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聖三一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全景視覺網 的圖片

聖三一堂位於江西中路九江路口,是上海最老的基督教堂之一,也是聞名亞洲的基督教教堂。大堂始建於道光二十七年,專供英國僑民進行聖公會儀式禮拜之用。同治五年拆毀原堂建新堂,事先專門舉行盛大的安放基石儀式。新堂於同治八年竣工,耗白銀7萬兩。因全用紅磚砌築,俗稱紅禮拜堂。

聖三一堂由教堂建築師司考特仿照西歐13世紀哥特式的禮拜堂設計。堂成長方形,長約47米,寬約18米,高約19米。堂內外有帶拱圈的石柱長廊,石柱和窗頂的發圈都是哥特式的尖拱。堂內至聖所是安立甘式半穹頂結構,大理石鋪地,西南側有副堂、小聖台、東北入口內側有洗禮廊,聖壇、講台、洗禮池等都有精工雕刻的裝飾。光緒十九年,在堂的北側增建1座哥特式錐頂鐘塔,中間1個大尖頂,四角有4個小尖頂。塔內裝置8口大鐘,能按聖詩的音韻打鐘。光緒三十四年全堂裝了電燈。民國3年後又置辦電動鼓風的大型管風琴。

清光緒元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把聖三一堂升格為英國聖公會主教座堂,由坎特伯雷大主教主管。民國37年,坎特伯雷大主教同意將該堂的教政權劃歸中華聖公會江蘇教區主管,但實際的行政權和產權,都仍在旅滬英僑們的手中。1950年春,英國僑民因無法負擔地產稅,才將教堂交給中國政府,人民政府把它移交給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籌委會,後該會將該堂交給中華聖公會總議會使用。聖公會將該堂作為中華聖公會的主教座堂,由主教院主席主管。

抗戰期間,大堂未獲保養,1949年後英僑更無心照管,以致屋頂破漏,地板腐壞,石木風化、蟲蝕嚴重。1955年人民政府撥款6萬元進行過一次大修,使紅色的鐘塔再一次聳立在上海市中心區。1958年,該堂成為黃浦區聯合禮拜的場所之一,仍名聖三一堂,崇拜沿用聖公會儀式。

文化大革命」中教堂建築遭嚴重破壞。80年代後大堂由黃浦區人民政府租用。

1989年9月25日,聖三一堂由市人民政府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優秀近代建築。

哥特式特點

哥特式教堂型制由羅馬式教堂[1]發展而來,基本仍採用拉丁十字巴西利卡平面,但擺脫了羅馬式教堂的沉重感而朝向輕巧、雅致甚至矯飾的方向發。哥特式較羅馬式教堂出現這樣的改變,主要是由於在建築結構上將承重結構變成了框架式的,由羅馬式的扶壁演變成飛扶壁,羅馬式教堂的扶壁為兩側沉重的牆。

哥特式教堂出現的飛扶壁[2]則由豎直向上的支撐扶壁和水平向上的弧形飛券組成。承重牆變成了框架,框架之間的空擋就可以開窗。建築的結構明顯變輕了,教堂可以建的更高。因此那個看起來像想要上天的教堂就是哥特式教堂。

哥特式教堂的設計結構具有以下特徵:1.平面一般為十字架形。2.高聳入雲的塔樓多為筍狀。3.斜柱加固支撐較薄的牆面,形成一種特殊的外牆結構。4.薄殼般的穹頂正中有三個大門,中間的大門為主要通道。5.內部為輕盈、裸露的稜線飛肋骨架穹隆。6.高大、寬敞、明亮的內部空間具有良好的採光性能。7.窗戶多位植物的葉片式,窗戶上以五彩玻璃鑲嵌圖案。8.正門上為大圓形的玻璃薔薇紋樣,正門為若干層次逐步向內收縮的門道,每層均有雕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