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市東征軍革命史跡陳列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汕頭市東征軍革命史跡陳列館,位於外馬路207號,是汕頭市第一個革命史專題館。汕頭市東征軍革命史跡陳列館,位於外馬路207號,是汕頭市第一個革命史專題館。原為國民革命軍東征軍總指揮部、政治部舊址。該舊址為兩座磚混結構的二層樓房,分東、西二樓,形式相同。先為英國人辦的酒店,名曰:「適宜樓」,後改為戈寶抽紗行,距今已有近百年歷史。該館融紀念性、教育性於一體的東征歷史陳列是愛國主義教育[1]基地的一部分,它讓群眾回顧歷史,緬懷先烈,繼承先烈遺志,激發愛國熱情。
目錄
外馬路的紅色記憶——汕頭市東征軍革命史跡陳列館
汕頭市外馬路207號汕頭市東征軍革命史跡陳列館
汕頭外馬路歷史悠久,但最初,外馬路並不叫外馬路,而是叫崎碌路。明朝嘉靖年間,在現汕頭天后宮與崎碌之間有一條沙脊向海延伸,百姓在此設棚捕魚、養蚝。隨着汕頭埠的發展繁榮,這條沙脊被開闢為道路,即現在的外馬路。改革開放前,外馬路是汕頭市區最寬、最長的主幹道和商業區,也是汕頭的政治文化中心,舊汕頭市政廳等行政機構,清末及民國時期德、法、日、美等外國駐汕領事館均曾設立在此。在這條將近3000米的道路上,有着眾多的歷史文化古蹟。位於外馬路207號的圍牆內,綠樹掩映,鮮花環繞,兩棟歐式的小紅樓矗立其間;圍牆外,基督教會恩典堂比鄰而立。這裡就是汕頭保存得最完好的革命遺址——國民革命東征軍總指揮部、政治部舊址。
小紅樓
遺址內有兩棟清水紅磚白灰砌成的小紅樓,一為東樓,一為西樓,坐北朝南,並排而立。東、西兩樓的形式相同,東樓的盡頭有紀念1925年民眾夾道歡迎東征軍入汕的巨型青銅浮雕[2],氣勢雄偉壯觀。東、西樓現辟有陳列展廳,設有「東征歷史陳列」展,以文獻、實物、圖片等形式真實、生動地再現1924至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廣東革命政府為反帝反封建,統一廣東而揮師北伐、二次東征的艱辛歷程,具有重大的教育意義。
這兩棟小紅樓是由一位英國人(一說為美國人)在1924年修建的,最初是一家酒店,名曰「適宜樓」,是當時汕頭地區三間外國人開設的高級旅館之一,也是華南地區唯一一家歐洲旅館。該樓落成之後,成為外商、傳教士、外籍水兵、有權勢的華人的玩樂場所。內部設有咖啡廳、彈子房、酒吧等,極盡豪華。適宜樓後曾被美國商人租用,改為戈(柯)寶抽紗行。
1924年10月,軍閥陳炯明謀劃推翻廣州革命政府,蔣介石率領以黃埔軍校學生軍為主力的部隊進行兩次東征,討伐陳炯明。1925年,國民革命軍舉行第二次東征,蔣介石任總指揮,周恩來任總政治部主任。國民革命軍和省港罷工工人、東江農民英勇戰鬥,互相支持,積極配合,短短時間內,潮汕兩地得以收復,結束了粵東歷年來為軍閥所統治的局面,廣東革命根據地大體上統一起來。
紀念1925年民眾夾道歡迎東征軍入汕的青銅浮雕
同年11月,國民革命軍東征軍進入汕頭市後駐紮在適宜樓。總指揮部設於西樓,政治部設於東樓,蔣介石和蘇聯軍事顧問加倫將軍、周恩來分別在西樓、東樓中開展工作。
周恩來剛到汕頭當日,戎裝未卸便連夜找來當地的黨團骨幹到適宜樓了解情況,並將李春藩、吳夢龍、文農等一批共產黨員、共青團員,還有國民黨左派人員任命為東江各縣政治部特派員,以牽制當地政權中國民黨右派的勢力。周恩來在適宜樓辦公期間,白天樓里人來人往,接踵而至;晚間仍舊燈火通明,人煙不息。現東樓二樓復原了周恩來的辦公室,再現他在第二次東征時期的工作環境。周恩來還曾在此組建中共潮梅特別委員會,領導潮梅地區的革命運動,推行一系列革命措施,如重建革命政權,整肅治安,懲辦貪官污吏,查禁鴉片等。除此之外,他還經常在這裡接見工人、農民、婦女、青年代表以及各界人士,以發展工農運動,支援省港大罷工。
1925年12月,周恩來與時任《政治周報》編輯的李春濤在適宜樓談話。周恩來認為,當時東江地區報館被反動軍閥把持,不利於宣傳革命。李春濤遂建議創辦一份宣傳革命思想的報紙。這個提議隨即得到周恩來的肯定。周恩來建議,在接收反動報紙《平報》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創辦新報紙,並定名為《嶺東民國日報》,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李春濤還提出創辦《嶺東民國日報》副刊《革命》。據時任《嶺東民國日報》「文藝」專欄主編許美勛回憶,他受社長李春濤委託,來到東征軍總政治部找周恩來題字。當時,政治部客廳里坐滿了前來匯報工作的各界人士。儘管日理萬機,周恩來仍保持着和藹的笑容,親切地與大家交談,為民眾排憂解難。當許美勛說出自己的來意時,周恩來爽朗一笑便答應了。只見他走到客廳中間的桌子,左腳踏地、右腳踩凳,舉筆凝神,當場揮毫。寫完之後,他還自謙地說:「我的字不太好吧?這樣,你們決定,好便用,不好就算啦。」事實上,周恩來所題寫的「革命」二字,遒勁有力,將革命者的英雄氣魄展現得淋漓盡致。
視頻
汕頭市東征軍革命史跡陳列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 ,搜狐,2020-09-28
- ↑ 浮雕的起源與發展,搜狐,20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