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乌拉特前旗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乌拉特前旗博物馆内分游牧文化展区、农耕文化展区和红色精品展区三大板块五大类别,即风俗类、生活类、工匠类、近现代类、婚庆花轿、毡包民居类。特别是红色纪念展区以伟人、革命文物、老电影、图片、实物为主,帮助广大青少年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1]传统,不让革命传统断层绝代失传。

简介

民俗博物馆是征集、收藏、研究、陈列民俗实物、文献资料的场所,并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社会文化教育基地。该博物馆由王志强、白玉龙两位热爱民俗文化的民间人士创办。在十几年不断的研究学习探索中,每个人收集了上万件民俗藏品,这些藏品彰显民俗文化的魅力,再现了我旗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又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两位民俗文化爱好者心血的结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

相关资讯

乌拉特前旗又一博物馆开馆啦!

西公旗民俗博物馆以张俊恒老人四十年多年收集的藏品为主,以回顾西公旗革命往事为主线,是集地方民俗展示、爱国红色教育于一体的地方性综合博物馆,共有农耕文化、粮库文化、历史文化、游牧文化和红色文化5个展区。

其中红色文化展区,主要展出乌拉特草原上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恩克巴雅尔、着名的抗日女将军奇俊峰、中滩抗日根据地创始人于占彪等革命先辈们生产办公的书籍[2]、书桌等各类红色物品,再现了他们纯朴坚定的革命信仰和朴素艰苦的工作作风。

“我把这四十多年来收集的藏品在博物馆展出,就是想一直把这个红色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咱们前旗的革命历史。” 西公旗文化博物馆负责人张骏说。

白彦花镇坐落于乌拉山脚下,黄河北岸,历史悠久,红色文化丰富。这里曾是乌拉特西公旗政府所在地,在抗日救亡的年代,西公旗各族人民为了民族救亡而抗争,许多仁人志士在这里砥砺拼搏,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

西公旗民俗博物馆暨红色教育基地的建成,不仅标志着乌拉特前旗在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迈出了坚实一步,更为广大党员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筑牢宗旨意识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理论研讨和实践平台。

视频

乌拉特前旗博物馆 相关视频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 | 农耕文化
乌拉特前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公益论坛

参考文献

  1. 什么是爱国主义,搜狐,2016-07-26
  2. 【荐读】书籍版本知多少 ,搜狐,2017-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