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乌有镇的秀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乌有镇的秀才》是一则民间故事。其特征为时代久远,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1]。口头传播,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正文

在很久很久以前,世上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没有电灯。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夜晚时分,便会围在一起讲故事。那些光怪陆离的故事,如同月光般在人们心中流传。

在一个叫乌有镇的地方,有一个叫子虚的年轻秀才,他两袖清风,形单影只。因为科举屡屡不中,只好靠卖字画为生。可惜镇里的人都不知四书五经为何物,更有甚者大字不识。秀才的生意自然也就十分惨淡。

那日,秀才已经三天没有吃上一口饭了,他躺在村口的两棵桃树下,望着星辰万念俱灰:“我好歹也是个读书人,难道就只能饿死在树下吗?如果世上真的有神灵,为何不来救我?我恨这天地万物!”

这时,一阵大风刮过,几颗熟透的桃子稀里哗啦落在地上。秀才垂涎欲滴,爬起来大口大口把桃子塞入口中。一连吃了三个后,总算有点饱腹感了。秀才脱下外衣,把剩下的桃子包起来。

突然,一个老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他跟前:“这桃子味道可还行?”

“啊!”秀才吓一跳,慌慌张地说,“这些桃子是自己掉下来的,可不是我偷的。”

“这都不重要。”老人抚摸着胡须说,“你有手有脚,却连饭都吃不上。怎把祸事都推给上天呢?”

秀才叹气道:“我……我应试屡屡不中,现已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字画也卖不出去,已无计可施了。”

老人道:“他们不愿意买你的字画自然是有他们的理由,你写的那些诗都太无趣了。这世间万物可比你想象中的有趣得多。”

老人说完席卷满地桃花,飘然而去。紧接着,各种神奇的神兽从显出形来,跟随在老人身后。秀才想跟上去,却发现双腿不能挪动。再抬头看去时,那些神兽同老人一起站在鲲的背上,百鸟伴随在周遭。

秀才回过神来,却发现自己刚才睡着了。一切都还是原样,只是肚子没那么饿了。秀才心想刚才就是一个梦罢了,可是那个梦太真实,太震撼,以至于久久不能忘怀。

秀才爬起来神情恍惚地朝家里走去,走到半路忽然看见祠堂那边有点点火光。他急忙奔跑过去,只见祠堂的柜子被蜡烛点燃了,火焰已经吞噬了几个柱子了。秀才连忙敲起铜锣,把大家都叫了起来。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把火给浇灭了。

事后,大家都心有余悸。原来乌有镇的房屋都是木质的,如果一家着火势必牵连别家。所以每天都会有人值夜,偏偏轮到今天值夜的人喝醉了酒。恰巧就在今天出现了意外,还好秀才发现得早,不然整个小镇都可能灰飞烟灭。

为了感谢秀才,大家凑了一笔不少的钱给秀才。秀才推脱说这是神灵的旨意,自己并无功劳。大家听他这么说,知道他是神灵选出的人,更加敬畏了,非送不可。秀才也只要接下这笔钱。那天夜里,秀才想了很多事。

第二天,在简单告别后,秀才带上了盘缠,收拾好行李,离开了乌有镇。他决心游遍四海八荒,定要找到这些神兽,才不枉此生。

在此后的五十年时间里,他先后去了40多个国家,跨过500多座山。虽然没有找到神兽,却找到了400多种神怪异兽的传说。这些传说都是各地人们口口相传,并无记载。秀才把他们集成了一本书。

一日,年迈的秀才看到夕阳西下,落叶被埋入土里。不禁开始怀念起家乡来,便开始了回家之旅。当他再次回到乌有镇时,已是物是人非。当年的那些长辈早已离世。当年的小孩也成了老人,镇里竟无一人认得他。唯一不变的是那古色古香的建筑。

秀才也没有再提起往事,只是在桃树摆了一个简陋的摊子,做了一个说书人。说的正是这些年来自己收集到的各种故事。大家都从未听过如此离奇有趣的故事,自是非常满意。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来听秀才讲故事,甚至有人从很远的地方慕名而来,有些人为了抢一个好位置,前夜就已经守在这里了。只要他的醒木一拍,四下便鸦雀无声。一个故事讲完,底下便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又过了一些年,秀才已经老得行动不便,说话也很吃力了,再也讲不了故事了。一天夜里,秀才又来到了桃树下,并敲下了醒木。大家以为他又要说书了,纷纷围了过来,可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能。老秀才缓缓地说:“你们听我讲了那么多故事,却从来都不知道我的故事……”于是老秀才就把自己年轻时做的梦,还有出游世界各地的事情告诉了大家。大家这才恍然大悟,这两棵桃树也就成了大家眼中的神树。

秀才讲完这些,便像当初那位老者一样飘然而去。只是在桌上留下了一本没有名字的书。后来人们给这本书取名为《山海经》,并且一代又一代的流传下去。只可惜,随着时间的流逝,朝代的更替。最早的版本早已不在,后来人们所看到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内容。可即使这样,还是流传了几千年直到近现代。

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2]

视频

乌有镇的秀才 相关视频

文学作品提高人的价值观
高晓松口诉: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究竟该怎样衡量?看完涨知识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