個島嶼,三面臨江,一面臨海。島呈海螺形,南北長12公里左右,東西寬8公里左右。平均海拔2.8米。周邊岸線30餘公里,其中南端約有2公里深水岸線,水深-12米左右。
氣候概況
崇明地處北半球亞熱帶,典型海洋性氣候,溫和濕潤,全年的日照數2094.2小時,年平均氣溫15.2℃,無霜期229天。崇明環江靠海,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025毫升,空氣相對濕度常年保持在80%,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為每立方厘米1000-2000個,堪稱天然的大氧吧。崇明區林地總面積40多萬畝,三島森林覆蓋率達20.5%。全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8%以上,相繼建成5大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率達80%以上。
經濟發展
綜合經濟
2018年全區完成增加值351.1億元,比上年增長5.5%,完成年度計劃目標。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1.9億元,下降1.2%;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40億元,增長1.2%;第三產業對全區經濟總量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完成增加值189.2億元,增長9.8%。在增加值的三次產業構成中,第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由上年的6.6:41.6:51.8調整為6.2:39.9:53.9。
第一產業
2018年全區主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啟動廟鎮農業尾水綜合治理、循環利用項目試點。推進三星鎮、港西鎮村級河道魚种放養試點。開展土壤保育和改良,建立2個蚯蚓養殖示範基地。完成微生物菌肥土壤改良2000畝,蚯蚓養殖土壤改良1500畝。全面完成374戶規範不保留畜禽養殖場(戶)整治退養任務。
2018年落實生態廊道建設區域2.74萬畝,涉及17個鄉鎮,已建成0.23萬畝。落實2017年公益林建設項目1.04萬畝。落實經濟果林資源保護面積6.9萬畝,撥付生態補償資金3965.1萬元。
2018年實施綠色農藥封閉式管控,推進綠色農藥全覆蓋。推進綠色食品認證,全年完成新增認證企業共計89家、11萬畝、150隻產品的申請材料報送,完成33家、3萬畝、45個產品的綠色食品複查換證。2018年,全區種植業累計綠色認證面積33萬畝左右,綠色食品認證率達70%以上。成功推出1萬畝 「兩無化」大米區域公共品牌,並實施訂單銷售。打造「崇明金沙橘」區域公共品牌,選定前小桔博士農場開展「龍頭企業+農戶」訂單農業合作模式,在綠華、長興、橫沙三個鄉鎮實施3800畝橘園技術提升。制定清水蟹品牌提升計劃。啟動前小桔、仙橋村、香朵、東禾九穀4家田間超市試點研究。
2018年全區共有12家開心農場取得立項審批,其中,已營業3家、正常推進4家、新增1家。有博士農場10家,完成複評5家。申請和備案家庭農場525家,其中,水稻種植型369家,11家家庭農場獲評市級示範家庭農場。培訓新型職業農民1134名,開展新型職業農民繼續教育267人,完成農業部新型職業農民輪訓任務300名。目前,全區共認定新型職業農民2488人。
2018年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登記農戶16.8萬戶,登記確權面積55.9萬畝,農戶登記率99.8%;農戶權證發放率100%。農村承包地規範流轉率從年初的77.4%提高至86%。
2018年成功創建5個上海市美麗鄉村示範村,總數達到21個,約占全市四分之一,在全市各郊區中排名第一。全面啟動2018年度31個行政村的村莊改造項目建設。
2018年完成農業總產值58.8億元,比上年增長2.6%。其中,種植業產值28.4億元,增長4.5%;林業產值6.7億元,增長20.8%;畜牧業產值8.4億元,下降11.8%;漁業產值12.3億元,下降4.4%;農業服務業產值3億元,增長37.3%。
第二產業
2018年,全區完成工業總產值401.6億元,比上年增長1.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72.7億元,增長0.6%,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92.8%。分行業看:通用設備製造業產值增長11.6%;交通運輸設備製造增長0.1%;金屬製品業產值下降4.4%;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產值下降14.1%。2018年,全區海洋裝備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71.4億元,比上年增長0.7%。
