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耿寶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耿寶昌

中文名: 耿寶昌

出生日期: 1922年

主要成就: 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出生地: 北京

祖 籍: 河北束鹿(今辛集市)

研究方向: 中國古陶瓷及其他古代工藝品

耿寶昌,男,1922年生於北京,祖籍河北束鹿(今辛集市,歸河北省直接管轄),文物鑑定專家,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文物局咨議委員會委員、中國古陶瓷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歷史博物館顧問、首都博物館顧問、炎黃藝術館鑑定委員會會長。長期從事中國古陶瓷及其他古代工藝品的研究,重點研究歷代陶瓷。

耿先生與馮先銘先生同為中國水下考古發起人。對絲綢之路作了詳盡的考察。現為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86年,將瓷器、銅器等文物22件捐獻故宮博物院。[1]

個人經歷

耿寶昌是著名文物鑑定專家,擅長古陶瓷研究鑑定。1922年生於北京,祖籍河北束鹿(今辛集市,歸石家莊市管轄)。

1936年在北京「敦華齋」做學徒,1946年自己開了一家「振華齋」古玩鋪。

1956年應聘到故宮博物院工作,歷任修整組技工、副研究員、研究員,撰寫的《明清瓷器鑑定》為國內首部古陶瓷研究鑑定學論著。

1960年畢業於文化部六聯幹部學校。1986年,將瓷器、銅器等文物80多件捐獻故宮博物院。

1966年始,先後應邀到文化部文物局、南京博物院、國家文物局揚州與泰安培訓中心任教;任遼寧大學、吉林大學、河北師範學院歷史系兼職教授;受聘為北京大學考古學系碩士學位研究生導師、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博士生導師和馬來西亞中央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1973年始,多次出國,赴法國、加拿大、美國、英國、日本、荷蘭、葡萄牙、比利時、馬來西亞、新加坡、巴基斯坦、阿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國及香港、台灣地區,進行考察、鑑定和學術交流。專著《明清瓷器鑑定》上下兩冊,主編《中國鼻煙壺珍賞》《中國文物精華·陶瓷卷》《中國美術大全·元明清陶瓷》《中國陶瓷圖典》《故宮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故宮博物院藏珍·青花釉里紅三卷本及紫砂卷》《孫瀛洲的陶瓷世界》,發表中外陶瓷文章60餘篇。

1986年,將瓷器、銅器等文物80多件捐獻故宮博物院。

長期從事中國古陶瓷及其他古代工藝品的研究,重點研究歷代陶瓷。撰寫的《明清瓷器鑑定》為國內首部古陶瓷研究鑑定學論著。現為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文物局咨議委員會委員、中國古陶瓷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歷史博物館顧問、首都博物館顧問、炎黃藝術館鑑定委員會會長,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座右銘:克己奉公

工作信條:活到老,學到老

最難忘的工作經歷:新中國首次文物對外交流

最大的願望和理想:中國有更多德智兼備的陶瓷學術專家

最滿意的成果:培養人才的成效得到公認

個人愛好:書法、戲曲

半世紀故宮人生:

從學徒到大師

對於1936年第一次來故宮參觀,耿寶昌的記憶似乎就像這床上雕刻的花紋一樣清晰。「那是在『七七事變』之前,當時正是春天,故宮裡非常殘破,到處是草和垃圾。門票是一塊大洋。」耿寶昌至今對當時在鐘錶館看到的一個「可以在一塊板子上滾動的」鐘錶記憶猶新。20年後他來到故宮工作,「那個東西還在那裡」。1936年到1945年10年間,耿寶昌在孫瀛洲先生於東四南大街開的古玩店敦華齋內當學徒。10年出師後,耿寶昌開了自己的古玩店「振華齋」,直到1956年公私合營後,他在與當時故宮博物院院長吳仲超先生相熟的師父孫瀛洲先生的介紹下,在故宮招收文物人員時進入故宮工作,開始了自己半個世紀的故宮人生涯。「1956年,故宮老院長吳仲超為了故宮的工作,廣泛從社會上招募文物人才。我的鋪子當時也停了。當時故宮待遇還不錯。我記得一下子就招來十幾個人,都是舊社會文物行業的從業人員。書畫、青銅器、玉器、瓷器和裝裱各個門類都有。」當時正是故宮的大調整時期,與今天的整理不一樣,耿寶昌他們從故宮各殿各角落開始搜集整理了幾大類藏品,並設立專庫。有趣的是,耿寶昌的師父孫瀛洲先生在同一年也進入故宮工作,作為故宮的研究員。

