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海板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菲律宾海板块是地球的地壳板块之一,位于菲律宾以东、太平洋西面,其形状呈菱形,与东面的太平洋板块、南面的澳洲板块、西面的欧亚板块和北面的北美板块相连。
面積在30個主要板塊中排第11位。菲律賓海板塊由菲律賓海以下的大洋岩石圈構成,而菲律賓群島的大部分都位於該板塊以西。在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塊中,它是歐亞板塊的一部分。
菲律宾海板块东部与太平洋板块的接壤处,是马里亚纳海沟,它是全球最深的海沟,深度达10公里以上。而北部顶端的位置是日本的伊豆半岛,而富士山也是与欧亚板块及北美板块的交汇处。菲律宾海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底,西部以菲律宾群岛为界,西北部以台湾和琉球群岛为界,北部以日本为界,东部以伊豆-小笠原列岛和马里亚纳群岛为界,南部则以雅浦岛、帕劳和印度尼西亚最东部的哈马黑拉岛等岛屿为界。板块的东部形成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岛弧系。
菲律宾海板块的东界是会聚边界,太平洋板块消减于其下。其西界、西北界和北界主要也是会聚边界,菲律宾海板块在此边界消减于亚欧板块(或由较广义的亚欧板块细分为的巽他板块、扬子板块和阿穆尔板块)之下。其南部主要与加罗林板块相接,东北部一隅则与北美洲板块(或其细分出的鄂霍次克板块)相接。
台灣位於兩個板塊的交界上。東南方有菲律賓海板塊,西北方則是歐亞板塊。這兩個板塊的邊界從北方的琉球海溝劃過台灣,向南延伸到馬尼拉海溝。從一千五百萬年前開始,菲律賓海板塊就不斷地朝西北方向移動,如今仍以每年7∼8公分的速度,向著歐亞板塊邁進。在台灣的東北方,菲律賓海板塊的西緣沿著琉球海溝俯衝到歐亞板塊之下,形成一道向西北傾斜的隱沒帶。在台灣南方,板塊的隱沒方向相反,歐亞板塊向東隱沒到菲律賓海板塊之下。這兩套隱沒帶的上方發展出琉球和呂宋兩個島弧系統,分別延伸入台灣,在台灣北部交會。
台灣的地震活動
從板塊間看台灣地震
台灣位於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邊界上,是呂宋島弧和中國大陸碰撞所產生的山脈。在台灣東北方,菲律賓海板塊向北隱沒到琉球島弧下方;在台灣南方,則是歐亞板塊向東隱沒到呂宋島弧之下。地震隨板塊的隱沒和碰撞作用而生,集中在琉球-台灣-呂宋地區的板塊邊界上。[1]
在台灣的中南部,歐亞板塊向東隱沒到呂宋島弧之下。大陸沉積物隨著歐亞板塊進入隱沒帶,一部分被刮入增積岩楔,一部分則被拖入隱沒帶深部,墊在呂宋島弧之下。台灣的中央山脈其實就是隆起的增積岩楔,而海岸山脈則是抬升的呂宋島弧。這個隱沒作用如今仍在進行,中央山脈南方的增積岩楔會不斷地成長,而綠島-蘭嶼一線的呂宋島弧也會一直衝向台灣。假以時日,台灣南方的海脊遲早會上升成山脈,綠島和蘭嶼也會登陸台灣。不過,在台灣東北角,板塊的隱沒方向已經反轉,菲律賓海板塊正向北隱沒於台灣之下,琉球弧已進入台灣的北端,沖繩海槽則伸入宜蘭平原。
在台灣南方,地震活動隨著隱沒的歐亞板塊排列,形成一向東傾斜的地震帶(A-A')。這一地震帶可向北延伸到台灣南部(B-B'),但在台灣中部則消失不見(C-C')。在台灣東北部,隱沒作用反轉,地震活動隨著向北傾斜的菲律賓海板塊排列。
台灣的碰撞造山運動好比推土機堆雪,海岸山脈就像是推土機,中央山脈則是雪堆,當推土機推著雪堆向前行時,雪堆前緣、底部和後背的變形最強烈(上圖)。中央山脈也是如此(下圖)。不過山脈底部的溫度過高,岩層只會彎折,而不會破裂。因此山脈的兩側地震較多,山脈的中央反而地震少。
當板塊向下隱沒時,上覆板塊會形成島弧系統,包括弧後盆地、火山弧、弧前盆地、增積岩楔和海溝。下插板塊則會引發一系列的地震活動,順著隱沒板塊排列,形成「班尼奧夫帶」。
呂宋島弧大約從一千萬年前開始碰上中國大陸邊緣,並逐步把大陸邊緣擠壓成台灣的中央山脈。由於呂宋島弧呈南北走向,而大陸邊緣則沿東北-西南延伸,因此碰撞由北端展開,爾後逐漸向南傳遞。我們從台灣東北角的演化過程,就可以了解整個碰撞造山運動的歷史。
在隱沒和碰撞作用的主導下,台灣的地震應運而生。這些作用起源於板塊運動,在過去已經進行了五百萬年,目前仍在進行。只要板塊的運動方式不變,隱沒和碰撞作用持續進行,地震就會不斷發生。這股強大的動力來自於地球內部,不是我們人類微弱的科技力量所能阻擋。我們面對大自然的安排,既不能改變也無法逃避,只有無奈地接受。我們對台灣的地震雖然有概括性的了解,但對地震何時何地發生並不能確切的掌握。我們可以推測地震斷層大概出現的地方,但對個別斷層的活動性質和產生地震的潛力認識不夠。在未來,如何去指認地震斷層的位置,評估地震的潛能,乃至於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及影響範圍,是我們需要努力方向。
視頻
2015地質嘉年華 「跨越歐亞板塊 分享地質感動」
地質地景-利吉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