2018年完成30家重點用能單位能源統計、管理崗位備案。推進7個節能技改項目,年節約標煤約1100噸。審定新能源汽車補貼13輛次,補貼15萬元。推進工業園區、富盛經濟開發區編制完成循環化改造方案。2017年清潔生產名單企業18家通過市級評估、7家通過市級驗收。
2018年推進產調項目18個,補貼專項資金467萬元,降耗折合標煤4675噸,騰出土地600畝。對4家磚瓦企業實施產業結構調整。
第三產業
商業、招商引資
2018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5.7億元,比上年增長7.5%,完成年度增長目標。從行業構成看,批發業實現5.6億元,增長7.2%;零售業實現108.2億元,增長7.6%;住宿業實現4.7億元,增長7.1%;餐飲業實現7.1億元,增長6.8%。從用途看,吃、穿、用、燒分別實現51.3億元、14.6億元、52億元和7.7億元,較上年分別增長7.3%、7.5%、7.8%和7.1%。全區集市貿易成交額33億元,比上年增長8.3%。
2018年,全區29個招商主體引進各類企業57498戶,比上年增長59.1%。其中,長興、橫沙位列前兩位,合計引進企業2.7萬戶,占引進企業總戶數的47.6%。全年實現招商稅收249.4億元,比上年增長35.8%,占全區稅收總額260.5億元的95.7%,完成年度稅收目標203.6億元的122.5%。其中,長興、橫沙、工業園區和富盛開發區實現稅收145.8億元,占招商總稅收的58.5%。
2018年,全區新增外商投資企業265個,比上年增長75.5%。外商投資企業累計投資14.9億美元,增長183.9%,註冊資本8.2億美元,合同外資7.3億美元,實到外資5514萬美元,下降42.4%。
固定資產投資
2018年,在房地產投資持續向好的情況下,全區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8.6億元,比上年增長5.9%,完成年度確定的目標任務。
2018年從投資構成看,建設項目投資62.9億元,占比39.7%,下降22.6%;房地產開發投資95.7億元,占比60.3%,增長39.8%。從產業結構看,第一產業投資1.2億元,占比1.0%,下降22.4%;第二產業投資3.2億元,占比2%,下降79.4%;第三產業投資154.2億元,占比97%,增長16.2%。從區域分布看,新城、長興、陳家鎮三大重點地區完成投資114億元,增長18.8%。其中,新城地區完成投資18.8億元;長興地區完成投資63.7億元;陳家鎮地區完成投資31.5億元。[2]
社會事業
2018年引導市級「科技創新行動計劃」 開展科技攻關研究,助推崇明生態島建設。推進實施2018可持續發展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確立72個農業項目,34個醫療衛生項目和13個專利成果產業化項目,安排區級財政資金1354萬元。深入推進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創建工作。全力推進張江崇明園建設,張江崇明園累計工商註冊企業1200餘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7家,高新技術企業13家,「新三板」掛牌企業6家。深化科技服務,組織101家企業申報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其中擬認定的91家企業已完成公示,認定數較上年增長42.2%。175家企業報名參加創業在上海國際創新創業大賽,其中44家企業共獲得上海市科技創新資金440萬元。積極推進城鄉智能管理平台建設,研究擬定總體目標、管理體系、軟硬件建設等內容,編制方案。推進橫沙生態智聯大腦工作,並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展示建設成果。積極推進政務信息化應用,7個委局的8個業務應用系統相繼部署在區政務雲平台。目前,整個雲平台兩個區域共有12個部門17個應用系統。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提升,全面完成重點區域WIFI覆蓋工作,完成25萬戶光纖覆蓋,推進陳家鎮地區8條新建道路信息管線集約化建設。
文化體育