投身文物行業70多年來,耿寶昌眼見中國陶瓷在國人心目中地位的變化。「過去瓷器在中國人心目中並沒有太高的地位。」說起過去故宮對外展示館藏瓷器時,耿寶昌印象深刻:「當年的觀眾一看,又是破瓷器,連(展廳)門檻都不進。隨着中國古瓷器價格的迅速升值,觀眾對於故宮館藏瓷器的熱情也越來越高。一有館藏珍品瓷器展,展廳內的人多得擠不動。」故宮100多萬件藏品,瓷器和書畫就各占三分之一。「舊社會青銅器價格高,後來書畫價格高,瓷器的價格漲了上來。但是與書畫相比,瓷器的價格仍有上升的空間。」

對於故宮所藏的眾多瓷器,耿寶昌自言50多年來連看帶動手,很多都有印象。「那時候沒有電腦,比如說到某件瓷器,你必須知道在哪裡。故宮藏品中36萬件瓷器,耿寶昌雖然摸了幾十年,但卻謙虛地自言「有些認識」。「其實對於瓷器的鑑別,沒有那麼高深。就像大夫瞧病一樣,有些一看也就知道。」今天的人會更多地從經濟角度看待一件文物,但回首70多年的文物生涯,耿寶昌感嘆自己開古玩店的生涯是「一種真正的文化享受」。不論金錢和價值,只看藝術和歷史。正如在所有的中國瓷器中,雖然近年有元青花和明鬥彩的火爆,但耿寶昌言談最喜歡的是宋代的素色瓷。那是一種文人的審美情趣,「比如天青色的鈞窯,非常地雅致」。

從1956年第一次來到故宮到今天,耿寶昌與故宮的淵源有56年之久。按他自己的話說,幾十年來故宮沒有太大的變化,還是那些人,那些物,那些事。耿寶昌歷數故宮內長壽的大師不止一人:王世襄先生、徐邦達先生、朱家溍先生。故宮內養心殿取自孟子「養心莫善於寡慾」。這些國寶級泰斗似乎都領悟了其中真諦,皆於無欲中有所追求。

個人成就

耿寶昌先生對明清瓷器鑑定真贗提出四條重要依據

一、造型

明清瓷器的各類器型,多能較為準確地反映明清各朝當時的生活習俗、審美標準、社會風貌和技術條件。在鑑別中,要重視對時代風貌的研究,並對其不同的風格進行詳細了解,分析對比,有了準確的器型概念 ,就不難掌握其規律,對低劣的贗品就不難識破。仔細觀察、經常測量,細緻地識別胎質、釉面,隨時收存歷代瓷片標本,勤加觀察和比較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之一。也只有通過實踐,積累豐富的經驗,才能逐步掌握器型的主要特點。

二、紋飾

明清不同時期的瓷器紋飾都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不同的風格特點。在斷代和鑑別真偽時,重要的是觀察、比較同時期與相近朝代其它工藝品的圖案、畫意等特徵,舉一反三,互相印證,即可發現時代的特徵和共同的規律。作大量細緻的對比分析,了解其風行的時代和社會背景也是必不可少的。還要把握紋飾施彩方面的時代特徵。鑑定真偽,還可根據紋飾的筆法。鑑定還需結合其他方面的特徵,正視側視,仔細觀察,研究辨析。

三、胎釉

就瓷器而論,胎為骨,釉是衣。細緻觀察胎體和釉面,是斷代和鑑別中很重要的。不同時期、不同地區,在胎釉成分和燒造工藝上都有比較顯著的差別,可資代表當時的時代風格。鑑別胎質時,可從器足的無釉處觀察,注意胎土淘煉的純淨與燒結的縝密程度。以各個時期所具典型足形來斷代和辯偽也是一種切實可行的途徑。研究並類比各個時代不同形式的器足特點,找出其繼承、發展、演變的規律,和研究造型、紋飾一樣至關重要。對於明清兩代各品種釉面的觀察,除以雙眼直觀外,必要時還可藉助放大鏡。從釉面的新舊光澤上,可以辨別真偽。各時期施釉的厚薄,釉面的瑩潤與乾色,釉質的縝密和疏鬆,及濃縮、積釉 情況,也是鑑定真偽的一個重要依據。對於明、清瓷器胎和釉所表現的時代特徵,必須聯繫考察,不可偏執一方,並需結合其他方面來共同判斷。若能經過長期實踐和切磋,總結它們的發展規律,甚至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方面加以研究更佳。造型、紋飾、款識、釉色、胎質等鑑定方法必須同時並用,方能收到殊途同歸、全面一致的效果

