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鹌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小鹌鹑 |
---|
图片来自flickr |
基本资料 |
学名 Coturnix chinensis 目/科/属 鸡形/雉/鹑 迁徏状态 过境鸟 普遍性 稀有 体长/体重 12-15cm/20-57g |
别名:蓝胸鹑,雌雄略异。嘴蓝灰色。脚橙黄色。
- 雄鸟
- 虹膜红色。喉及颊白色、颊边有黑线纹勾连接喉中央的三角形黑斑。
- 体上灰褐色,有黑色斑及白色羽轴。
- 胸及胁蓝灰色。腹至尾下覆羽茄汁红色。
- 雌鸟
- 虹膜褐色。眉、颊、喉淡褐色,耳羽深褐色。
- 体上暗褐色,有黑色斑及白色羽轴。
- 胸及胁蓝灰色。腹至尾下覆羽茄汁红色。
- 胸、腹淡黄褐,胸、胁有黑褐色横纹斑。
栖地&习性
茂密的沼泽地,灌木丛,沼泽边缘,耕种(例如水田)和未耕种的土地等。
常以小群或成对于地面活动。性隐密,受惊吓时会藏匿草丛中。
主要以草种籽,绿叶片及小昆虫为食,白蚁。
繁殖
9月至1月在澳大利亚南部;1-5月在澳大利亚北部。
保育
不受全球威胁(最不关注)。
鸣声
雄鸟时常在黄昏发声,繁殖期则日夜都会发出似"see-u"声。
外观相似性
小鹌鹑体型较小,脚橘黄色。雄鸟喉具黑、白图纹。胸、胁蓝灰色。雌鸟胸、胁有黑褐色横纹。
棕三趾鹑体型较小,脚铅灰色。体侧黑横斑。尾下覆骟红褐色。雌鸟喉至胸黑色。
分布
亚种及分布
- S. c. chinensis (Linnaeus, 1766) – 印度和斯里兰卡E,通过印度支那到达东南中国(N到福建和山东)和台湾,再经过S到达马来半岛。
- S. c. trinkutensis (Richmond, 1902) –尼科巴岛(纳科里和卡尼科巴亚组);据说也发生在安达曼群岛(种族未指定)。
- S. c. palmeri (Riley, 1919) – 苏门答腊和爪哇。
- S. c. lineatus (Scopoli, 1786) – 菲律宾,婆罗洲和苏拉威西岛(包括Togian Is)。
- S. c. lineatulus (Rensch, 1931) – W&C小圣塔(Lombok E to Timor)。
- S. c. novaeguineae (Rand, 1941) – 新几内亚的山脉(东至中部高地)。
- S. c. papuensis (Mayr & Rand, 1936) – SC和SE新几内亚 (E from Trans-Fly).
- S. c. lepidus (Hartlaub, 1879) – Bismarck Archipelago (except islands in extreme N).
- S. c. colletti (Mathews, 1912) – 西澳大利亚州(金伯利)和北领地(阿纳姆土地)。
- S. c. victoriae (Mathews, 1912) – 澳大利亚东部。
- 介绍给关岛,留尼汪岛和澳大利亚东南部。[1]
参考书目
台湾野鸟手绘图鉴
视频
参考文献
- ↑ asian-blue quail,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