2018年,共舉辦各類文藝演出11972場/次,參與群眾達759148人/次。編輯出版《風瀛洲》2018年春、夏、秋、冬四卷。各鄉鎮整合區域公共文化資源通過文化崇明雲平台向公眾發布,全年發布活動455場次,訪問量達3萬餘人。編發《崇明文化信息導航》21期,公眾號發布各類文化服務類微信47條。市級配送演出243場,比上年增長25%;區級配送演出180場,講座90場,比上年增長28%,文藝指導員下鄉授課1000堂,鄉鎮居村級文藝交流演出2200多場。區文化館風瀛洲劇場舉辦各類演出活動200餘場。開設各門類專業課程24期,輔導4000多人次;下基層送培訓32期,輔導6400多人次。區圖書館新辦理借書證1380張,接待各類讀者16餘萬人次。舉辦「書香瀛洲」2018年上海書展崇明分會場系列活動,其中區級活動16項,鄉鎮活動51項,吸引7000多人次參與。舉辦瀛洲大講壇32場,展覽12場,吸引近2.5萬名讀者參與。區博物館全年接待參觀人次近10萬,崇明美術館舉辦各類精品展覽30餘場。舉辦第二十一屆崇明文化藝術節和紀念崇明成陸1400年等重大活動。
2018年完成全區280個標準化居村綜合文化活動室(中心)的功能提升。積極推進崇明影劇院修繕等重點工程項目及特色文化展示場館建設。加強不可移動文物的日常保護和修繕,對徐章榮舊居、沈氏舊居、杜冕周舊居、施氏舊居等4處藝術價值較高的門樓進行搶救修復,對陳龍章舊居進行簡易維修,對陳干青舊居進行輕度修繕。
2018年新建市民健身步道20條,市民益智健身點30個,更新健身苑點70個,改建市民多功能球場10片。完成青少年游泳館修繕和大池改溫工程,堡鎮全民健身中心開工建設。研究制定2018-2020年度第二階段足球區創建計劃。成功舉辦2018年環崇明島國際自盟女子公路世界巡迴賽、2018 IRONMAN 70.3上海崇明站及第二屆崇明休閒體育大會。十六屆市運會參賽成績取得重大突破。292名運動員參加18個大項比賽,取得53金、36.75銀、33.5銅,總計1703.5分的優異成績。崇明群眾體育蓬勃發展。全年承辦6項市級以上群體賽事活動,組隊參加上海城市業餘聯賽47場次,舉辦區級群體賽事活動19項次,支持鄉鎮委局村居舉辦賽事活動700多場次。加強科學健身指導,完成10000名人員體質監測,對339名弱體質開展了體育運動干預。體育特色小鎮前期規劃穩步推進,完成2個體育小鎮的概念性規劃編制和優化調整。
衛生狀況
2018年穩步推進醫聯體試點工作,3家市級醫院組織專家411人次下鄉開展義診活動30餘次,服務群眾6215人次。「三中心」建設平穩運行,心電診斷中心完成10.9萬人次、檢驗診斷中心完成17.7萬人次、放射診斷中心完成4.1萬人次,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三級醫院診斷服務。紮實推進市區醫院合作共建, 3家市級醫院積極派遣醫療專家到區級醫院開展支援工作,同時3家區級醫院派出管理和技術骨幹34人次到上海學習培養。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本區「1+1+1」組合簽約服務常住人口簽約率35.1%,重點人群簽約率65.5%,組合內就診率79.7%。深化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在綠華、城橋、建設、新河、橫沙等5家社區的54個村衛生室開展運行機制改革試點。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提升衛生應急核心能力。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啟動實施第六輪《崇明區建設健康城區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建設9個市級健康促進場所。啟動國家衛生區創建工作。大力推進學科和人才隊伍建設,遴選18個重點學科和4個扶持專科,招錄各類專業技術人才191名。
人民生活
2018年,全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647元,比上年增長9.4%。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74元,增長9.9%。
2018年制定出台《崇明區2018-2021年促進就業扶持政策》,加強重點人群就業服務和職業技能培訓,推動創業帶動就業。2018年,全區實現新增就業9746人,幫助長期失業青年實現就業440人,幫扶引領成功創業241人,完成職業培訓7161人,城鎮登記失業人數始終控制在市下達的7340人指標以內,圓滿完成促進就業各項指標任務。同時,與雲南臨滄開展勞務協作對接,幫助臨滄勞動力就近和轉移就業25471人。
社會保障
2018年積極推進全民參保計劃,一是調整本區城鄉居保基礎養老金標準,由每人每月850元調整為930元。二是實施生態養老補貼制度,自2018年1月起,對全區領取城鄉居保養老金的本區戶籍人員,每人每月發放40元生態養老補貼。三是推進738名無賬戶人員參保,提前完成擴覆指標。城鄉居保參保人數22.9萬人,養老人數15.2萬人,養老金平均領取水平1018元。開展社會保險扶貧工作,本區貧困人員6814人,有6742人納入了城鄉居保範圍,參保率99%。2018年城鄉居民醫保參保29.6萬人。開展「兩定」機構管理,完成2018年新增納保醫療機構8家,定點醫藥機構遷址變更5家。
