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猴頭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猴頭菌

猴头菌 即 猴菇菌。

猴菇菌為紅菇目猴頭菌科,屬擔子菌綱,是一種腐生菌,也是一種著名的食用菌。全形似刺蝟或猴頭,故俗稱猴頭菇或猴菇。

子實體成白色團塊狀,柔軟且肉質。子實體中部和中下部被以圓柱狀菌針,子實體初期白色,干後呈淺褐色。孢子球形,光滑無色。一般野生生長在大樹的高處,大的可達到數十斤重。在多雨季節比較多見,主要產自東北的大、小興安嶺。猴頭是一種木材腐生菌,在自然界中,一般都在八九月份生長。多生於櫟等闊葉樹立木或腐木上,少生於倒木。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高原該菌色調加深。分布於我國河北山西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南廣西甘肅四川雲南湖南西藏等地區。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對猴頭的藥用價值有明確記載。元朝《飲膳正要》中記載,猴頭有利於五臟,幫助腸胃消化等功能。

中文名 猴頭菌  拉丁名  Hericium erinaceus(Rull ex F.)Pers.
別稱 猴頭蘑、刺蝟菌、花菜菌、對臉蘑、羊毛菌、猴菇菌、喝拉巴 真菌界
擔子菌門 亞 門 傘菌亞門
傘菌綱 亞 綱 多孔菌綱
紅菇目 猴頭菌科
猴頭菌屬 猴菇菌

主要成分

猴頭菌每百克干品含蛋白質26.3 克,脂肪4.2 克,856 毫克,還含有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維生素B1 、B2 等成分。蛋白質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其中人體八種必需氨基酸齊全。最近研究查明,猴頭含有多肽、多糖和脂肪族酰胺等抗癌物質,具有很好的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對消化道腫瘤療效較好,並有利於手術後傷口癒合。 我國利用菌絲體研製成「猴頭片」等中藥,對治療胃部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癌及食道癌有一定療效。猴頭菌對消化不良、神經虛弱、身體虛弱等均有醫療作用,被視為宜藥膳食的食用菌

生長發育和環境條件

營養

猴頭菌是木腐菌類, 分解木材的能力很強, 在自然界中, 猴頭菌菌絲侵染樹木中央的木材部分, 使心材發暗, 略帶棕色, 隨後又變淺, 最後導致木材變成白色海綿狀而腐朽。 猴頭菌在生長發育過程中, 能夠將木質素和纖維素等物質轉化為可吸收的單糖。另外, 通過分解蛋白質來獲取有機物質中的氮質營養和礦物質及生長素。人工栽培時, 碳源主要是闊葉木屑、棉籽殼以及玉米秸稈、玉米芯等;氮素營養來源是添加的玉米粉、麩皮、米、黃豆粉等, 另外, 氮素還可以來源於無機物中的氮源, 如尿素、硫酸銨等;礦物質營養來源於添加的石膏、石灰、過磷酸鈣, 以及其他化肥等。

溫度

猴頭菌屬於低溫結實性菌類, 但生長的溫度範圍較寬, 6℃~35℃菌能生長, 其中以21℃~25℃最為適宜, 超過35℃菌絲停止生長, 甚至死亡;低於5℃時菌絲進入休眠狀態, 菌絲能在0℃~4℃下保存半年, 接種後仍可旺盛生長。菌絲體生長溫度10℃~33℃, 最適宜25℃~28℃;子實體發生屬於低溫結實性和恆溫性, 在12℃~24℃時均能發生, 最適為18℃~20℃。22℃以上時, 子實體生長太快, 品質差;低於10℃以下時子實體不易形成, 及時形成子實體也是球塊小淡紅色, 生長緩慢。猴頭菌的子實體形態和溫度有關。當溫度一直偏高時, 子實體的球塊長的就鬆軟、刺長、塊小, 有時易產生分枝;溫度若持續偏低, 子實體就刺短、快大、堅實。

濕度

猴頭菌培養料的含水量以60%~65%為宜, 菌絲體在低於60%的溫度時生長緩慢, 菌絲細弱;當含水量高於65%時, 菌絲生長受到抑制, 並滋生雜菌, 造成污染, 同時菌絲分泌黃水。子實體發生時空氣相對濕度要求為80%~95%, 低於70%, 子實體干縮變黃, 發育不良, 菌絲細密。子實體發生時, 長期處於95%高濕情況下, 如

气温也较高, 通气又不通畅, 菌刺生长就会很长, 易发生畸形子实体。

光照

猴頭菌的菌絲體能在黑暗中正常生長, 但子實體必須在散射光的照射下形成和生長。一般子實體在形成初期需要弱光誘導刺激, 以50~150Lx為宜。當子實體形成球塊狀以後再增加光照強度, 以200~400Lx效果最好。這樣的光照強度能使子實體潔白, 菌刺均勻生長迅速。但是, 不能用直射光照射, 過強的直射陽光容易使猴頭菌的子實體生長受到抑制, 菌絲老化, 顏色變黃, 所以人工栽培猴頭菌在子實體形成過程中, 必須注意用散射光照射, 加強光照管理。

