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封德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封德彝(568年-627年7月18日),原名封伦,字德彝以字行隋朝重要大臣,观州蓨县(今河北景县)人,来自大家族渤海封氏,根据史书记载,这个封氏,年代相当久远,连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都有封氏的祖先记载,唐朝初年宰相密国公

生平

北齐太子太保封隆之的孙子,封子绣之子,在隋朝作杨素的幕僚。其舅卢思道常说:“此子智识过人,必能致位卿相。”最初在隋朝任内史舍人,为杨素所器重,常跟他议论天下事。有一天,杨素摸著他的床说:“封郎终居此坐。”便将堂兄弟的女儿嫁他,成为杨素的侄女婿。

经历

开皇十三年(593),大修仁寿宫就是封德彝的谋划。

开皇十五年(595),隋炀帝时,官拜内史舍人,为虞世基所倚重,对于隋末朝政昏乱负有一定责任。[1]宇文化及发动政变后,他又投靠宇文化及,官拜内史令。宇文化及兵败后,封德彝与宇文士及归附唐朝,唐高祖拜封德彝内史舍人、内史侍郎。封德彝从秦王李世民东征王世充

武德六年,封德彝官拜吏部尚书。

武德八年,封德彝再次升职,成为密国公,中书令。

武德八年(625年),封德彝被封为密国公,任中书令。封德彝在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之间脚踏两只船,李世民并不知道。

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即位后,拜他为尚书右仆射。封德彝的政策和魏征常常相左,唐太宗也多次批评封德彝。唐太宗令德彝举贤,可是一直没下文,便询问封德彝,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唐太宗批评说:“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哉!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贞观元年(627年),封德彝病故,唐太宗赠他为司空谥号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后来知道封德彝在自己和李建成之间阴持两端,改谥号为

其子封言道,尚高祖女淮南公主,官至宋州刺史。封言道长妹即封德彝女嫁雍州新丰县令、朝议郎、上柱国司空俭

《隋朝的奸臣唐朝治世宰相》Amazingnews TV

注释

  1. 《资治通鉴》卷183:内史舍人封德彝托附世基,以世基不闲吏务,密为指画,宣行诏命,谄顺帝意。群臣表疏忤旨者,皆屏而不奏。鞫狱用法,多峻文深诋,论功行赏,则抑削就薄。故世基之宠日隆而隋政益坏,皆德彝所为也。

参考资料

前任:
窦威
唐朝中书令
620年—626年
继任:
宇文士及
前任:
萧瑀
唐朝尚书右仆射
626年—627年
继任:
长孙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