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東萊銀行大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上海東萊銀行大樓
圖片來自kknews

上海東萊銀行大樓是位於中國上海市黃浦區天津路85號的一座銀行建築,建於1920年代,曾為東萊銀行上海分行(1933年後為上海總行)行址,原建築已不存在。

歷史

1920年2月,東萊銀行設立上海分莊,同年5月改組為上海分行,投資200萬銀元。原中國銀行青島分行經理吳蔚如任東萊銀行副總經理兼上海分行總經理,王子厚(王繼堃,一說王季堃)任副經理,高和甫任營業主任[1]

上海分行開辦後不久的1920年末至1921年初,東萊銀行曾加入中國銀行副總裁張嘉璈浙江興業銀行董事長葉景葵發起的「中國經募車債銀行團」,以籌資幫助北洋政府購買鐵路機車。此後,上海東萊銀行曾多次參與銀行團政府借款項目,如上海造幣廠借款項目、認購國民政府發行的江海關二五附稅國庫券等。[2][3]

1923年,東萊銀行董事長劉子山曾計劃將總行遷往上海,並在吳蔚如的陪同下考察上海市場。在此期間,劉子山曾赴黃金榮公館做客,杜月笙也傳遞口信稱有意拜訪,劉子山最終決定將總行從青島遷至天津。1926年,上海華商銀行界曾計劃籌資支持國民革命軍北伐,並在靜安寺路劉子山住宅開會磋商,吳蔚如代表東萊銀行出席,最終由時任東萊銀行常務董事徐青甫將捐款交付給蔣介石。1920年代末,東萊銀行在天津路河南路路口購地建設了銀行營業大樓。

1930年代的上海東萊銀行在上海商界、金融界相當活躍,並取得了一定地位。1931年9月上海銀行公會換屆選舉後,滬行經理吳蔚如當選執行委員會委員,東萊銀行首次進入公會領導層。吳蔚如擔任此職直至1938年。1932年,東萊銀行在上海參與了中國徵信所的組建與經營,該機構為中國金融史上第一家規範化商業信用調查機構。1933年,東萊銀行作為籌備委員參與建立上海票據交換所,東萊銀行是九家籌備委員中唯一一家由私營銀行改組的股份制銀行。

1933年,東萊銀行在八仙橋設立支行,行址敏體尼蔭路(今西藏南路)84號,直屬滬行。吳蔚如之友任鎰安任支行經理,但不久得癌症離職,改由吳蔚如三女婿王顯猷接任支行經理,盧靜先任襄理。同年年5月,青島市政府籌辦青島國貨公司,儘管有劉子山等富商支持,仍無法將開業所需資金募集完整,市政府方面只好請滬行經理吳蔚如在上海募集資金。在吳蔚如的努力及上海商界的支持下,青島國貨公司最終得以開業。同年9月,東萊銀行總行自天津遷至上海。

1937年抗戰爆發後,劉子山要求各行閉關自守、緊縮業務,拒絕與日本人合作,1945年抗戰結束後復業。1949年5月解放軍占領上海後,東萊銀行被准許繼續營業。1950年2月,因董事長劉子山於1948年逝世,總經理兼滬行經理吳蔚如被推選為東萊銀行董事長,原天津分行經理薛贊庭接任總經理,原滬行副經理王子厚接任經理。不久,王子厚因行員非議而辭職,由卞伯屏接任,不久也辭職,最終由劉子山幼子劉儀泉任滬行經理。1951年6月1日,滬行加入私營金融業第一聯營集團,後又加入金融業第一聯營總管理處。1952年三反五反運動期間,東萊銀行在上海被定性為「嚴重違法戶」,原因不明。同年12月併入公私合營銀行上海分行。原上海東萊銀行大樓後來曾為上海港口專用碼頭管理處辦公樓,1990年代因道路拓寬被拆除。

參考文獻

  1. 上海金融志·解放前金融機構·華資銀行·沿革.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07-03-26. 
  2. 賀偉. 《風雨半城山:劉子山傳奇》.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7. ISBN 978-7-5552-4728-9. 
  3. 「魯商」東萊銀行在上海的故事. 靜安方志. 搜狐. 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