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新冠病毒抗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旺姆晓红讨论 | 贡献2020年6月24日 (三) 20:40的版本 (added Category:医学事件 using HotCat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冠病毒抗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刚刚,关于疫情的一条振奋人心消息在网上传开了。据解放军报称,我国科学家在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领衔的团队,发现了首个靶向刺突蛋白N端结构域的高效中和单克隆抗体。[1]

6月22日22:00,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该项研究结果。

新冠病毒抗体研究结果原图链接图片来源于网络

刚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是非常的激动。

回想过去半年时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国内国外,全世界都处于抗“疫”的状态。

每一天,我们都在期待着新的药物出现,期待着疫情能够早日结束,我们能回到正常的生活中。

这一次抗体研究的重大突破,可以说是给大家以及全世界带来了希望!

抗体出来了,疫情离开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想起了钟院士的那句话:武汉是个英雄的城市。

不仅如此,中国也是个英雄的国家。

当然,这也不能代表着疫情马上就能完全的消除,我们生活中的预防措施还是不能少。[2]

从新冠病毒抗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来科普抗体是什么?

抗体是指机体由于抗原的刺激而产生的具有保护作用的蛋白质。它(免疫球蛋白不仅仅只是抗体)是一种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被免疫系统用来鉴别与中和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的大型Y形蛋白质,仅被发现存在于脊椎动物的血液等体液中,及其B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抗体能识别特定外来物的一个独特特征,该外来目标被称为抗原。[3]

抗体是一种蛋白质,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浆细胞又叫效应B细胞。B细胞就是B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属于白细胞。比如体内的B淋巴细胞,在受到外来的物质,如注射的乙肝疫苗刺激后会转变分化成为浆细胞,产生专门针对乙肝病毒的蛋白质。这个起刺激作用的乙肝病毒就作为抗原,浆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就叫抗体。当乙肝病毒再次进入机体后或者被别人传染后,抗体就会马上识别出,就会做出反应,消灭外来的乙肝病毒,保护人体不得乙肝。抗体不都是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的,有时候还会危及人的生命。比如对青霉素严重过敏的病人,第一次接触青霉素后不会过敏,但接触后会产生一种抗体,当再次接触到青霉素时,抗体就会起到坏作用,可以导致病人发生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病人会有生命危险。[4]

抗体的功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同一抗体的V区和c区的氨基酸组成和顺序的不同,决定了其功能上的差异。不同抗体的V区和C区在结构变化上具有一定的规律,又使得其在功能上存在共性。V区和C区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新冠肺炎核酸检测主要通过采集鼻腔咽喉部位或肛门分泌物进行检测,是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来检测新冠病毒基因组中特定的核酸序列。而新冠肺炎病毒抗体检测则是通过抽取血液,检查血液中IgG和igM的含量,来进行判断患者是否曾经感染过新冠肺炎病毒。但核酸检测才是新冠肺炎病毒检测的金标准。[5]

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