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頂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寶頂鎮 |
中文名 :寶頂鎮 所屬地區:重慶市大足區 |
寶頂鎮,隸屬於重慶市大足區,地處大足區東北邊陲,東接回龍鎮,南連棠香街道,西接中敖鎮,北與銅梁區接壤,距大足區人民政府駐地7千米, 區域總面積63.78平方千米。 民國十七年(1928年),寶頂鎮境域分屬回龍鄉、香山鄉;1993年,由寶頂鄉改為寶頂鎮。 截至2018年末,寶頂鎮戶籍人口為31738人。 截至2020年6月,寶頂鎮下轄2個社區、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慈航社區2組。 2018年,寶頂鎮有工業企業2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個。 [1]
位置境域
寶頂鎮地處大足區東北邊陲,東接回龍鎮,南連棠香街道,西接中敖鎮,北與銅梁區接壤,距大足區人民政府駐地7千米, 區域總面積63.7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寶頂鎮地處丘陵地帶,地勢峰巒起伏,溝谷陡深;地形分為低山和深丘;主要山脈有寶頂山、天寶山、雞公嶺等;境內最高峰寶頂山位於香山社區2組,海拔527.8米;最低點雙龍橋位於古林村1組,海拔320米。
氣候
寶頂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7.3℃,1月平均氣溫6.4℃,極端最低氣溫-3.2℃(1975年12月16日);7月平均氣溫27.6℃,極端最高氣溫41℃(1972年8月29日);無霜期323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111.5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
水文
寶頂鎮境內河流為化龍河,河流總長度9.6千米。化龍河從寶頂化龍水庫至清明橋賴溪河,流經境內東嶽村、慈航社區、倒廟村,長7千米,流域面積0.021平方千米。
土壤
寶頂鎮土壤以沙及紫色土為主,顯酸性、中性。
自然災害
寶頂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水災、旱災等。2003年,寶頂鎮發生過比較大的水災一次;2006年,發生過比較大的旱災一次。
自然資源
2011年,寶頂鎮有耕地面積2.5萬畝,人均0.8畝。
人口
2011年末,寶頂鎮總人口3094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055人,城鎮化率9.87%;另有流動人口774人。總人口中,男性16570人,占53.54%;女性14379人,占46.46%;14歲以下5175人,占16.72%;15—64歲21851人,占70.6%;65歲以上3923人,占12.68%;人口以漢族為主,達30837人,占99.64%;有苗、土家、彝、布依等17個少數民族,共112人,占0.36%;超過10人的有苗、土家、彝、布依、壯5個少數民族,其中苗族23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20.54%;土家族17人,占15.18%;壯族15人,占13.39%;彝族11人,占9.8%;布依族11人,占9.8%。2011年,寶頂鎮人口出生率9.2‰,人口死亡率5.9‰,人口自然增長率3.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85人。 2017年末,寶頂鎮常住人口為25440人。 截至2018年末,寶頂鎮戶籍人口為31738人。
經濟
綜述
2004年,寶頂鎮實現生產總值2.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31元。 2011年,寶頂鎮財政總收入1177萬元,比2010年增長95%。2011年,寶頂鎮農民人均純收入9110元。 2018年,寶頂鎮有工業企業2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個。
農業
2004年,寶頂鎮生豬出欄9865頭,存欄11906頭,家禽出欄1.5萬隻,存欄2.5萬隻。 2011年,寶頂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6億元,比2010年增長22.5%,農業增加值0.29億元。寶頂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為主。2011年,寶頂鎮生產糧食17萬噸,人均539.3千克。寶頂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蔬菜。2011年,寶頂鎮油菜種植面積9440畝,產量1440噸;蔬菜種植面積5200畝,產量3118噸。寶頂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為主。2011年,寶頂鎮生豬飼養量7005頭,生產肉類650噸;畜牧業總產值0.69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3.8%。2011年,寶頂鎮水果種植面積629畝,產量938噸,主要品種有草莓、葡萄、櫻桃、李子、枇杷等。寶頂鎮漁業以淡水養魚為主。2011年,寶頂鎮漁業總產值759萬元。2011年,寶頂鎮有小型收割機75台、插秧機2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