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區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和田地區博物館是一個地方綜合性博物館,主要展出內容為·新石器時代、銅器時代、早期鐵器時代的與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及商業交通發展有關的文物。與列入中國版圖後和田地區範圍內的精絕、戎盧、扜彌、渠勒、于闐、皮山等國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有關的各種文物;于闐佛教文化重要文物;與和田本土發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紡織業、和田玉石文化[1]、木器雕刻藝術等有關的重要文物;伊斯蘭教傳入後和近代的各種重要文物。
基本介紹
和田地區博物館是一個地方綜合性博物館,主要展出內容為·新石器時代、銅器時代、早期鐵器時代的與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及商業交通發展有關的文物。
館藏實力
和田地區博物館主要展出內容為·新石器時代、銅器時代、早期鐵器時代的與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及商業交通發展有關的文物。與列入中國版圖後和田地區範圍內的精絕、戎盧、扜彌、渠勒、于闐、皮山等國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有關的各種文物;于闐佛教文化重要文物;與和田本土發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紡織業、和田玉石文化、木器雕刻藝術等有關的重要文物;伊斯蘭教傳入後和近代的各種重要文物。
館藏精品有:
1 、「元和元年」錦囊,東漢時期,是于闐列入中國版圖的重要歷史見證物。
2、馬錢、駱駝錢,東漢時期,別名為「漢-佉二體錢」(漢文和佉盧文銅錢),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代表性文物。
3、銅佛像 ,唐代時期,佛像刻有梵文佛經,是和田佛教文化的代表性文物。
4、玉猴,唐代時期,是中國玉石文化的載體。
歷史沿革
和田地區古代為皮山、于闐、渠勒、精絕、戍盧諸國地,是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最大的綠洲。"和田博物館的館藏文物,真實地再現了歷史上和田地區燦爛輝煌的手工紡織技術、陶塑藝術、繪畫藝術、以及作為佛教聖地所蘊藏的佛教文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副局長艾爾肯·米吉提說。
大約在距今3000年左右,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的于闐建立了國家,在西漢時期(距今約2000年)尉遲家族稱王,統領于闐。公元前60年,歸西域都護府統轄,正式列入中國版圖。7世紀中葉,唐朝政府在天山以南設安西大都護府, 675年在于闐設置毗沙都督府,下置十州。元為蒙古宗王分封地,1279-1289年,元政府在此設宣慰使元帥府。清乾隆24年(1759年)設和闐辦事大臣。1884年,新疆建省,置和闐直隸州,轄于闐、洛浦兩縣;新中國成立後,設和田地區,轄和田市以及和田、墨玉、皮山、洛浦、策勒、于田、民豐七縣。
大約在公元前,佛教傳入于闐,因國王尉遲家族虔誠信仰並極力弘揚,在于闐境內大力修建佛院、莊鑾佛像,彩繪壁畫,佛教在于闐取得至高無上的地位,于闐成為佛教的聖地。同時,大批的大乘經籍從于闐弘布到中原,成為中原大乘佛教的策源地。
隋唐時期分別在洛陽和長安從事繪畫創作的「大小尉遲」更將于闐佛教繪畫技藝帶到中原,「于闐畫派」吸收了印度、中亞的運染法,融匯中原繪畫的線條,又加入于闐本地的成分,形成獨闢蹊徑的繪畫風格,深遠地影響到我國佛教藝術的發展。
和田之地,是新疆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古代「玉石之路」、「絲綢之路[2]」的重鎮,中外經濟文化的薈萃之地。隨着歲月的流逝,遺址漸被流沙埋沒。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三十年代,自瑞典人斯文·赫定始、英國人斯坦因、日本人桔瑞超、德國人特林克勒、椿克爾等來自外國的「探險家」、「考古家」先後蜂擁而至,尋覓文化遺存,盜掘文物,致使和田境內幾乎所有的古遺址都受到破壞,大批的精美文物流散海外,如英國倫敦博物館、新德里印度國立博物館、德國不來梅博物館等,這成為新中國成立前和田考古文物工作的「傷心史」。
經過田野調查,和田地區有各類文物遺蹟點約156餘處,出土各類文物1萬多件,着名的遺址如皮山縣「桑株岩畫」、洛浦縣「山普拉古墓葬群」、「熱瓦克大塔」、墨玉縣「麻扎塔格遺址」、民豐縣「尼雅遺址」、于田縣「喀拉墩佛寺」、「原沙古城遺址」、策勒縣「丹丹烏里克遺址」等。新落成的和田博物館珍藏了這些遺址出土的部分文物,為研究中國西域文明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2020年11月27日,和田地區和田市和田博物館確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視頻
和田地區博物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文化之玉,無價之寶——和田玉 ,搜狐,2020-08-29
- ↑ 【歷史課】絲綢之路,搜狐,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