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乾旱指某一地區長期無雨或高溫少雨,使空氣及土壤的水分缺乏。而乾旱發生主要與偶發性或周期性的降水減少有關。從人的因素上來考慮,人為活動導致乾旱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人口增加,導致有限的水資源逐漸短缺。二是森林植物被人類破壞,植物的蓄水作用喪失,便抽取地下水,導致地下水和土壤水減少[1]。三是人類活動造成大量水污染,使可用水資源減少。四是用水浪費。乾旱是對人類社會影響最為嚴重的氣候災害之一,它具有出現頻率高、持續時間長、波及範圍廣的特點。乾旱的頻繁發生和長期持續,不但會給社會經濟,特別是農業生產帶來巨大的損失,還會造成水資源短缺、荒漠化加劇、沙塵暴頻發等諸多生態和環境方面的不利影響。
旱災
旱災指因氣候嚴重或不正常地乾旱而形成的氣象災害。一般指因土壤水分不足,農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壞而減產或欠收,從而帶來糧食問題,甚至引發饑荒。同時,旱災亦可令人類及動物因缺乏足夠的飲用水而致死。
中國歷代容易發生旱災,帝王在旱災發生時常有祈雨的活動[2],例如《冊府元龜》卷一四五《帝王部弭災》:「長興二年四月乙巳,帝幸龍門寺祈雨,至晩,還宮」。崇禎末年,旱災頻繁,崇禎本人雖然精勵圖治,最後仍導致亡國。《益都縣誌》記載1639年:「自正月不雨至於六月,七月大蝗,歲大飢,人相食,流民載道」;光緒年間亦有大旱,1876年12月11日的《申報》記載,由於旱災,山東各地災民紛紛逃荒,各處「飢黎鬻妻賣子流離死亡者多,其苦不堪言狀」,丁丑年(1877年),山西旱荒嚴重,到處都有人食人現象,山西巡撫曾國荃在奏議中說災區「赤地千有餘里,饑民至五六百萬之眾,大奇災,古所未見」,饑民鋌而走險,「攔路糾搶,私立大纛,上書『王法難犯,飢餓難當』八字」。
此外,旱災後則容易發生蝗災,進而引發更嚴重的饑荒,人民更是飽受遷徙流離之苦,引致社會動盪。明代丘濬指出:「劫禾之舉,此盜賊禍亂之萌。」。因此,為了維持公共秩序,救荒幾乎是執政者的重要課題,《周禮·地官·大司徒》總結了「荒政十二條」,《管子·度地》云:「善為國者,必先除其五害。」
視頻
乾旱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防旱知識】 請節約用水,不要再讓乾旱發生,搜狐,2018-07-02
- ↑ 從祈雨看宋代對乾旱的應急處理,道客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