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硕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姚硕德,生卒年不详,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人,羌族,十六国时期后秦宗室、将领,是后秦景元帝姚弋仲之子,后秦武昭帝姚苌同母弟。
太元十一年(386年),姚苌称帝,建立后秦,姚硕德聚集兵众以响应姚苌。
太元十二年(387年)至太元十六年(391年),多次击败前秦军队。
太元十八年(393年),姚苌去世,太子姚兴继位。姚硕德深得姚兴敬重厚待。被封为陇西王。
隆安四年(400年)、隆安五年(401年)、义熙元年(405年),分别败降西秦、后凉、后仇池国政权。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 姚硕德 | 生 卒 | 不详 |
出生地 | 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 | 所处时代 | 后秦 |
民 族 | 羌族 | 职 业 | 后秦宗室、将领 |
爵 位 | 陇西王 | 官 至 | 征西将军、秦州牧等 |
人物话题
人物生平
响应姚苌
- 永和八年(352年),姚硕德的父亲姚弋仲去世[1] ,姚硕德的五哥姚襄继任其位,统帅姚弋仲的部众。升平元年(357年),姚襄谋取关中失败,在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与前秦将领苻黄眉、邓羌等的交战中战死。姚硕德的二十四哥姚苌率领姚襄的全部部众投降前秦。
- 太元十一年(386年)四月,姚苌在长安称帝,建立后秦政权。八月,当时姚硕德统领羌族部众驻守陇上,得知姚苌起兵后,就自称征西将军,在冀城聚集兵众以响应姚苌。姚苌任命哥哥的孙子姚详为安远将军,据守陇城,任命弟弟的孙子姚训为安西将军,据守南安的赤亭,与前秦秦州刺史王统相对峙。姚苌从安定带领军队与姚硕德会合攻打王统,天水的屠各人、略阳的羌胡人响应姚苌的有一万多户。
- 九月,王统献出秦州投降后秦。姚苌任命姚硕德为使持节、都督陇右诸军事、征西将军、秦州刺史,领护东羌校尉,镇守上邽。十月,前秦南安王苻登攻克南安后,胡人、汉人归附苻登的人有三万多户,于是苻登进军秦州,攻打姚硕德,姚苌亲自前往救援。苻登与姚苌在胡奴阜交战,大败姚苌,斩首二万多人,前秦将军啖青射伤姚苌,姚苌伤势严重,逃至上邽自保,姚硕德代替他统领部众。 [2]
击败前秦
- 太元十二年(387年)四月,姚硕德由于受到前秦益州牧杨定的逼迫,撤退到泾阳据守。杨定与前秦鲁王苻纂一起攻击姚硕德,在泾阳决战,姚硕德大败。姚苌从阴密赶来援救,苻纂退到敷陆屯守。
- 太元十四年(389年)八月,姚苌派遣姚硕德镇守安定。九月,前秦皇帝苻登向东退守时,姚苌命令姚硕德选拔任命秦州的一些地方长官。姚硕德于是便派他的堂弟姚常戍守陇城,邢奴戍守冀城,姚详戍守略阳。杨定发兵攻破陇城、冀城,斩杀姚常,擒获邢奴,姚详则放弃略阳,逃奔阴密。
- 太元十六年(391年)四月,苟曜拥有一万部众,秘密招请苻登前来,并答应作为内应。苻登从曲牢向繁川开进,把部队集结在马头原。五月,姚苌带领大部队前来迎战,苻登击退姚苌的进攻,并且斩杀姚苌的右将军吴忠。姚苌收集余下的兵卒重新战斗,姚硕德又进逼苻登军,与苻登军死战,将苻登打得大败。苻登则退到郿县屯兵据守。 [3]
姚兴厚待
- 太元十七年(392年)三月,姚苌卧病不起,命令姚硕德前去镇守李润(地名)。
- 太元十八年(393年)十二月,姚苌去世,太子姚兴继位。姚兴派遣叔叔姚硕德去镇守阴密。有人对姚硕德说:“您的威望名声历来就最高,您带领的部队也最强壮,现在正是皇帝即位、政权交接之际,您一定受到朝廷的怀疑。不如暂时前往秦州躲避一下,观望事态的发展变化。”姚硕德说:“太子姚兴的心胸与度量宽宏明达,绝对不会有其他的想法和顾虑。现在苻登还没有铲除,我们自家骨肉便先互相打起来,这是自取灭亡。我不过有一死罢了,却绝对不做那种事。”姚硕德便去晋见姚兴,姚兴对他非常尊敬,待遇也很优厚,并送他回去。[4]
