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口地理學(學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人口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中較新的分支學科之一,是介於地理學人口學社會學經濟學歷史學等學科間的邊緣學科,是研究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人口分布人口構成人口變動和人口增長的空間變化,及其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的關係的學科,是研究人口數量與質量、人口增長與人口構成的時空差異及其同地理環境相互關係的科學。地理學與經濟學、社會學、歷史學、生態學以及人口學等關注人口問題的學科之間相互滲透,但研究人口現象的空間變化一直是地理學研究人口的重點。人口地理學具有綜合性、區域性特點。

概述

人口地理學與人口學的關係如同植物地理學植物學經濟地理學與經濟學的關係。人口地理學着眼於人口現象的空間方面,人口學則作為一門獨立的綜合性的學科,研究人口變化過程及其發展規律,更多地偏重人口統計,考察人口數量與質量之間的關係。

人口地理學要藉助於人口學的基本理論、數據和方法,具有地理學、人口學之間邊緣學科的性質。

人口學的分支學科之一。它着重研究人口空間分布和地域差異的變化規律,是人口學和地理學之間的邊緣科學

人口地理學發端較早。19世紀初近代人文地理學創始者,如德國的K.李斯特、O.佩舍爾等人把人或種族作為地理學的研究重點。後來,德國地理學家F.拉采爾寫了《人類地理學》,第一次提出人類生存空間的概念。該書被西方學者奉為人口地理學最早的經典。此後,英國的A.H.肯尼、A.C.哈登,法國的J.布呂納等學者也寫了一些有關人口與地理關係的著作。

20世紀以來,人口地理學已發展成為具有完整體系的獨立學科。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國際地理學大會,人口地理已單獨成為一個分組。

中國古代就有對人口與地理關係的文獻記載,但直到20世紀30年代後才從西方引進人口地理學。隨着人口科學在中國的蓬勃發展,人口地理學研究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1]

我國現況

我國人口地理學起步較晚,約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才開始系統研究。華東師範大學的張善余教授是我國最早對人口地理學進行系統研究的學者之一,著有《中國人口地理》、《世界人口地理》、《人口地理學概論》等。華東師範大學資環學院也是全國唯一一個人口地理學專業博士站,為我國人口地理學做出了突出貢獻[2]

作用

人口地理學的研究成果,可以為國家因地制宜地制訂人口政策,規劃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編制區域規劃城鎮規劃,以及合理組織安排移民等提供科學依據。 研究人口地理學必須應用各種各樣的人口統計數據應用數學模型來揭示人口因素和其他因素的相互關係。同時還應採用實地調查、精確編制人口地圖等方法。

視頻

人口地理學 相關視頻

【地理動畫視頻】4分鐘讀懂世界人口問題
人口地理01 高中地理全套 安迎 全229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