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盧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豆盧寧(500~565年),本姓慕容,[1] 字永安,昌黎徒何(今遼寧錦州市)人。北魏到北周時期大臣,涪陵郡公豆盧萇之子。
- 少時勇敢,頗有志氣。容貌俊美,擅於騎射。[2]北魏時期,起家別將。
- 隨隴西王爾朱天光進入關中,平定万俟丑奴叛亂,賜爵靈壽縣男,跟隨李弼率眾歸順宇文泰。
- 奉迎孝武帝元修西遷,封為河陽縣伯。西魏時期,屢立戰功,遷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僕射,封為武陽郡公,名列「十二大將軍」之一,多次平定稽胡和氐族的叛亂。 [3]
- 北周建立後,遷柱國大將軍、同州刺史、大司寇,進爵楚國公。保定五年(565年),去世,終年六十六歲,追贈太保,諡號為昭。
基本信息
姓名 豆盧寧
|
字號 字永安
|
別名 慕容寧
|
民族 鮮卑
|
官職 右僕射 柱國大將軍 開府儀同三司 大司寇
|
爵位 河陰縣伯 范陽郡公 武陽郡公 楚國公
|
追贈 太保 大都督 同州刺史
|
諡號 昭
|
出生地 昌黎徒何
|
出生時間 500年
|
去世時間 565年
|
所處時代 北魏→北周
|
主要成就 北周開國元勛 平定稽胡和氐族的叛亂
|
人物生平
家族淵源
- 豆盧寧,字永安,是昌黎徒何人。其先本姓慕容,是前燕皇室旁支,北地王慕容精之後。豆盧寧的高祖父慕容勝在燕地,於皇始初年歸順北魏,授任長樂郡守,道武帝拓跋珪賜姓豆盧,一說鮮卑人稱歸義為「豆盧」,故以此為姓,又一說是因為避難而改。豆盧寧的父親豆盧長(《北史》作豆盧萇)是柔玄軍鎮的鎮將,有威嚴,被當時的人所稱頌。武成初年,因為豆盧寧顯著的功勳,朝廷追贈豆盧長為柱國大將軍、少保、涪陵郡公。 [4]
北魏時期
- 豆盧寧年輕時勇猛果敢,有志氣,身高八尺,容貌俊美,擅長騎馬射箭。永安年間(528年─530年),憑藉別將的身份跟隨爾朱天光入關,加任都督。又因打敗万俟丑奴的功勞,賜爵位靈壽縣男。豆盧寧曾經跟梁仚定在平涼川相遇,兩人一起練習射箭。豆盧寧就在百步之外懸掛莎草向它射去,一共射出七箭,中了五箭。梁仚定佩服他的才能,贈送給他豐厚的財物。爾朱天光戰敗後,侯莫陳悅謀反,宇文泰征討侯莫陳悅,豆盧寧和李弼率領眾人歸順宇文泰。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孝武帝元修西遷,豆盧寧以奉迎之功,被封為河陽縣伯,食邑五百戶。 [5]
西魏時期
- 西魏大統元年(535年),授任前將軍,進爵河陽縣侯,增加食邑三百戶。後升任顯州刺史、顯州大中正。不久授任撫軍將軍、銀青光祿大夫,進爵河陽縣公,增加食邑五百戶。又授任鎮東將軍、金紫光祿大夫。豆盧寧跟隨宇文泰生擒竇泰,收復弘農,攻破沙苑,授武衛將軍,兼任大都督。不久,升任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增加食邑八百戶。又拜任北華州刺史,在北華州任職沒多久,就以清廉公平著稱,又加任散騎常侍。 [6][8]
禦敵平叛
- 大統七年(541年),豆盧寧跟從于謹在上郡打敗稽胡統帥劉平伏。到梁仚定謀反時,朝廷任命豆盧寧為軍司,監察隴右諸軍事。賊軍叛亂平定後,豆盧寧的官位提升為侍中、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 大統九年(543年),豆盧寧跟從宇文泰迎接高仲密,與東魏軍隊在邙山作戰,又升任左衛將軍,進爵為范陽郡公,增加食邑四百戶。
- 豆盧寧墓誌 大統十六年(550年),豆盧寧被任命為大將軍。羌人主帥傍乞鐵忽和鄭五丑等人反叛,豆盧寧率領眾將前往討伐,平定叛亂。
- 西魏恭帝二年(555年),朝廷改封豆盧寧為武陽郡公,升任尚書右僕射。南梁將領王琳派遣他的部將侯方兒、潘純陀侵犯江陵,豆盧寧和蔡祐、鄭永等人征討,侯方兒等人逃跑。
-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武興郡氐人和固道郡氐人魏大王等人互相呼應,合謀反叛,豆盧寧再去征討,平息叛亂。
- 孝閔帝元年(557年),孝閔帝宇文覺受禪即位,建立北周,授任豆盧寧為柱國大將軍。
- 武成元年(559年),豆盧寧出任同州刺史,再次監督指揮各路軍馬討伐稽胡的郝阿保、劉桑德等人,將他們擊敗。豆盧寧大軍回師,升任大司寇,進爵楚國公,食邑一萬戶,另加鹽亭縣食邑一千戶,收取那裡的租稅。
- 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年),豆盧寧擔任岐州刺史。恰巧大軍東征,豆盧寧抱病登車跟從大軍出征。 [7]
年老去世
- 保定五年(565年),豆盧寧在同州去世,終年六十六歲。朝廷追贈太保、都督同鄘州等十州諸軍事、同州刺史,諡號為昭。[8]
人物軼事
- 當初豆盧寧還沒有兒子時,就收養弟弟豆盧永恩之子豆盧績。等到生下兒子豆盧贊,親屬都來請求讓豆盧贊作為繼承人。豆盧寧說:「兄弟的兒子,就好像自己親生的兒子一樣,我還挑選什麼呢?」於是把豆盧績當作自己的嫡長子,世人因此都稱讚他。[9]
人物評價
史書記載
參考資料
- ↑ 《北史·卷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或雲北人謂歸義為「豆盧」,因氏焉,又雲避難改焉………
- ↑ 2.0 2.1 2.2 《北史·卷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國學導航.2013-10-19
- ↑ 《周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三年,武興氐及固道氐魏大王等,相應反叛,寧復討平之。
- ↑ 《周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豆盧寧,字永安,昌黎徒何人。其先本姓慕容氏,前燕之支庶也。高祖勝,以燕。皇始初,歸魏,授長樂郡守,賜姓豆盧氏,或雲避難改焉。父長,柔玄鎮將,有威重,見稱於時。武成初,以寧著勛,追贈柱國大將軍、少保、涪陵郡公。
- ↑ 《周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魏孝武西遷,以奉迎勛,封河陽縣伯,邑五百戶。
- ↑ [網址 標題.網站.日期]
- ↑ 《周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保定四年,授岐州刺史。屬大兵東討,寧輿疾從軍。
- ↑ 《周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五年,薨於同州,時年六十六。贈太保、同鄜等十州諸軍事、同州刺史。諡曰昭。
- ↑ 《周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初,寧未有子,養弟永恩子績。及生子贊,親屬皆請贊為嗣。寧曰:「兄弟之子,猶子也,吾何擇焉。」遂以績為世子。世以此稱之。
- ↑ 10.0 10.1 《周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國學導航.2013-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