- 太元二十年(395年),姚兴封姚硕德为陇西王。
讨伐西秦
- 太元二十一年(396年),姚硕德在上邽地区进攻姜乳,姜乳率领部下投降。后秦便任命姚硕德为秦州牧,镇守上邽,并且任用姜乳为尚书。强熙和权千成二人统领兵众三万人包围上邽,姚硕德打破封锁,强熙逃奔仇池,不久又转而投奔东晋。姚硕德挥军向西追击权千成来到略阳,权千成投降。
- 隆安四年(400年)五月,姚硕德带领五千人讨伐西秦,从南安峡攻入西秦国界。西秦君主乞伏乾归率诸将抵抗,驻扎在陇西。八月,乞伏乾归投降后秦,西秦灭亡。姚兴任命乞伏乾归为持节、都督河南诸军事、镇远将军、河州刺史、归义侯。[5]
招降吕隆
- 隆安五年(401年)五月,因后凉君主吕隆大肆杀戮有声望的豪门大族来树立威望,因此后凉朝廷内外议论纷纷,一片哗然,人人自危。魏安人焦朗派遣使者向姚硕德游说道:“后凉自从吕光去世之后,兄弟之间互相攻击残害,朝廷的大政法纪也不能确立遵守,人们只是比赛着看谁更加粗鲁暴虐,百姓却因为饥饿灾荒,死的已经超过一半。现在乘他们之间正在互相篡夺残杀的机会,消灭他们易如反掌。千万不可失去机会!”姚硕德把这话向姚兴汇报,然后便率领步兵、骑兵六万人,对后凉发动大规模进攻,乞伏乾归也带领七千人骑兵,跟随姚硕德一起出征。
- 七月,姚硕德从金城附近渡过黄河,径直向广武逼近,南凉君主秃发利鹿孤调动他在广武的守军撤退,避开后秦讨伐后凉国军队。后秦军队到达姑臧(今甘肃武威),吕隆派遣辅国大将军吕超、龙骧将军吕邈等和后秦军迎战,姚硕德把他们打得大败,活捉吕邈,俘虏杀戮的后凉兵众数以万计。吕隆围绕着都城,指挥固守阵地。后凉巴西公吕佗率领东苑的部队二万五千人向后秦投降,西凉君主李暠、秃发利鹿孤、北凉君主沮渠蒙逊等都分别派遣使节捧着奏章,去向后秦纳贡。
- 闰八月,姚硕德围困姑臧已经几个月,城中的许多原籍东方一带的人,都计划着向城外的后秦军叛降。后凉将军魏益多又在里面诱骗煽动人们,准备杀了吕隆和吕超,不想事情败露,因此牵连被杀的人有三百多家。姚硕德接纳安抚夷族、汉族的所有当地居民,并分别安排一些地方官吏,如太守、县宰等。他又命令手下的部队,节省粮食、积聚稻米,以此作为坚持长久围困姑臧的办法。
- 九月,吕隆派遣使者向后秦请求投降。姚硕德向朝廷呈上奏章,请求任命吕隆为镇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建康公。吕隆派遣子弟以及一些原来的文武大臣慕容筑、杨颖等五十多家的人口到长安去做人质。姚硕德军令严厉整肃,对当地的居民一丝一毫也不予侵犯,并且祭祀历史上的贤明之士,对当世有名望的人也是厚礼相待,所以在西部土地上生活的百姓,都非常高兴。
- 当时,北凉所属的酒泉、凉宁二郡,都反叛投降西凉,沮渠蒙逊又得知吕隆投降后秦,因此非常害怕,于是沮渠蒙逊派遣其弟建忠将军沮渠挐、牧府长史张潜去姑臧拜见姚硕德,请求允许他带着他的所有部众向东迁移。姚硕德非常高兴,任命张潜为张掖太守,沮渠挐为建康太守。[6]
国之重臣
- 义熙元年(405年)六月,姚硕德攻打后仇池国,多次打败后仇池国的部队。后秦将军敛俱进攻汉中,攻克成固,把三千多家流民迁徙到关中。七月,后仇池国君主杨盛向后秦请求投降。后秦任命杨盛为都督益、宁二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益州牧。
- 义熙二年(405年)六月,姚硕德从上邽回到都城朝见姚兴。姚兴为此下令实行大赦。等姚硕德返回上邽时,姚兴把他送到雍城才回来。姚兴对待两位叔叔姚硕德和姚绪,都用家里亲人的礼节,车马、衣服、珍玩等也都先送给两位叔父,然后自己才留用差一点的。国家的大政方针,都事先请示他们之后再决定。 [7]
人物评价
- 司马光《资治通鉴》:“硕德军令严整,秋毫不犯,祭先贤,礼名士,西土悦之。”[8]
