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国家会议中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国家会议中心气势宏伟的国家会议中心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紧邻鸟巢、水立方[1]国家体育馆,总用地面积约12.22公顷,总建筑面积约为53万平方米。其中会议、展览面积27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地下2层,地上8层,高42米,长398米,宽148米,是整个奥运建筑项目中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配套设施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包括2座酒店、2栋写字楼、商业等建筑。

配套设施

主新闻中心(MPC)是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进驻的工作区,共有1000多个记者工作席位及硬件配套设施。国际广播中心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是奥运会历史上最大的国际广播中心,来自全世界16000名广播记者都在此工作。

奥运之后,国家会议中心经过一年多的改造投入经营,至今已走过七年历程,创造了无数辉煌,这座曾经的奥运场馆正以骄人的成绩,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快速成长的会展业第一品牌。大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展览项目陆续在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让这个中国会议业的旗舰场馆向世界展示了其多平台、复合型、高质量的强大综合实力,创造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4年11月5日—10日,来自21个经济体以及这 21个经济体以外的17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高级官员和工商界人士相继出席APEC会议周。国家会议中心作为本次APEC会议的“主力场馆”承担着为期7天的领导人会议周中6天的接待任务,为210场规模不等的会议和活动、165场餐饮和约9.1万人次提供了专业、细致、高效的会议服务。国家会议中心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国家会议中心借此成为一个重大外事国务活动的接待场所,也变成了世界级的会展品牌。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上项目场馆,国家会议中心的改造工程将于2021年初开工。

设计理念

国家会议中心外形优美,它的立面设计取自中国古代建筑屋檐[2]的曲线概念,对传统的建筑形式赋予现代的演绎,同时又象征一座桥梁,与奥运公园的其他建筑遥相呼应,体现人文、信息的沟通和交流、跨向未来。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基本理念。国家会议中心不但外观优美,而且作为奥运工程最大的单体建筑,为配合“绿色奥运”的理念和要求,在设计、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绝妙的绿色与环境设计、中央吸尘系统、自然通风设计、大量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等等,都为中国绿色会展中心树立了典范。

主营业务

配套设施包括2座酒店、2栋写字楼和商业等建筑。周围1公里内有3家五星酒店,6家四星酒店、10余家三星酒店、公寓,客房数可达到5,000余间,可以充分满足大型国际会议的住宿需求。另外,周围购物、娱乐、餐饮、会展服务设施应有尽有。

会议

国家会议中心有大小不等的会议室100余个,可同时接纳20000余人开会,满足不同规模的会议、宴会、演出、新品发布、公司活动等多功能服务需求。其中最大的大会堂为6,400平方米,可同时接待5100人的会议;大宴会厅4,860平方米,可接待3,500人的宴会。

展览

国家会议中心的展览区总面积为40,000平方米,分为地上展厅和地下展厅。地上展厅面积为22,000平方米,室内空间净高12米,为无柱式设计并可灵活分割为4个独立展厅。地下一层展厅总面积为13,000平方米,室内高度为4.5米。为了便于展台搭建,展览区的水、电、压缩空气等常备装置都设置在地井内。货车也能直接从位于中心西侧,高4.8米、宽4.5米的大货门直接进出。而独立的观众出入口则安排在了中心的东侧。

餐饮

国家会议中心的厨房设备可同时为10000余人提供餐饮服务。有着30年餐饮工作经验的法国行政总厨及中餐厨师长,联手打造融入中西文化特色美食。为满足各种规格和形式的需求,餐饮服务包括:主题宴会、自助餐、宴会套餐、鸡尾酒会、茶歇、外卖、商务套装盒餐等。

酒店

国家会议中心大酒店于2009年9月开业,奥运会期间曾是注册媒体记者下榻的酒店之一。作为国家会议中心的配套酒店,酒店与国家会议中心通过空中连廊相连,步行仅需三分钟。

酒店高60米,16层,拥有420间客房。酒店设有普通楼层和行政楼层,客房分为高级间、行政豪华间、行政套间、行政豪华套间。所有房间都提供宽带上网,有国际、国内几十个频道可供选择的电视节目,保险箱、洗衣等设施和服务。每间房都有宽敞的落地观景窗,或远眺,或近观,奥运花园美景尽收眼底。

写字楼

国家会议中心写字楼总面积约为39562平米,分为南区、东区、北区三个区域,南区写字楼总面积约7696平方米,东区写字楼总面积约5989平方米,北区写字楼总面积约25877平方米。

视频

国家会议中心 相关视频

战术陈皮丨在国家会议中心玩airsoft gun是什么体验丨警博会混剪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程今天上午完成国内最大规模转换钢桁架卸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