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乾坤福寿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龙城悠悠讨论 | 贡献2021年6月28日 (一) 17:04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评剧舞台艺术(剧照)原图链接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乾坤福寿镜》移植于京剧。移植:关鸿宾。首演者:朱宝霞等。

剧目介绍

评剧《乾坤福寿镜》剧情介绍:

明代。员外梅俊的二夫人胡氏怀孕十四个月未生。一日,梅与妻妾赏花饮酒,忽起怪风刮来乾坤福寿镜一面,直投胡怀,即将生子。妾徐氏乘机进谗,诬胡氏产妖,梅俊欲杀之。丫鬟梅红与梅妻郑氏放走胡氏。胡氏适遇大河;为观音助之渡河,在破窑产子。后遇山大王抢亲,胡氏乃将乾坤福寿镜放子怀中,弃路旁而逃。其子为林鹤拾去,取名林丕显。林丕显长大成人,入京赴试,得中状元,凭福寿镜为记,复与亲母重逢。梅俊查知前情,乃贬徐氏为婢,收梅红为妾。丕显归宗并娶林鹤之女为妻。

中国戏曲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点和风格的艺术样式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用来娱神的原始歌舞。《尚书尧典》上说:“於!子击石拊石,百鲁率舞。”《吕氏春秋古乐》上也说:“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日《玄鸟》,三日《遂草木》四日《奋五谷》五日《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 还保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如“傩戏[1]”;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正是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2]”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视频

乾坤福寿镜 相关视频

视频: 衡水市评剧团主演邱杰演出评剧《乾坤福寿镜》选场
视频: 衡水市评剧团演出《乾坤福寿镜》选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