2018年創新救助方式,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群體購買「生態惠民保險」,覆蓋43%以上的戶籍人口,共賠付2149人次404萬元。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元旦、春節期間幫困送溫暖活動,共投入救助資金5040.6萬元,受益群眾7.8萬人次。自4月1日起將低保對象救助標準提高至1070元/月,特困人員、重殘無業人員等對象救助標準提高至1400元/月。對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養、重殘無業等各類民政保障對象實施各類救助133.5萬人次3.1億元。有序推進養老實事項目。新增236張養老床位,新建2家長者照護之家,改造8家農村薄弱養老機構,改建78張失智老人照護床位,新增7家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新增16家社區老年人助餐服務點,新建13個、改建8個社區老年人活動室,試點建設7個老年宜居社區,完成16個鄉鎮的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建設80個睦鄰互助點。做好殘疾人「兩項補貼」發放工作,共發放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18.9萬人次5130.2萬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12.6萬人次2535.7萬元。
生態環境
2018年,崇明啟動實施第七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深入開展大氣、水、土壤等專項治理,持續加強環境監管執法,着力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第七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中,94個整體項目已完成12項,開工(啟動)65項,開工(啟動)完成率81.9%。全年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優良天數為315天,優良率為86.3%,較2017年同期上升9.3個百分點。
2018年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50項重點任務已全部啟動開工。13項工程類項目中,城橋、新河、堡鎮、陳家鎮等4家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55公里污水管網完善工程等11項已完成。水源地保護區內7家工業企業清拆工作已基本完成。
2018年實施新一輪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編制《崇明區清潔空氣行動計劃(2018-2022年)》及任務清單。制定崇明區大氣應急減排措施清單及秋冬季大氣污染攻堅戰行動方案。積極開展空氣質量改善專項執法檢查,落實大氣應急保障工作。完成9家重點企業VOCs治理任務和26家企業強制性清潔生產企業評估。
2018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36項重點任務中已啟動實施31項。對148家重點行業企業開展用地土壤污染狀況入戶調查,已完成7家重點企業採樣監測。完成39個詳查單元、499個點位的農用地詳查採樣監測工作。完成崇明島土壤環境質量調查,生態修復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已經結題。完成20個地塊場地環境初步調查的審核和備案。
2017-2018年,完成農村生活污水工程項目對象約20.5萬戶。新建完成10公里污水管網建設。完成明珠湖、森林公園兩座污水處理廠大修。南橫引河西段綜合整治前期清障工作和主體工程已基本完成。539條段斷頭河治理形象進度65%。22條鎮級河道生態治理形象進度42%。380公里河道疏浚工程基本完成。1595條段黑臭水體全部完成整治,6364條段劣V類水體(含黑臭水體),已完成整治5827條段(2018年任務量是2328條段)。
