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郑伯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郑伯奇
原文名 Boqi Zheng
出生 (1895-06-11)1895年6月11日
陕西长安
逝世 1979年1月25日(1979-01-25)(83岁)
国籍 中国
别名 郑隆谨
民族 汉族
教育程度 京都帝国大学
职业 电影剧作家、文艺理论家
知名于 左翼文学运动开创者之一
知名作品泰山鸿毛
华山艳史
女儿经
到西北去》等


郑伯奇

(1895年6月11日-1979年1月25日),中国现代作家陕西省长安县瓜洲堡村人,原名郑隆谨,字伯奇,笔名东山、虚舟、何大白、方钧、郑君平、席耐芳、华尚文、乐游、郑平子、苏萍等。 中国电影剧作家、小说家、文艺理论家,左翼文学运动开创者之一。 [1]

生平简介

1910年参加同盟会,1917年赴日本,先后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留学生预科班、京都第三高等学校帝国大学等校学习。1921年在日本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发起成立创造社。1926年回国,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并在黄埔军官学校任政治教官兼入伍生部政治教官。

1927年到上海,后任上海艺术大学教授上海艺术剧社社长,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翼戏剧家联盟,任左联常委,主编《文艺生活》。后任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编辑,主编《电影画报》、《新小说》等刊。又与夏衍阿英等从事电影工作,任明星影片公司编剧顾问。1937年到西安,1938年到重庆,在郭沫若主持的文化工作委员会中任委员。1943年回西安,主编《每周文艺》。1944年任陕西师范专科学校教授。1949年后任西北大学教授、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西北文联副主席、陕西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副主席等。[2]1950年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西北文联副主席。1951~1952年创作秦腔剧本《血训图》和《史惠贞劝夫》,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副主席等。他还创作有小说剧本集《抗争》、《轨道》、《哈尔滨的暗影》,短篇小说集《打火机》,散文集《参差集》,回忆录《创造社及其他》等文学作品;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 [3]

创作作品

1929年,曾任上海艺术剧社社长,这一时期,他创作了独幕剧《抗争》被选入《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

1932年他与夏衍,阿英一起进入明星影片公司,担任编剧,他与阿英等合作或改编《盐潮》、《泰山鸿毛》、《时代的儿女》、《华山艳史》、《到西北去》、《女儿经(1934)》等电影剧本。

还用郑君平、郑平子、席耐芳等笔名在上海《晨报》的“每日电影”副刊上发表电影批评与理论文章,被称为“十五员大将”之一。

他与黄子布(夏衍)分别翻译了苏联普多夫金的《电影脚本论》和《电影导演论》,单独翻译了苏联狄莫辛柯的《电影结构论》,他还将其它国家的优秀影片介绍给中国观众。抗战爆发后,到西安编辑《救亡周刊》。隔年到重庆,任职于郭沫若主持的文化工作委员会。

1943年冬回西安任陕西师范专科学校教授。

1945年为《秦风日报、工商日报联合版》主编剧刊《每周文艺》。

1946年出版《参差集》。解放后历任西北大学教授、西北文联副主席、作协西安分会副主席,并写作评论和回忆录。其中回忆创造社的文章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后结集为《忆创造社及其他》。

1951—1952年创作秦腔剧本《血训图》和《史惠珍劝夫》,

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作品集《郑伯奇文集》

1979年1月去世。 [4]

着作

[5]

追忆

郑先生原名郑隆谨,笔名东山、虚舟、何大白、方钧、郑君平、席耐芳、华尚文、乐游等。1895年农历五月十九日生,陕西省长安县瓜洲堡村人。

个人感言

郑伯奇平时衣冠楚楚,极爱整洁。40年代李尤自在西安街头路遇先生,先生长发不修,胡髭不刮,时值老父初丧,故而郁郁寡欢,神志沮丧。 这就是我所知道的郑伯奇先生。

参考资料

  1. 郑伯奇豆瓣电影
  2. 中国文学家辞典·现代第一分册.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79: 336–338. CSBN 17118·16. 
  3. 郑伯奇中文电影百科
  4. 郑伯奇长安人物
  5. 郑伯奇中国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