四、款識

明清瓷器各代款式千差萬別,以款識特點來斷代和辯偽也就相當重要。體會各代款識的不同風格,首先可以從研究書法入手,然後將真假實物款式相互比照,結合實物反覆審度其字體的結構,排列的形式,落款的部位,以及款字色澤的深淺濃淡等。另外,也應當注意總結同一時期早、中、晚期款識不盡相同的變化規律

漫談龍泉窯》 耿寶昌 《紫禁城》 2019年07期

宋代哥窯瓷器賞鑒》 耿寶昌 《紫禁城》 2017年12期

明弘治、正德朝瓷器的賞與鑒》 耿寶昌 《紫禁城》 2017年07期

明成化景德鎮窯瓷器的賞與鑒》 耿寶昌 《紫禁城》 2016年11期

探尋汝窯》 耿寶昌 《紫禁城》 2015年11期

略談故宮博物院古陶瓷資料收藏》 耿寶昌 《[[故宮博物院八十華誕古陶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 2007年

耿寶昌先生說瓷》 耿寶昌 王光堯 《紫禁城》 2006年1期

複議宋官窯青瓷》 耿寶昌 《故宮博物院院刊》 2005年2期

耄耋之年憶恩師》 耿寶昌 《故宮網站》 2003年8月

故宮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 耿寶昌 馮小琦 2002年

故宮藏明初青花瓷》 耿寶昌 2002年

緬懷九庵學兄》 耿寶昌 《收藏家》 1999年6期

蔣祈與唐英》 耿寶昌 《故宮博物院院刊》 1999年1期

中國文物圖典》 耿寶昌 文物出版社 1997年

宣德青花梵文出戟罐》 耿寶昌 《收藏家》 1996年2期

越南瓷器的造型與特徵》 耿寶昌 《收藏家》 1996年

明宣德青花梵文出戟罐》 耿寶昌 《收藏家》 1996年

越窯「秘色瓷」瑣談》 耿寶昌 《文博》 1995年6期

宋代哥窯辨析——兼議歷代仿哥窯》 耿寶昌 建院七十周年特刊 1995年10月

近三十年來元明清瓷器研究縱橫談》 耿寶昌 《故宮建院70周年紀念論文集》 1995年

再談元代五色戧金瓷》 耿寶昌 《中國文物報》 1994年8月28日

中國文物精華大全•陶瓷卷》 耿寶昌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1993年

中國珍貴鼻煙壺》 耿寶昌 香港三聯書店 1993年

元代青花鑑定要領》 耿寶昌 《中華文物學會》年刊(台北) 1993年

蔣祈和唐英》 耿寶昌 《景德鎮陶瓷》 1991年2期

蔣祈和唐英》 耿寶昌 《景德鎮陶瓷》 1991年1期

談議宋官窯青瓷》 耿寶昌 《中華文物學會》年刊(台北) 1991年

對日本陶瓷的初步探討》 耿寶昌 《故宮博物院院刊》 1986年1期

從汝窯樽談起汝窯》 耿寶昌 《博物館研究》 1985年

雍正期的景德鎮五彩瓷器》 耿寶昌 《景德鎮陶瓷》 1984年12期

雍正粉彩蟠桃天球瓶》 耿寶昌 《故宮博物院院刊》 1984年1期

宣德青花罐》 耿寶昌 《紫禁城》 1983年5期

北朝黃釉四繫罐》 耿寶昌 《紫禁城》 1982年3期

談唐英款的瓷器及其它》 耿寶昌 《景德鎮陶瓷》 1982年2期

宣德紅釉菱花式洗與成化鬥彩高士杯》 耿寶昌 《文物》 1980年2期

參考來源

【鑑定戰爭】第8集:耿寶昌先生的無奈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