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鬥彩(英语:contrasting colours、joined colours、doucai[1])又稱「豆彩」「逗彩」「填彩」,是將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結合的一種彩色瓷器裝飾工藝[2],也用來指代施用這種工藝的瓷器[1]。製作時要先燒成勾畫輪廓的青花,然後再填充彩色並以低溫二次燒成[2]。
名稱來源
成書於乾隆四十二年,歷宰江西南豐、峽江、南昌的張九鉞《南窯筆記》:「成、正、嘉、萬俱有鬥彩、五彩、填彩三種。先於坯上用青料畫花鳥半體,復入彩料,湊其全體,名日鬥彩。填(彩)者,青料雙鉤花鳥、人物之類於坯胎,成後復入彩爐,填入五色,名曰填彩。五彩,則素瓷純用彩料畫填出者是也。」
《廣韻》:「鬥,遇合,拼合」常見於現代南方漢語及方言,如鬥攏、鬥陣。
明代並無「鬥彩」之名,凡是釉上彩瓷均稱作「五彩」[來源請求]。由於當時還不能生產釉上藍色,凡是出現藍色的地方一定要依靠青花,所以明人並不重視釉上、釉下彩色同時出現的效果。
清代發明釉上藍色,因而可以生產完全不依賴青花的純粹釉上五彩瓷器,從此把鬥彩單列一類。成書於雍正的《南窯筆記》記載:『青料畫其半體,復入彩料,湊其全體』,即可稱為鬥彩[2]。
工藝歷史
明代
宣德
宣德年間被視為鬥彩的萌發期。西藏薩迦寺藏有明宣宗御賜的「青花五彩蓮池鴛鴦紋碗」(現藏西藏博物館),所繪的鴛鴦就已經結合了青花與五彩技法,可以視為鬥彩的前身。
空白期
正統、景泰、天順三朝被視為明代瓷業的「空白期」,可以斷代的傳世品極少。但是在景德鎮的相關地層中已經出土了鬥彩殘片,其青花勾線、五彩填色的特徵已經很明顯[2]。
成化
傳世實物以及歷史記載均表明「成窯以五彩為最,酒杯以雞缸為最」[3]的說法,鬥彩在成化年間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品種。施彩方法以填彩為主,所用彩色,有鮮紅、油紅、嬌黃、鵝黃、杏黃、蜜蠟黃、姜黃、深綠、淺綠、松綠、淺紫、奼紫、孔雀藍、孔雀綠等十餘種。各類彩色特徵鮮明:鮮紅豔如血,厚薄不勻;油紅濃豔而有光澤;鵝黃嬌嫩透明而閃爍些微綠色;杏黃閃爍些微紅色;蜜蠟黃稍微透明;姜黃色濃,光澤較弱;奼紫色濃而無光[2]。
製作過程
在已成形的素色瓷胎上,首先选用青花颜料(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制成)勾绘、描绘图案轮廓和样式,然后在表面施涂无色或浅色的釉彩,经高温还原焰(约1300摄氏度)烧制成釉下青花瓷器。再在烧制好的釉下青花器皿上再用各种彩绘矿料进行填绘,再经过低温烘烤(约700-800摄氏度),最终成型。
主要特点
- 将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相结合,一同装饰于同一件瓷器面上,形成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相互争奇斗艳的艺术表现力。
- 彩色丰富除红、黄、绿、紫、赫之外,还有粉红、藕荷、玫瑰、胭脂红;不仅有同样的色彩还有浓淡的区别。
- 彩绘精细,斗彩可以形成类似于工笔画的艺术描写效果,且设色精当,素雅与鲜丽兼而有之,明丽悦目,清新可人。
- 成化斗彩器形特殊,目前认为“成化斗彩无大器”。最大器形为碗直径25厘米以下,瓶高、盘口直径在20厘米以下,其它如杯只有8.5厘米高。主要器形包括(1)罐,亦称“盖罐”配有直边平面、顶心微隆的盖子,有高罐和矮罐二种不同的体制;(2)缸杯,因其体小却形似大口、大底、硕腹的浅缸而名,形为微微广口,口下至底轮廓线缓收,内圈足;(3)莲子杯,因其形似莲子而得名,形为小圆口直连腹壁,下腹部线缓收,小圈足;(4)铃铛杯,因其形似倒置的小铃铛故而得名,形为广口,沿边微撇,以内收后外展的曲线勾成形体轮廓;高足杯,以杯身和高脚(亦称高足)相连而成,有多种不同的变化,变化之处在于杯腹的大小与高足的高矮与比例。
- 成化斗彩发展的巅峰为清雍正斗彩,雍正斗彩溶入了当时比较成熟的粉彩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