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南沙探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沙探秘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书名: 南沙探秘

作者: 斯雄

出版社: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5月

南沙探秘,作者斯雄,出版时间2012-5。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1]

内容简介

斯雄编著的《南沙探秘》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我国广阔的海洋国土,

系统而全面地展现了南沙群岛的历史和现实。作为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作者以资深记者专业的新闻视角系统地梳理《人民日报》自创刊以来关于南沙群岛的报道资料,用客观真实的新闻史料,权威清晰呈现南沙问题的历史由来和与周边国家历史纷争的来龙去脉,反映我为保卫南沙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坚定斗争。更为难得的是,作者以亲临南沙的宝贵采访经历,深入报道驻守南沙官兵的真实生活,探索官兵的心路情感,描绘出一幅生动又真实、立体而感人至深的南沙卫士群像。

《南沙探秘》既有对南沙争端历史的"百科全书"式的系统展现,又有对南沙群岛驻守官兵的近距离描绘,引导读者关注南沙、走近南沙,是唤起读者国防意识特别是海洋国土观念的厚重之作。

作者简介

斯雄,本名朱思雄,湖北洪湖人,人民日报高级编辑。198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以编报纸、办杂志为主业,业余写作散文随笔,兼及时评。曾被人民网评为"最受网友关注的十大网评人"。著有《游方记》、《盛开的紫荆花--一个内地记者眼中的香港》、《香港回归十年志(2003卷)》、《平等的目光》等,中央电视台《亲历?见证》栏目为其拍有纪录片《双城故事:爱在他乡》。

在线阅读部分内容

1946年5月5日,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创刊。1948年6)115日与中共晋察冀中央局机关报《晋察冀日报》合并为中共华北中央局机关报《人民El报》,代中共中央机关报。1949年8月1日转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出版至今。《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其报道的权威性,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也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都是毋庸置疑的。这次去南沙群岛采访之前,我从互联网上搜索了有关南沙群岛的资料。在南沙期间,听说了很多与南沙有关的情况t回来之后,又看了几本有关南沙群岛的公开出版物,自认为对南沙的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但是,毕竟有关南沙群岛的公开资讯还是有限,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讲南沙群岛问题多少还是有些敏感,即使我了解了很多情况,也不一定适合写出来。于是,我想到检索一下《人民日报》有关南沙群岛的报道,希望从中受到启发。 检索的结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从1946年开始,《人民日报*对南沙群岛的报道相当全面,基本上覆盖了所有与南沙群岛有关的重大问题。南沙群岛问题,涉及中国主权,中国政府和台湾当局在此问题上从一开始就是高度一致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之前,中国政府就始终关注南沙群岛问题,通过外交等多种途径,就国际上与此有关动向,及时表明态度。之后,与南沙群岛有关的军事、外交斗争,基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出面,这些在《人民日报》上都有充分反映。从《人民日报》对南沙群岛的报道来看,大致经历了这么几个重要的阶段:第一阶段(1946--1959:-)--声明:主要是两件大事,--X4日和约和旧金山会议,有关南沙群岛归属问题的表述;二是1956年南越当局和菲律宾"狂人"对南沙群岛提出主权要求。这期间,中国政府发表的外交声明,对南沙群岛主权问题,已经做了相当充分的阐述。第二阶段(1960--1979年)--论战:中国从南越政权手里收复西沙群岛,对整个南海诸岛的主权问题都做了阐述,并与越南政府进行多次交锋和论争。第三阶段(1980-1989年)--进驻:一是中国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洋委员会要求在南沙建立海洋观测站,随后进驻南沙各礁;二是中越之间爆发"3·14海战"。这期间,中国政府重点批驳了越南外交部有关西沙和南沙群岛主权的两个白皮书,以声明、备忘录和学术论证的形式,发表多篇长篇文章,对此做了迄今为止最全面、最权威的论述。此后的外交声明等内容,大都没有超出这个范围。第四阶段(1990一1999年)--搁置:20世纪90年代,一是中国提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二是中国和菲律宾之间在美济礁发生"5·13"事件。此期间,"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倡议虽然得到一定的响应,但周边各国在南沙动作始终不断。第五阶段(2000一2010年)--开发:所涉各方不再过多进行有关主权的外交争论,军事侵占也基本停止,而是转入推进南沙岛礁的民事化进程。所有这些重大事件,《人民日报》都有涉及,并且都有充分的报道。可以这么说,相当一段时间以来,所有涉及南沙群岛主权的论争,在这之前,都可以在《人民日报》上找到相当全面和权威的阐述。为了阅读方便,我把《人民日报》这60多年有关南沙群岛的报道,按时间段分开,以大事记的形式进行了整理,同时根据每一个时期发生的重要事件及其不同的特点,做了一点简单的分类,少数几个地方因为事件的相关性作了个别调整,但基本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下来。为了能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一些情况,《人民日报》上的一些重要报道和文章,我都尽可能地予以全文转载,在个别报道的后面,我作了一些相关资料的补充,以期读者可以更清楚了解南沙群岛的历史和现实的状况。通过检索《人民日报》上有关南沙群岛的报道,我们基本可以把握有关南沙群岛问题的产生、发展走向的脉搏,从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确定认识南沙、保卫南沙、开发南沙、建设南沙的决心和信心。第一阶段:声明 1946年5月,正处于解放战争期间,国共双方都忙于战事。1945年抗战胜利后,根据《开罗宣言》和Ⅸ波茨坦公告》,当时的国民政府在收复台湾之后,立即组织以海军为主的力量,协助广东省政府,南下接管南海诸岛。1946年10月,国民政府任命广东省政府顾问麦蕴瑜为接收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的专员,任命林遵为舰艇编队总指挥,率领"永兴"号猎潜舰、"中建"号坦克登陆舰、"太平"号驱逐舰、"中业"号登陆舰四艘舰艇负责进驻南海诸岛。12月12日"太平"号驱逐舰抵达太平岛附近海域,经登岛侦查没有发现岛上残留日军,麦蕴瑜和林遵等一行于当天下午登上太平岛。与此同时,"中业"号登陆舰也派员登上中业岛。12月14日,由麦蕴瑜专员主持,举行了接收南沙群岛的仪式,宣布太平岛、中业岛等岛屿归属中国广东省政府管辖,在太平岛上设立南沙群岛管理处,并派兵驻守在太平岛,正式行使管辖权。此前,当地渔民称太平岛为黄山马,称中业岛为铁峙岛,进驻后,遂以太平舰、中业舰为之命名。1950年6月台湾当局曾将驻守太平岛的部队撤回台湾。 新中国成立后,南沙群岛连同西沙、东沙、中沙群岛,属广东省管辖。例如,1950年8月3日《人民日报》第3版上的《广东省工作报告(1950年6月27日在政务院第三十八次政务会议上的报告)》署名为"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叶剑英",报告的第二段提到"广东全境,有大陆,有海岛如东沙群岛区、西沙群岛区、中沙群岛区、南沙群岛、万山群岛等区"。P11-13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