鯔山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鯔山遺址,部分文獻中也稱朱山遺址,是浙江省餘姚市境內的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丈亭鎮西岙村境內,面積約5000平方米,考古文化為河姆渡文化,面積、堆積、文化面貌與河姆渡遺址相近。1981年和1996年,考古學家對鯔山遺址進行了兩次發掘,發現了之前浙江省內從未大量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打制石器,出土的陶器證實了河姆渡遺址各文化層的整體性。2013年3月,鯔山遺址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發掘過程
20世紀70年代河姆渡遺址發現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機構在寧紹地區及舟山群島進行專項考古調查,鯔山遺址即在這一過程中被發現。1981年,考古隊曾打開一個邊長5米的探方,探得遺址包含兩層文化層,出土夾炭黑陶、夾砂黑灰陶及斧、錛等石器,器型與河姆渡文化第二、三期相同。1995年,餘姚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工作人員在調查鯔山遺址分布範圍時,發現甬余公路建設過程中挖掘的排水溝中存在陶片,且堆積層厚達1米,確定該區域同為史前人類活動區域。次年9月至12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廈門大學聯合,在公路南側對遺址展開搶救性發掘。此次發掘面積306平方米,打開探方14個,發現干欄式建築遺蹟、燧石打制石器、陶器、象牙裝飾品等遺物[1],總數近千件。
分期與年代
考古發掘發現,鯔山遺址可分為10個地層,其中表層為耕土層,2層僅有局部分布,發現良渚文化小型墓葬,3層至10層為河姆渡文化層。根據地層關係和遺物,鯔山遺址被分為四期。第一期為9至10層,相當於河姆渡遺址4A層,年代使用碳14測定為公元前5560至公元前4600年。此層主要出土文物為陶器,以夾炭陶為主,出現大量燧石打制石器以及干欄式建築遺存。第二期為8層,相當於河姆渡遺址3C層,年代測定為公元前4500至公元前4340年。與第一期相比,陶器器型相似,夾砂灰陶增加,打制石器數量減少。第三期為6至7層,相當於河姆渡遺址3A層。此時陶器已經以夾砂陶器為主,打制石器已經很少。第四期為3至5層,相當於河姆渡遺址2層。此層出土陶器主要為夾砂灰陶,泥質紅陶也占到了相當比例[2]。
視頻
鯔山遺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它們點亮寧波史前文明!四明大地,河姆渡文化譜系遺址有哪些,騰訊網,2020-05-30
- ↑ 越文化—浙江九千年—河姆渡文化·鯔山遺址,中華五千年,2008-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