空氣

猴頭菌是好氧性真菌, 菌絲體和子實體的生長需要氧氣。菌絲生長階段, 培養料內的空氣能夠滿足菌絲的呼吸需要, 因為菌絲體能在二氧化碳濃度較高的情況下正常生長, 而子實體則不能。子實體對二氧化碳十分敏感, 當菇房通風不暢、二氧化碳積累較多時, 子實體分化就會受到抑制, 已經分化的子實體也會發生菌柄伸長, 產生分枝、菌刺彎曲, 變成畸形菇, 同時還容易滋生黴菌。因此, 在子實體生長階段必須加強通風管理, 保持菇房內空氣新鮮。

酸鹼度

猴頭菌適於在偏酸的環境下生長。菌絲體的酸鹼度範圍為p H3~7, 最適值為5。在偏酸的條件下, 才能有利於有機物的分解。當pH值大於7時, 菌絲生長不良, 子實體萎縮, 球塊變黃。子實體生長階段, 最適的pH值是4.5~5.5。

藥用功能

猴菇菌是一種藥食兩用的真菌,性平,味甘,利五臟,助消化,滋補,抗癌、治療神經衰弱。經過深層發酵的培養物經分離提取所得,主要成分為多糖、氨基酸等,是猴菇菌片、複方胃寧片等製劑的原料。廣泛應用於醫藥領域。

用法用量

消化不良:猴頭菌2兩,水浸軟,切成薄片,水煎服,日服2次,黃酒為引。

神經衰弱、身體虛弱:猴頭菌(干品)5兩,切片與雞共煮食用,日服1次(或用雞湯煮食)。

注意事項

(1)據文獻,本品子實體內含抗癌物質。

(2)生於櫟、胡桃等闊葉樹種的立木及腐木上。

(3)還有一種小刺猴頭菌Herieium captmedusae (Bull. ex Fr.) Pers.,刺密而短,效用同猴頭菌。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臨床】用於治療胃癌、腸癌、食管癌等。

猴頭菌片:內含猴頭菌干浸膏0.13g。口服,每次3~4片,每日3次。自1975年始應用此猴頭菌片,治療胃癌134例中,顯效率13.4%,總有效率為78.5%。上海治療上消化道癌166例,治療結果,顯效與有效者106例,總有效率為63.9%。江蘇治療117例晚期腸道癌,顯效率為12.6%,總有效率為79.3%。 據我國1975年開始以猴頭菌片治療消化道腫瘤。胃癌總有效率68.6%,食管癌為78.5%;另據報道猴頭菌治療胃癌、賁門癌等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有明顯療效,總有效率達69.3%,其中顯效占15%。

論述

1.《臨海水土異物志》:民皆好啖猴頭羹,雖五肉臛不能及之,其俗言:寧負千石之粟,不願負猴頭羹。

2.《農政全書》:如無花、麻姑、猴頭之屬,皆草木根腐壞而成者。

3.《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甘,性平。有利五臟、助消化、滋補、抗癌等功能。與本品有類似功效,且分布區相近似的尚有以下兩個近緣種:玉髯 及分枝猴頭菌。

菌片

猴菇菌片,也稱猴頭菌片。臨床上試用於治療胃癌、食管癌及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等,有一定姑息性療效。本品對腫瘤具有卓越療效的純中藥製劑,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對癌細胞具有高度的抑制及殺滅作用,總有效率達91.11%,抑制腫瘤生長率達46%-88%對肝癌、賁門癌、食管癌、胃癌、胃竇炎、胃悶脹、胃痛、腸癌、肺癌、鼻咽癌、泌尿生殖系癌等具有顯著療效。

營養分析

猴頭菇含不飽和脂肪酸,利於血液循環,能降低血膽固醇含量,具有提高肌體免疫力的功能,可延緩衰老,能抑制癌細胞中遺傳物質的合成,從而預防和治療消化道癌症和其他惡性腫瘤,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的療效令人矚目。

猴頭菇性平、味甘;具有健胃,補虛,抗癌,益腎精之功效。

對於治療食少便溏、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神經衰弱、食道癌、胃癌、眩暈、陽痿等病症很有作用。

藥理作用

1)抗潰瘍和抗炎作用。

2)抗腫瘤作用。

3)保肝護肝作用

4)增加免疫力,抗衰老作用。

5)提高機體耐缺氧能力,增加心臟血液輸出量,加速機體血液循環。

6)降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

= == 注意事項

宜食 ===

適宜患有胃病,包括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者食用;適宜體質虛弱,營養不良,神經衰弱者食用;適宜痛症患者,尤其是食道癌、賁門癌、胃癌之人食用;也適宜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

忌食

猴菇菌補虛健胃,諸無所忌。

參考資料

1.猴頭菌生長發育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8-10-26]

2. 猴頭菌抗胃潰瘍作用的研究. 《 CNKI 》 , 2008

3.珊瑚狀猴頭菌子實體化學成分研究(Ⅰ). 《 CNKI 》 , 2012

4.猴頭菌屬真菌化學成分及藥理活性研究概述. 《 CNKI;WanFang 》 , 2011

5.中藥內的生物製藥--固體發酵工程系列及其真菌藥物. 《 中國菌物學會全國藥用真菌學術研討會 》 , 2013

6.中藥內的生物製藥——固體發酵工程系列及其真菌藥物. 《 CNKI;WanFang 》 , 2013

7.https://baike.so.com/doc/5817481-6030294.html?from=178287&sid=6030294&redirect=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