史籍记载
- 《晋书·卷一百十六·载记第十六》 [9]
- 《晋书·卷一百十七·载记第十七》 [10]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 [11]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12]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 [13]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一》<ref>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二》[8]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四》
参考资料
- ↑ 《晋书·卷一百十六·载记第十六》:八年,卒,时年七十三。
-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秦南安王登既克南安,夷、夏归之者三万馀户,遂进攻姚硕德于秦州,后秦主苌自往救之。登与苌战于胡奴阜,大破之,斩首二万馀级,将军啖青射苌,中之。苌创重,走保上邽,姚硕德代之统众。
-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苟曜有众一万,密召秦主登,许为内应。登自曲牢向繁川,军于马头原。五月,后秦主苌引兵逆战,登击破之,斩其右将军吴忠。苌收众复战,姚硕德曰:“陛下慎于轻战,每欲以计取之,今战失利而更前逼贼,何也?”苌曰:“登用兵迟缓,不识虚实。今轻兵直进,遥据吾东,此必苟曜竖子与之有谋也。缓之则其谋得成,故及其交之未合,急击之,以败散其事耳。”遂进战,大破之。登退屯于郿。
-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庚子,苌卒。兴秘不发丧,以其叔父绪镇安定,硕德镇阴密,弟崇守长安。或谓硕德曰:“公威名素重,部曲最强,今易世之际,必为朝廷所疑,不如且奔秦州,观望事势。”硕德曰:“太子志度宽明,必无它虑。今苻登未灭而骨肉相攻,是自亡也。吾有死而已,终不为也。”遂往见兴,兴优礼而遣之。
- ↑ 《晋书·卷一百二十五·载记第二十五》:乾归遂奔长安。姚兴见而大悦,署乾归持节、都督河南诸军事、镇远将军、河州刺史、归义侯,遣乾归还镇苑川,尽以部众配之。
-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二》:沮渠蒙逊所部酒泉、凉宁二郡叛降于西凉,又闻吕隆降秦,大惧,遣其弟建忠将军挐、牧府长史张潜见硕德于姑臧,请帅其众东迁。硕德喜,拜潜张掖太守,挐建康太守。
-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四》:六月,秦陇西公硕德自上邽入朝,秦王兴为之大赦;及归,送之至雍乃还。兴事晋公绪及硕德皆如家人礼,车马、服玩,先奉二叔,而自服其次,国家大政,皆咨而后行。
- ↑ 8.0 8.1 .国学导航.2014-03-03
- ↑ 《晋书·卷一百十六·载记第十六》 .国学导航.2014-03-03
- ↑ 《晋书·卷一百十七·载记第十七》 .国学导航.2014-03-03
-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国学导航.2014-03-03
-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国学导航.2014-03-03
-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国学导航.2014-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