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盆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内陆盆地是中国科技名词。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统,一是5500年前两河流域苏米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1],二是5000多年前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创造的圣书字[2],三是3300年前中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四是1500年前起源于中美洲的玛雅文字。其它文字都早已消亡,只有中国文字的发展未曾断裂,从商代一直传承至今,汉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名词解释
内陆盆地是以克拉通盆地为主,形成于环境稳定的板块内部,体现其现今位置,其面积有大有小,也反映当地气候未受海洋湿润气候影响或影响较弱,新疆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而吐鲁番盆地则是世界最低的内陆盆地。
著名内陆盆地
中国四大盆地里三个是。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吐鲁番盆地、阿拉善沙漠所在盆地、等均为著名的内陆盆地。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之间。南北最宽处520千米,东西最长处1 400千米。面积约40多万平方千米。
银额盆地
阿拉善沙漠所在盆地即银额盆地,面积约12.3万平方公里,地貌以沙漠、戈壁为主,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世界第三大流动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位于盆地中部。
吐鲁番盆地
吐鲁番盆地是世界最低的内陆盆地,它是天山东部的一个陷落盆地,它的范围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吐鲁番盆地,大致位于库鲁克塔格以北,博格多山东南,巴尔库山、哈尔雷克山西南和喀拉乌成山以东,包括哈密盆地在内,在地形和气候上构成一个统一的地理单元。狭义的吐鲁番盆地,又称鲁克沁盆地,大致西起东经38度的阿拉沟口,东至七角井峡谷西口,东西最大距离约245公里;北至北纬43度的博洛山,南迄北纬42度的觉罗塔格,南北最大距离约162公里,东西狭长,有若船形。
地理地貌
若连分界线以内的山地计算,吐鲁番盆地总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78%,盆地底部的沙漠戈壁和平原占22%。在行政区划上属吐鲁番地区,包括吐鲁番市、都善和托 克逊两县。
气候情况
1975年7月13日曾出现49.6℃的极端最高温度,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的“热极”。有“沙窝里煮鸡蛋,石头上烙饼”之说。深居内陆的吐鲁番,白天和夜间的温度差别较大,又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由于白天实在太热了,自古以来当地居民都“日藏地窖夜出作”,仍难免如此。
相关资料
吐鲁番盆地在古代就被称为“火洲”。由于地形闭塞,海拔低,热气流不易外流,所以夏季异常干热。
吐鲁番盆地不仅热的出名,而且低的出奇,是全国海拨最低的盆地、艾丁湖,就在盆地腹心偏南的地方,也是中国最低的地方,海拔为-155米,仅次于约旦死海--391米,成为世界华上第二低地。
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内陆大型的山间盆地,盐类沉积储量居世界之冠,是一个盐的世界,有“聚宝盆”的美誉。“柴达木”在蒙语中的意思是“盐泽”,这个名字非常确切地表达出了柴达木盆地的自然景观,盆地内有湖泊51个,其中淡水湖1个(克鲁克湖),半咸水-咸水湖7个,盐湖43个。
地理地貌
柴达木盆地居于青藏高原的东北侧,位于东经90°00′-98°20′,北纬35°55′-39°10′之间,四周为高大山系所围绕,构成了一个轴向为北西-南东向的不规则的菱形向心汇水盆地,盆地长轴约为650km,短轴约为250km,面积为121000平方公里。柴达木盆地南侧是昆仑山系的祁漫塔克山和布尔汗布达山,海拔高度一般在3500-5500m;盆地北侧由祁连山系的乌兰大坂山、马海大坂山、达肯大坂山和中吾农山等一系列阶梯状的山脉所耸崎,海拔都在3500-4500m以上;阿尔金山系东段的阿哈提山、安南坝山位于盆地的西北侧,构成了与塔里木盆地的自然分水岭,海拔一般都在4500m以下。
气候情况
柴达木盆地气候干旱,多风少雨,具有高原荒漠的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为2-4℃,年平均气压为725mbar。以西风为主,最大风速为20-22m/s。年日照时数可达3200-3600h。年降水量在50mm以下,尤其是盆地西部不足20mm,东部稍高些,只有德令哈和都兰地区有时年降水量大于50mm,降水主要集中在6、7、8月份。柴达木盆地年蒸发量在2000-3000mm之间,最高可达3700mm,是世界上蒸发量最大的地区之一。
参考文献
- ↑ 楔形文字发现后,明明300年没人能看懂,后来为何突然被破译了?,搜狐,2022-10-03
- ↑ 啥是丁头字?圣书字?腓尼基创造了世界最早的字母?还是西奈体?,搜狐,20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