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安·B·安芬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克里斯蒂安·伯默爾·安芬森(英文:Christian Boehmer Anfinsen,1916年3月26日-1995年5月14日)[1],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莫內森出生,美國生物化學家,他和斯坦福·摩爾與威廉·霍華德·斯坦一起研究核糖核酸酶,特別是胺基酸序列與生物活性構象之間的關聯,而在1972年共同榮獲諾貝爾化學獎[2]。
人物履歷
生在賓夕法尼亞州的莫內森,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學習,1943年獲得哈佛大學生物化學的哲學博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1950年起一直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工作。他還擔任過美國生物化學會會長和科學技術協會常務理事等重要學術職務。他在大學時代,就致力於生物化學的基礎理論研究,特別是在細胞生理代謝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對一些常見病和慢性病的病理學、病毒學研究也有突出的成就。
人物成就
他提出:一個概念從理論上說明了酶的化學合成的可能性,即蛋白質的高級結構是由它的一級結構所決定,由細胞內的RNA按照DNA遺傳信息指令建立起來的蛋白質的某種特定的氨基酸序列,也決定着它具有某種特定的高級結構。他的研究成果對闡明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係及其遺傳學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並為測定和闡明其它各種酶奠定了基礎,為此,他獲得了1972年諾貝爾化學獎。他的主要著作有:1959年出版的《生物進化的分子基礎》以及許多有關論述蛋白質、酶的組成和性質的論文
參考資料
- ↑ Anfinsen, Christian Boehmer. Who Was Who in America, 1993-1996, vol. 11. New Providence, N.J.: Marquis Who's Who. 1996: 7. ISBN 0837902258.
-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