2018年全區已全面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全覆蓋。農村地區全面推廣「戶分戶投、村收村揀、鎮運鎮處」的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置管理模式。住宅小區撤除原有樓道垃圾桶,統一實行早晚兩次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機關企事業單位全面簽訂承諾書,實行早晚兩次定時上門分類收集和「不分類不清運」強制措施。社會宣傳全面深化。抓好分類知識進機關、進學校、進農村、進社區和黨員幹部參與,累計組織培訓和居民自行講解1059場次,參訓人員達到98萬人次,宣傳告知書發放98萬張。啟動濕垃圾處理站提標改造。委託第三方對全區4種濕垃圾處理工藝和21座鎮級濕垃圾處理站開展工藝評估、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廢」跟蹤檢測,對不達標的濕垃圾處理站嚴格整改。推進全區6座建築垃圾中轉站建設,建成投運城橋鎮建築垃圾和大件垃圾臨時處理場。對全區1300餘名村級以上管理人員、2100餘名從業人員進行技能操作培訓,實現管理規範化和專業化。
生產安全
2018年共接報治安案件5331起,立刑事案件2361起,比上年分別上升2%和11.2%;共偵破各類刑事案件682起,破案數比上年下降24.8%,破案率比上年下降13.8%;查處、打擊處理各類違法犯罪人員2364人。道路交通方面,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7893起,比上年下降6.5%。消防安全方面,共發生火災事故216起,比上年下降2.7%,死亡0人,上年同期2人。
2018年實現生產安全事故「雙下降,兩確保」的年度目標任務。全年工礦商貿企業發生生產安全事故9起,死亡9人,比上年下降10%;道路交通發生死亡事故20起,死亡20人,死亡人數比上年下降9.1%,未發生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
交通安全
2018年建設公路和北沿公路先期開工段已基本完成道路主體工程建設,建設公路和北沿公路其餘標段、崇明生態大道新建工程和環島景觀道一期工程於12月27日全面開工建設。長興公交停保場基本完成主體結構建設,城橋嵊山路公交停車場、堡鎮過渡性停車場交付使用。新建公交候車亭73座,遷移2座。實施29個公路養護維修工程和1個市政道路大修工程,對8個車站進行港灣式改造。積極推進公共交通智能化應用工程,協調推進長橫對江渡改擴建碼頭整改,有效推進道路和「四類設施」管養工作。
2018年國家發改委批覆同意軌交崇明線列入上海市軌道交通三期規劃。積極推進新建快速車客渡船舶項目,2艘快速車客渡船投入南門—石洞口航線試運營。優化公交線網,延伸城橋3路、調整南同專線線路走向,開通4條島內線路公交及3條島內-島外e乘巴士公交。積極推動綠色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完成128輛純電動公交車和24輛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採購並投入運營,完成150個公共充電樁的建設任務,基本實現本島區域內新能源公交車全覆蓋。
2018年水上客流量424.9萬人次,比上年減少5.1%;陸上客流量3125萬人次,比上年減少14.8%;內河貨物吞吐量402.2萬噸,比上年增長0.7%。
崇明三島位於西太平洋沿岸中國海岸線的中點,是萬里長江東流入海的門戶,歷來是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水路交通的重要十字路口,古時就有「外捍百島、內障三吳」之稱。2000年0月1日,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橋隧結合工程——上海長江隧橋建成通車,崇明、長興兩島與上海陸域實現陸上連通。崇明本島距離上海市中心人民廣場45公里,浦東國際航空港40公里,車程均在40分鐘以內。2001年12月24日,連接崇明和江蘇啟東的崇啟大橋實現貫通。
輪渡:寶楊路碼頭(客輪、快船)、吳淞碼頭、石洞口碼頭(車客渡)坐船都可到崇明島南門港、堡鎮港和新河港。
經上海長江隧橋,直達公交來往崇明島和上海市區:
申崇一線:崇明陳家鎮汽車站——汶水路共和新路交通樞紐(汶水路地鐵站)5:55-21:00
申崇二線:崇明陳家鎮汽車站——上海科技館車程55分鐘左右5:55-21:00
申崇三線:崇明南門汽車站——汶水路共和新路交通樞紐(汶水路地鐵站)車程100分鐘左右5:55-21:00
申崇三線(區間):崇明堡鎮汽車站——汶水路共和新路交通樞紐(汶水路地鐵站)5:55-21:00
申崇四線:長興島樞紐站---上海科技館5:55-21:00
申崇四線:長興島樞紐站---吳淞公交客運站5:55-21:00
申崇六線:崇明南門汽車站——巨峰路地鐵站車程80分鐘左右5:55-21:00
申崇六線(區間):崇明堡鎮汽車站——巨峰路地鐵站5:55-19:00
旅遊事業
