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西岸学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西岸学校,学校确立绿色为办学特色,以劳动实践基地创建为依托,以校本教研为指导,以课程资源整合为载体,开展综合劳动实践研究活动。创建活动构建了新型德育工作体系,开设了大量便捷的校内课程教育资源,优化了农村学校教育生态。
综合实践显华彰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改最大的亮点,但它教学范围比较广、教学内容比较散且无法形成统一的课程标准,却成了学校最难实施、最难坚持的一门课。为此,我们在学校里创设一个近8亩的农艺专类实践基地(基地现设有创意园、实践园、五谷园、能源专类园等12个植物专类园),在有限的活动学习区域里开辟一块农田,供孩子们接触泥块,亲近泥块,感受泥块,并在此过程中播种希望,收获思想。创设学校的农艺实践基地,为学生实践创造了活动场所,使“无米之炊”成为材料殷实的大超市。学生们在实践基地里深入实践,动手探索,形成实践的习惯,摄取广博的知识,吸收广泛的信息,学会了动手动脑;他们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为创造潜能的开发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开辟广阔的天地[1]。
我们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尊重生命、尊重规律等方面为出发点让学生在实践基地里亲自做设计图案、翻土、拔草、买花树苗、种植、浇水、施肥、培育等全过程的实践活动。像栽培水仙花,孩子们亲自动手,数花箭选种,然后经过剥衣、切球、浸球、催芽等全过程的实践,还煞有介事地给水仙花造型,领略艺术的魅力,感受创造的快乐。在老师的引领下,举行神圣的播种仪式,研究叶的作用,根的力量,研究水、土壤、阳光等与花卉的关系,并形成系列的种植报告。当孩子们看见自己插扦的月季、芙蓉长在校园,育苗区里栽培的虞美人、蝴蝶花等开在校园的时候,他们感到由衷的快乐, 自然的伟大。
新型德育育新人
由于父母的宠爱,使很多学生真正的劳动能力被掩盖了。如果一直依赖父母和老师的帮助,那么,学生一旦踏入竞争激烈的社会,将何以立足呢?所以,在实践基地的活动中,我们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帮助他们去做。也许会经历很多次的失败,但失败乃成功之母,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情,充分挖掘他们的劳动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劳动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在劳动的体验中升华情感。
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懂得:“劳动的果实来之不易;劳动是光荣的,不劳而获是可耻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劳动,不仅是用脑来劳动,而且要用手来劳动。”。所以,我们借助实践基地,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感受劳动的价值。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实践基地的劳动,分地到班,让他们用眼睛欣赏那些劳动的果实,用心观察每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用手去感受劳动的价值,用心去体验收获劳动果实的喜悦。一个学生曾经在她的观后感中这样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以前只是从课文中感知劳动的艰辛,粮食的来之不易,今天我参加了学校的园艺场油菜施肥劳动,亲眼看到了绿油油的油菜种植过程,更让深深地体验到了劳动的光荣,作为新时期的少年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动手参与到劳动中去[2]。”
视频
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西岸学校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搜狐,2016-05-26
- ↑ 教育局要求:大中小学设立劳动课为必修课 ,搜狐,202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