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兵不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按兵不动 |
中文名称:按兵不动 |
春秋末,卫国被迫与晋国结盟,成为晋国的附庸国。卫灵公为改变现状,与齐景公缔盟。晋国不能容忍卫国的行为,赵鞅派史默潜伏卫国。史默半年后回国报告说卫国启用贤臣蘧伯为相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出谋划策,赵鞅就按兵不动。在现代,意思是:一动也不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
解释
按:止住。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
出处
1、《荀子·王制》:"偃然按兵不动。"
2、《吕氏春秋·恃君览》:"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3、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回:曹操来见袁绍曰:"今董贼西去,正可乘势追袭;本初初败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绍令退军武阳,连营数十里,按兵不动。
6、《三国演义》第七十回:" 黄忠 、 严颜 收兵入寨,俱各按兵不动。"
7、《水浒传》第一○八回:"次日, 卢俊义 按兵不动,再令 解珍 等去寻访。"
8、清 陈天华《警世钟》:"这时大家以为各国必要实行瓜分 中国 了,不料各国按兵不动,仍许 中国 讲和。"
成语典故
春秋末,卫国被迫与晋国结盟,成为晋国的附庸国。卫灵公为改变现状,与齐景公缔盟。晋国不能容忍卫国的行为,赵鞅派史默潜伏卫国。史默半年后回国报告说卫国启用贤臣蘧伯为相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出谋划策,赵鞅就按兵不动。
相关介绍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汉族,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