2018年發布《上海市崇明區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完成橫沙、新海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編制,開展豎新鎮仙橋村-春風村區域旅遊規劃編制,明確全區及重點區域生態旅遊發展方向。召開2018中國鄉村旅遊大會暨第二屆上海民宿大會。積極推進西沙·明珠湖國家5A級景區創建。不斷拓寬開心農場發展格局,打造「透明工坊」特色體驗項目,已開業3家。推進開心農場、博士農場、特色民宿等項目建設。加快前衛村、瀛東村等傳統旅遊村的轉型升級,培育協北村、園藝村等新型旅遊村落的亮點建設。成功指導東灘濕地公園、長興郊野公園、仙橋生態村創建國家4A、3A級旅遊景區。啟用「趣游崇明」服務交互應用平台,集聚300餘商戶、4萬餘用戶。舉辦崇明旅遊創意產品設計大賽。發布崇明旅遊IP形象「盈盈」,發行《崇明旅遊人說》RAP版崇明旅遊形象宣傳片,公布12家「崇明菜餐飲名店」,辦好一系列節慶活動,開發一批崇明旅遊特色紀念品,不斷提升崇明生態旅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2018年,全區接待遊客63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2%;實現旅遊直接收入13.3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其中,旅遊景點接待遊客352.3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1.4億元;旅遊飯店接待遊客271.6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8.5億元;旅行社接待遊客11.1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3.4億元。
教育事業
2018年完成裕安社區配八幼兒園二次裝修,加快推進遷建新海幼兒園項目及江帆幼兒園項目建設,繼續推進元沙社區1所小學和2所幼兒園項目,積極推進新建新城向明初中項目。改造完成7所學生劇場,完成41所中小學(47個校區)的校園網整體無線網絡全覆蓋,至2018年底全部完成義務教育階段63所學校(校區)的校園網整體無線網絡全覆蓋。提前完成互動式多媒體教室、教師移動終端設備配備。
2018年深化學區化辦學及中小幼學校「一校一品」建設;新增4個寄宿制試點單位。深化教育綜合改革,聚焦「主動•有效」課堂的變革和鄉土課程的開發與實踐,開展16次鄉土課程工作坊研修活動,完成14個創玩小站建設;完成8+5城鄉攜手共進項目學校中期評估和1+11雲南普洱市援助6個項目的實施。推進國內外教育合作,10名校園長赴台灣參加學術論壇交流活動,8名外籍教師來崇開展2期浸潤式英語聽說夏令營活動,聘請15名外籍教師在中小學任教。關注學生綜合素質提升,8所中小學、幼兒園被評為2018上海市家庭教育示範校。貫徹落實全國校園足球試點區創建方案,舉辦崇明第二期「D」 級足球教練員培訓班,建立1000多名足球運動員信息庫,組建U13女子組精英訓練營。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全年引進教師186人,本科以上學歷占比98%,其中研究生學歷42人,占比23%。
社會發展
前景規劃
崇明是上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空間。必須堅持三島功能、產業、人口、基礎設施聯動,分別建設綜合生態島、海洋裝備島、生態休閒島,依託科技創新,推行循環經濟,發展生態產業,努力把崇明建成環境和諧優美、資源集約利用、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現代化生態島。
崇明三島劃分有七大功能分區,每個功能分區資源特色不一、區位優勢各異,發展方向及功能定位明確清晰。崇中分區——以森林度假、休閒居住為主的中央森林區。崇南分區——人口集聚的田園式新城和新市鎮區。崇北分區——以生態農業為主的規模農業區和戰略儲備區。崇東分區——以生態居住、休閒運動、國際教育為主的科教研創區和門戶景觀區。崇西分區——以國際會議、濱湖度假為主的景湖會展區。長興島分區——以船舶、港機製造業為主的海洋裝備島。橫沙島分區——以生態旅遊度假為特色的生態休閒區。
城市建設
陳家鎮地處崇明島東端,長江入海口,是上海大都市沿海大通道北翼門戶。2004年2月確定為全國重點建設城鎮,也是上海市試點建設的一城九鎮之一。2009年10月上海長江隧橋建成通車,從根本上改變了陳家鎮以及崇明島與上海市區交通不便的格局,由此進入跨越式發展階段。
崇明新城位於崇明島的南岸偏西,緊鄰長江主航道,是崇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11個新城之一[14],2002年城區人口7萬人。
