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朗福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朗福德(Rumford,Benjamin Thompson,Count)美國-英國物理學家。1753年3月26日生於馬薩諸塞州沃本恩;1814年8月21日卒於法國的奧特伊爾(巴黎附近)。

科學家(Scientist):對真實自然及未知生命環境、現象及其相關現象統一性的客觀數字化重現與認識、探索、實踐的人士[1]。如英國物理學家牛頓波蘭物理學家居里夫人,美籍科學家愛因斯坦,黑洞[2]之王霍金等。

人物生平

本傑明·湯普森(世稱朗福德伯爵)比另一個本傑明---本傑明·富蘭克林*早半個世紀出生,兩人的出生地僅相隔兩英里。他早年默默無聞,在薩利姆一家小店當學徒,1766年,他在製作焰火時發生的爆炸中險些喪命。傷愈後回到波士頓,在另一家當店員;19歲上和一位比他大好多歲的有錢寡婦結婚,婚後同住在新罕布什爾州的朗福德(現為康科德)。假如不是獨立戰爭爆發,一切都將平安如意。年青的湯普森在這場戰爭中站在英國王室一邊。他甚至還暗中監視他的同胞,為英軍效勞。當英軍撤離波士頓時,湯普森隨行(撇下了老婆孩子)。戰爭期間在英國的次要政府部門供職,後來當了一陣子英軍中校,駐守在戰事不斷的殖民地。獨立戰爭結束,殖民地人民贏得了獨立,湯普森明白他將永遠離鄉背景,脫離祖國。在英國,湯普森依然本性難移。他接受賄賂,有出賣軍事秘密給法國的嫌疑。

歷史背景

1783年,在喬治三世的許可下,他遂去歐洲大陸闖蕩,覺得這樣做對他反而更安全些。他在歐洲邂逅巴伐利亞的選帝侯卡爾·西奧多,成了他的一名精明能幹的官員。例如,他給慕尼黑的乞丐辦了習藝院,讓他們生產軍裝,結果既幫助了乞丐,又幫助了軍隊。他還將馬鈴薯和瓦特*的蒸汽機引進歐洲大陸。這位選帝侯在1790年封湯普森為伯爵以表示感謝。湯普森選定朗福德為自己的封號,是因為這是他妻子的出生地,而且他在朗福德附近有一份地產。在巴伐利亞供職期間,他漸漸對熱的問題發生了興趣。這是他為科學做出最重要的貢獻。十九世紀,熱被認為象燃素一樣,是一種不可稱量的流體。拉瓦錫*推翻了燃素說,卻仍然認為熱是一種能從一種物質流到另一種物質的流體,並稱之為熱質。可是朗福德卻於1798在慕尼黑注意到,當用鏜具鑽削製造炮筒的青銅坯料時,金屬坯料燙得象火一樣,因而必須不斷用水來冷卻。傳統的解釋是,當金屬被切削成刨花時,熱質就從金屬中逸出。但朗福德注意到,只要鏜鑽不停止,金屬就不停地發熱;如果把這些熱都傳給原金屬,則足可以把它熔化。換句話說。從青銅逸出的熱質,比它可能包含的熱質還要多。事實上,如果鏜具很鈍,不能切削出刨花,熱質卻並不會因此而不從金屬中流出;恰恰相反,金屬件會變得比以前更熱。朗福德的結論是,鏜具的機械運動轉化為熱,因此熱則是一種運動形式。這個觀點被F.培根*、波義耳*及胡克*等人摸索了一個多世紀。而在這一點上,現在看來,他們和朗福德是正確的。朗福德還試圖計算一定量的機械能所產生的熱量。這樣朗福德首次給出一個我們現在稱為熱功當量的數值。不過他的數值太高。半個世紀以後,焦耳*提供了正確值。由於朗福德性情傲慢,和大多數人都合不來,最後,特別是在選帝侯死後,在巴伐利亞變得不受歡迎。這一原因,加上拿破崙勝利的壓力,使他覺得還是回英國的好。他於1799年回到英國。他的成果在英國獲得承認,本人也進了皇家學會。同年朗福德對呈水和冰兩種狀態的水進行稱量,用最精密的天平也測不出兩者重量的變化。既然布拉克*曾經證明水凝固時失熱而融化時得熱,則可得出這一結論,即如果熱質存在,它一定是沒有重量的。燃素的失敗命運使沒有重量的流體統統遭到懷疑,這個實驗便削弱了熱質說。

成就及榮譽

在科學事業資助人班克斯*爵士的鼓勵下,朗福德於1799年創辦了皇家學院,聘得如揚*和戴維*這樣的年青人任講師。朗福德起先有點懷疑戴維能否勝任,不過聽了他的課後便解除了懷疑。而戴維確實是靠講課出了名的。此外,戴維剛做完一些實驗,並得出與朗福德相同的結論。戴維使冰受機械摩擦,並將整個裝置保持在冰點以下一度。按照傳統的觀點,整個裝置沒有足夠的熱質去融冰,可是卻融化了。戴維斷定,機械運動轉化成了熱。這個實驗當然不會使朗福德對戴維產生什麼壞印象。(科學編年史家們卻懷疑這個實驗是否能產生戴維所述的效果,但戴維相信此實驗有效,並在他發表的第一篇文章里介紹了實驗結果。)總之,不論是朗福德的實驗,還是戴維的實驗,都不能令物理學家們信服。熱質說因為似乎被普雷沃*的研究工作所證實,並且得到貝托萊*這樣的人的有力支持,所以又繼續存在了半個世紀,直到麥克斯韋*才把它永遠打倒。雖然英法兩國當時正處於交戰狀態,法國甚至以入侵相威脅,朗福德還是於1804年到了巴黎。(看起來,當時的政治形勢又有所緩和。他在巴黎第二次和已故的拉瓦錫作對---在提出反駁拉瓦錫的熱質說的根據以後,他(前妻已死)又娶了拉瓦錫的遺孀(她有錢,並因殉國難的前夫而頗有名氣)。這個晚年婚姻---朗福德五十出頭,她將近五十歲---並不幸福,婚後第二天就發生爭吵。四年後,他們便分居。朗福德是如此無情刻薄,以致私下說她這個人太難相處,拉瓦錫上了斷頭台,倒還比和她在一起舒服些。然而很明顯,朗福德本人也不怎麼可愛。

視頻

朗福德 相關視頻

比利時和英國物理學家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世界名人史: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平凡的一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