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吴城遗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城遗址位于中国江西省樟树市吴城乡吴城村,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城遗址于1973年秋季被发现,遗址四周有残缺土墙环绕,总面积61.3平方米,自1974年开始对该遗址进行过9次考古发掘,证实在其周围约4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有商周时期文化堆积,厚约0.5~2米。吴城遗址是长江以南首次发现的大规模商代人类居住遗址[1]

地理位置

吴城遗址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山前乡吴城村,萧江上游丘陵坡地。

吴城遗址是1973年秋兴建吴城水库时发现的。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11世纪。吴城遗址是中国南方一处规模较大的商代中晚期都邑遗址,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吴城遗址内发现有陶窑区、冶炼区、居住区、墓葬区、祭祀广场等遗迹。出土陶器、原始瓷器、铜器、石器等遗物数千件。其中烧造考究的原始青瓷器的发现,证明了这一地区即是青瓷器的发源地之一。

许多陶瓷器物上还带有刻划的文字符号

遗址经过六次科学发掘,共揭露面积2000余平方米,文化堆积厚2至3米不等,划为七层,分三期文化。共清理房基2座, 窑址12座,灰坑55个,墓葬16座。出土较完整的石器、陶器、青铜器、玉器、牙雕等900余件,特别是陶文、原始瓷、铸铜工具的出土,是江西考古新的重大发现。

意义:吴城商代遗址已成为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考古专业的实习基地,江西省博物馆已在吴城建立考古站,是江西第一个农村考古站。吴城遗址的发现,对于认识长江流域土著青铜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出土文物

在古肖江的上游,距樟树市城区西南44公里的山前乡吴城村,有一个著名的方国(都邑),这就是吴城商代遗址。 有专家认为,传说中的太伯奔吴,这里曾是路经之地,太伯先奔荆蛮,从这里下赣江,再到吴越。

据吴城黄村族谱记载,吴城早年曾有吴王庙,后被废。

1973年9月吴城遗址被发现以来,在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领导和专家实地指导下,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先后与省、市文物主管部门一起,进行了九次大规模的发掘和整理。揭露面积6000余平方米,清理房基3座、陶窑12座、灰坑和窑穴92个、墓葬20座、水井2口、铸铜遗迹一处、道路1条以及完整而宏大的宗教祭祀场所,出土了较完整的石器、陶器、原始瓷器、青铜器、玉器、牙雕等1100余件[2]

吴城遗址中陶文、原始瓷、铸铜遗迹、龙窑的发现为江西省考古史上重大发现,标志着吴城地区早在3500多年前已进入了人类的文明时代,否定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

视频

吴城遗址相关视频

吴城遗址宣传片
我市吴城遗址和筑卫城遗址列入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规划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