長興島島域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60.6平方公里。規劃城鎮建設用地約55.6平方公里,其中產業用地約28平方公里,城鎮和村莊建設用地約22平方公里;規劃非建設用地約43平方公里,其中基本農田約20.7平方公里,林地和水系面積約17平方公里,新增濕地面積約5平方公里;青草沙水庫面積約67平方公里。
青草沙水源地位於長興島以北、長江口江心部位,總面積近70平方公里,設計有效庫容4.35億立方米,日供水規模719萬立方米,總投資170億元人民幣,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江心水庫。青草沙水源地不受陸域排污的干擾,水體水質屬於一類至二類。水量豐富、水質優良,是上海市優質水源地和城市供水的戰略儲備。2010年12月青草沙原水供水切換啟動,成為1000萬上海市民的飲水來源。
2017 年,組織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專項培訓 395 批次,發放宣傳告知書 835731 張,培訓村(居)以上管理人員 8324 人次,垃圾收集員 4738 人次,培訓村(居)民 786200 人次, 27 座濕垃圾處理站建設基本建成。全區共配置分類投放桶 241070 只,分類投放存儲架 120535 只,240 升轉運桶 5936 只。新建和改建濕垃圾儲存點 193 座,餐廚垃圾轉運點 10 座。新增濕垃圾專項收集車 337 輛。
2017 年,累計完成 4.4 萬戶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完成城橋、新河、堡鎮、陳家鎮 4 大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完成城橋、陳家鎮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處置工程,累計完成 55 公里污水收集管網完善工程。2017 年本區列入市城鄉中小河道整治計劃的 18 條段、20.02 公里重污染河道整治任務全面完成。完成中小河道輪疏 2090 公里。南橫引河東段整治工程基本完成。南橫引河西段整治工程開工建設。建立健全區、鄉鎮、村三級河長體系,通過多種途徑向社會公布了四批共 1144 名河長名單,實現了本區河長制工作全覆蓋。
主要榮譽
崇明區是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中國長壽之鄉、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科普示範縣、上海低碳經濟示範區。
2010年崇明被國家科技部批准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創建是由國家科技部和地方政府共同推動的一項地方性可持續發展綜合示範試點工作,旨在依靠科技進步、機制創新和制度建設,全面提高實驗區可持續發展能力,探索不同地區的經濟、社會和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機制和模式,為不同地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提供示範。
2010年,崇明成為全國第十五個「中國長壽之鄉」,第一個「長壽之島」。崇明周百歲老人有118位,百歲及以上老人占總人口的十萬分之十七。全縣人口平均壽命達到了80.26歲,高出全國平均水平8.26歲。
2018年5月21日,崇明區入選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範例名單。
2018年6月5日,被全國普法辦公室評為第四批「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
2019年1月,崇明區被認定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2020年11月,入選中央文明辦公布的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
旅遊資源
旅遊景點
東平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崇明島中北部,總面積5400畝。華東地區最大的平原人工森林,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園內森林繁茂、湖水澄碧、百鳥鳴唱、野趣濃郁,以「幽、靜、秀、野」為特色,集森林觀光、會議、旅遊、休閒度假、參與性娛樂等多功能為一體。
