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仙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天仙藤

天仙藤,别名都淋藤、三百两银、兜铃苗、马兜铃藤、青木香藤、长痧藤、香藤。茎呈细长圆柱形,略扭曲,直径1~3mm;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褐色,有纵棱及节,节间不等长;质脆,易折断,断面有数个大小不等的维管束。叶互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三角状狭卵形或三角状宽卵形,基部心形,暗绿色或淡黄褐色,基生叶脉明显,叶柄细长。气清香,味淡。治胃痛疝气痛,妊娠水肿,产后血气腹痛,风湿疼痛。[1]

中文学名 天仙藤 毛茛目
别称 黄连藤、大黄藤 防己科
植物界 天仙藤族
被子植物门 天仙藤属
双子叶植物纲 天仙藤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分布区域 产于东北、华北等地区

药源分布

动植物资源分布:药材主产浙江江苏湖北河北陕西江西河南等地。

采收储藏

霜降前后叶未脱落时采收,晒干。

性味

苦,温。

归经

肾经

功效

行气化湿,活血止痛。[2]

主治

胃痛,疝气痛,妊娠水肿,产后血气腹痛,风湿疼痛。[3]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钱;或作散剂。
  • 外用:煎水洗或捣烂敷。

形态特征

木质大藤本,长可达10余米或更长,茎褐色,具深沟状裂纹,小枝和叶柄具直纹。叶革质,长圆状卵形,有时阔卵形或阔卵状近圆形,长约10-25厘米,宽约2.5-9厘米,顶端近骤尖或短渐尖,基部圆或钝,有时近心形或楔形,两面无毛;掌状脉3-5条,中脉每边通常有3条侧脉,连同网脉均在下面凸起;叶柄长5-14厘米,呈不明显盾状着生。

圆锥花序生无叶老枝或老茎上,雄花序阔大,长达30厘米,下部分枝近平叉开;雄花:花梗长2-3毫米;花被自外至内渐大,最外面的微小,长约0.3毫米,较里面的长0.6-1毫米,最里面的椭圆形,内凹,长约2.5毫米,宽1.5-1.8毫米;雄蕊3,花丝阔而厚,长2毫米,药室近肾形。核果长圆状椭圆形,很少近倒卵形,长1.8-3厘米,黄色,外果皮干时皱缩。花期春夏季,果期秋季。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马兜铃茎细长圆柱形,略扭曲,直径1-3mm;表面黄录色或黄褐色,有棱脊及节,节间长短不等;质脆,易折断,断面有数个大不不等的维管束。叶互生,多皱缩、破碎,完整片叶三

角状狭卵形或三角状宽卵形,基部心形,暗绿色或淡黄色,基生脉明显;叶柄细长。气清香,微淡。以茎细带叶、色青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

马兜铃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皮层较窄。中柱鞘纤维6-10余,连接成环,外侧纤维壁厚,内侧逐渐变薄。维管束数个,大小不等。形成层成环。导管类圆形,直径10-170μm。中央有髓。

繁殖方法

种子

果实的采收和处理11月至次年的1月采收成熟的果实,集中堆沤15-20天,至果皮腐烂。用细砂或木糠搓揉,然后用清水干净。选种选择饱满、成熟的种子,种子百粒重130-140g,发芽率可高达90%以上。种子处理及浸种消毒种子干燥后便失去发芽能力,宜在冼净后马上播到苗床或用湿润的细砂分层堆放,春天及时播种。黄藤的果皮含有丰富的胶状物,清冼不彻底时容易感染病菌,播种前用多菌灵600倍进行浸种消毒20分钟,即可进行播种。播种时间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即清明前后进行。播种方法选择砂床作育苗床,苗床应提前准备好,宽1-1.2米,长度不限,设在荫蔽度90%的环境中。播种按株行距5×5厘米的规格植入种子,覆盖1-2厘米的砂,淋水保湿,15天天即出苗。长出2-3片叶时,可进行假植。移植到装有疏松富含腐殖质的营养土的杯子里,淋足水,置于荫蔽度90%的环境中培养。

扦插

选择1年或2年生直径为0.8-1.5厘米的枝条,长度10-15厘米,每个枝条顶端至少要有2个芽点。枝条的处理用吲哚丁酸萘乙酸溶液对枝条基部浸泡30分钟。将处理好的枝条按株行距5×10厘米扦插到准备好的砂床上或珍珠岩作基质的育苗床上,淋水后用塑料小拱棚覆盖。定时喷水,保持相对湿度75-85%,30天后即生根、萌芽。枝条生根、萌芽后,要定时通风,防止烂根。当苗高10厘米左右时,逐渐打开拱棚两端进行炼苗,苗高15厘米可出圃假植。

主要价值

该种根供药用,称大黄藤或藤黄连,性味苦、温,功能主治行气活血,利水消肿。

仫佬药

秒洪令(罗城语):茎治肠炎,痢疾《桂药编》。

瑶药

旺疼(金秀语):根治黄疸型肝炎,肠胃炎,结膜炎,砂眼;茎治肠炎,痢疾,烧烫伤《桂药编》。

壮药

勾千(桂平,那坡语),猎千(靖西语):根治结膜炎[註 1]砂眼;茎治肠炎痢疾;叶治骨折;全株治胃热痛,可拔弹《桂药编》。

傣药

涛罕:清热解毒,利尿,通便《傣医药》。

参考资料

注释

  1. “结膜炎”:结膜炎症性疾病根据病情及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根据病因又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衣原体性、真菌性和变态反应性等;根据结膜的病变特点,可分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慢性滤泡性结膜炎、膜性及假膜性结膜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