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赤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申昉讨论 | 贡献2020年7月20日 (一) 01:15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赤桉树3
原图链接

赤桉

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 Dehnh.)大乔木,高25米;树皮平滑,暗灰色,片状脱落;嫩枝圆形,最嫩部分略有棱。幼态叶对生,叶片阔披针形;成熟叶片薄革质,狭披针形至披针形,稍弯曲,两面有黑腺点;叶柄长纤细。伞形花序腋生,有花5-8朵,总梗纤细;花梗长5-7毫米;花蕾卵形;萼管长3毫米;雄蕊花药椭圆形,纵裂。蒴果近球形,果缘突出2-3毫米,果瓣4,有时为3或5。花期12月-8月。赤桉的别名是小叶桉、桉木。 赤桉在澳大利亚的分布最广,除荒漠及半荒漠外,几乎各地均有分布。在中国栽种的面积也较广,从华南西南均有栽培 [1] 。喜阳,喜温暖、湿润,耐干旱,稍耐寒。 木材红色,抗腐性强,适用于枕木及木桩等;叶含油量0.14-0.28% [1] ;赤桉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树种;被广泛用作蔽荫树、庇护树,或用来改善环境。

赤桉树花
原图链接
  • 中文名 赤桉
  • 学名 Eucalyptus camaldulensis Dehnh.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 原始花被亚纲
  • 桃金娘目
  • 科 桃金娘科
  • 亚 科 细籽亚科
  • 族 细籽族
  • 亚 族 桉亚族
  • 属 桉属
  • 组 大药组
  • 亚 组 圆角盖亚组
  • 命名者及年代 Dehnh.,1832

形态特征

大乔木,高25米;树皮平滑,暗灰色,片状脱落,树干基部有宿存树皮;嫩枝圆形,最嫩部分略有棱。幼态叶对生,叶片阔披针形,长6-9厘米,宽2.5-4厘米;成熟叶片薄革质,狭披针形至披针形,长6-30厘米,宽1-2厘米,稍弯曲,两面有黑腺点,侧脉以45度角斜向上,边脉离叶缘0.7毫米;叶柄长1.5-2.5厘米,纤细。 伞形花序腋生,有花5-8朵,总梗圆形,纤细,长1-1.5厘米;花梗长5-7毫米;花蕾卵形,长8毫米;萼管半球形,长3毫米;帽状体长6毫米,近先端急剧收缩,尖锐;雄蕊长5-7毫米,花药椭圆形,纵裂。蒴果近球形,宽5-6毫米,果缘突出2-3毫米,果瓣4,有时为3或5。花期12月-8月。[1]

生长环境

赤桉较适度的条件为海拔250米以下的地带,年降水量为250-600毫米,冬季只有轻霜的生境;最常见于河流沿岸。生长迅速,有一定的抗旱及耐寒力。 [1] 赤桉属喜光树种,由于它树冠小,枝叶稀疏,相互荫蔽较少,对光照的反应不如大叶桉、葡萄桉敏感。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力较强。在原产地耐干旱、水湿的特性十分突出,它既可生长在年降雨量不到300毫米的稀树草原,甚至年降雨量只有150毫米的干旱地区.也可在河流两岸土壤水分过多,甚至每年发生一次或数次涝灾积水半月以上的地方生长。 [5] 赤桉引入中国后,仍保持原有耐高温干旱的特性,如四川渡口市(北纬26°41′)位于云南高原北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属亚热带季风高原型气候,年平均气温20.4℃,千湿季异常明显。冬春旱季长达7个月以上,年蒸发量大于年降雨量3倍以上,年相对湿度55%左右。年日照时数2700-2900小时。对土壤适应能力比其它桉树强,对酸性,微碱性土,以及较瘦薄的砾质沙壤土均能适应。在pH值8的碱性土上,生长良好。在深厚的冲积土和红黄壤土,生长迅速。土层过浅,生长慢且树干弯曲,分枝较低。对气候的适应能力亦强,既喜温耐热又耐寒抗霜,极端低温-9℃时,一般不受冻害。[2]

分布范围

赤桉原产于澳大利亚,分布很广,在南纬15°-18°,是世界上引种栽培最广的桉树之一。在中国栽种的面积也较广,中国南方各省均有栽培,从华南到西南均有栽培,云南南部以及四川西南部金沙江干热河谷的渡口市栽培较多,主要栽在“四旁”。北至陕西省汉中地区的阳平关也有栽植,生长良好。

生长环境

较适度的条件为海拔250米以下的地带,年降水量为250-600毫米,冬季只有轻霜的生境;最常见于河流沿岸。在中国栽种的面积也较广,从华南到西南均有栽培,是比较理想的树种,生长迅速,有一定的抗旱及耐寒力。

主要变种

渐尖赤桉 帽状体长5-7毫米,先端渐尖,不呈喙状,花和果都比原种略小。广东、广西及云南栽培。 短喙赤桉 花蕾长5毫米,帽状体短而急尖,呈短喙状,果实也较小。广东、广西栽培。 垂枝赤桉 枝条柔软而下垂,帽状体短而钝。广州栽培,适于行道树及风景树。 钝盖赤桉 枝条稍下垂,花梗长3-4毫米,帽状体短,约与萼管等长、先端钝。广东、广西栽培。

栽培技术

  1. 造林地选择。选择海拔600米以下,交通方便,坡度平缓,土层较深厚,疏松肥沃的宜林荒山地。
  2. 整地。穴垦整地,穴规格为40×40×40厘米。
  3. 密度。株行距:2×3米,每亩112株。
  4. 施基肥。在栽植前半个月内,先用表土回穴到穴高10厘米处,然后按每株0.5公斤磷肥施入,注意磷肥要撒施均匀,不成堆,再用土将穴填至土面。
  5. 种苗。要求种源纯良,Ⅰ级苗木。
  6. 栽植。桉树用小苗上山造林,由于苗木细嫩,运输和栽植时要特别小心,选择阴雨天进行,栽植时要先将营养袋拆除,用手托住营养土使之不散,小心放入穴内,然后覆土,从侧方压实,再用细土把苗木根部压紧,深度以刚好盖住营养土为宜,最后在其表面覆盖3-5厘米细土,使之形成龟背形,以防雨天积水,造成苗木腐烂死亡。
  7. 追肥。追肥次数每年3-4次。间隔期不宜过短或过长,一般以每隔2-5周为宜。因氮肥的追肥停止期对苗木质化程度影响很大,为提高苗木对低温和干旱的抗性,所以追肥应当在霜冻来临之前6-8周结束,第一次在造林1个月后,选择阴雨天结合对幼苗培蔸除草时进行追施尿素,按每株3-5克尿素,距苗木的水平距离为5厘米处作圈施,撒施肥料时,严防撒到苗木的叶子上,否则会严重灼伤苗木以致死亡;第二次按每株6-10克;第三次按每株6-10克;第四次按每株10克以上尿素施撒。最后覆上一层5-7厚的细土,以防肥料损失。[3]

主要价值

木材红色,抗腐性强,适用于枕木及木桩等。叶含油量0.14-0.28%。 枝叶(赤桉):辛、苦,温。清热解毒,防腐止痒。 果实:用于小儿疳积。 木材红色、有光泽、无特殊气味、纹理交错、结构密、材质硬重,易弯曲,极适合作弯曲木的用材。可作家具、地板、车工、工具柄及农具等。其纤维是良好的造纸原料,小径材燃烧值高,可作燃料,用途极为广泛。


相关视频

桉树的种植技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