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崇明島最東端,總面積326平方公里,屬長江口典型的河口濕地,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保護區擁有豐富的底棲動物和植被資源,是候鳥遷徙途中的集散地,也是水禽的越冬地。崇明東灘記錄的鳥類達312種,遷徙水鳥上百萬隻。
西沙濕地:位於崇明島西部,總面積為4500畝,
明珠湖:位於崇明島西南部,占地6500畝,是目前島上最大的天然內陸湖,大氣環境質量為國家一級,水質為國家二級,魚類資源豐富。湖面南北長約3500米,東西寬500-700米,最深處負7-9米。
前衛村:位於崇明島中北部,全村總面積2.5平方公里,它於1969年從一片灘涂中圍墾誕生,經40多年的艱苦奮鬥,發展成既有現代化村鎮風貌、又有田園詩意、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經濟比較發達的生態村,是國家AAAA級景區。
瀛東村:崇明島第一個迎來日出的村莊,村內綠蔭環繞,魚塘鱗次櫛比,自然環境優美,民風純樸,是理想的旅遊休憩勝地。現有村史展示館、漁具博物館、崇明島精神雕像等景點及鬥雞、斗羊、渾水摸魚、泛舟垂釣等活動項目。
根寶足球基地:由著名國家級足球教練徐根寶發起組建,總占地面積70餘畝,被譽為「足球明星的搖藍,走向世界的希望」。基地擁有三個半標準足球場,一個由德國進口的人工草皮鋪設的室內足球場,及占地7000平方米的足球賓館。
文化節日
森林旅遊節:每年9月舉行,由森林交響音樂會、蘆稷節、米酒節、蟋蟀節、豐收節等系列活動組成。
柑桔節:旅遊節系列活動之一,遊客可參加柑桔採摘、認養橘樹等活動。
老毛蟹節:旅遊節系列活動之一,遊客可參加渾水摸蟹、千人釣蟹、萬人品蟹等活動。
騎游活動:「一米單車」自行車租賃服務網絡覆蓋全島(主要景區、客運站、商業區),遊客可以自由騎行、「通借通還」。
民俗民風
瀛洲古調派琵琶。「瀛洲古調派琵琶」是發源於崇明島的琵琶曲和演奏技藝風格的總稱,是我國著名的琵琶流派之一,收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牡丹亭」是一種絲竹加鑼鼓演奏的獨特的民間音樂演奏形式,只流傳於崇明,收入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崇明扁擔戲」又稱崇明木頭人戲,屬單人布袋木偶戲,是我國單人木偶戲中僅存的一種表演形式,集木偶技巧、表演技巧於一體。
環崇明島自行車賽:自2003年「瀛通杯」全國公路自行車精英賽起,至2010年國際自盟女子公路世界盃賽,環崇明島自行車賽已經實現了從國內賽到國際賽,再到洲際、世界頂級賽事的跨越式發展。
名優特產
崇明特產主要有河蟹、優質大米、特色蔬菜、白山羊、林果花、崇明老毛蟹、崇明老白酒、崇明白山羊、崇明金瓜、崇明香酥芋、崇明水仙等系列崇明特色優質農產品品牌。
崇明人物
唐一岑(?-1554),廣西桂林府臨桂縣人,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以舉人薦任崇明區令,時值縣治新遷,土城剛築就遭倭寇犯境,唐率軍民奮起抵抗,擊退來敵。次年5月,倭寇復至,千戶高才私通敵人,引寇入城,唐率眾與敵巷戰,不幸以身殉職。唐一岑墓位於崇明區城以東,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沈廷揚(1594年-1647年),明末官員,海運專家。
沈文鎬(1690年—?年),清雍正十一年癸丑科陳絯榜進士第三人。
柏謙(1697~1765),崇明浜鎮人。清朝著名書法家,詩人,進士,官授翰林院編修。
李鳳苞(1834年-1887年),清末外交家,曾任駐外公使。
沈兆涵(1855~1941),江蘇崇明人。海派著名畫家,擅畫花卉、山水、人物,尤精仕女。
王清穆(1860年-1941年),清朝官員,實業家。
蘇人權(1871~1932),崇明區城廟弄。本縣著名書畫家,擅畫山水、人物、花鳥、禽獸,又擅金石書法,尤工行書。據崇明區志記載,在入選展品中,蘇人權先生的《春郊試馬圖》最終入圍得獎。1915年所畫《春郊試馬圖》在美國舉辦的萬國博覽會上展出,並獲獎,為家鄉崇明和國家爭了光。
龔秋霞(1916年-2004年),中國著名電影演員、歌星,四十年代上海七大歌星之一。
有嘉豪(1997—至今),90後原創歌手,音樂人,藝人,青年作家,上海有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城市事件
2018年4月,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舉辦城市評定會議宣布,上海市崇明區獲2021年第十屆中國花博會承辦資格,主題為「花開·中國夢」。
相關視頻
上海市崇明縣宣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