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南三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三岛

图片来自华人百科
面积    123.4平方公里

语言    粤语吴川话

气候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海岸线   83公里

所属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湛江市

南三岛古称" 鹭洲岛 ",明清时南三属高州府吴川县“南三部(都)”,因此南三岛的各称也许是从“南三部(都)”演绎而来的。南三岛与东海岛 、 硇洲岛等许多岛屿组成湛江港的外围防护栏。

西元1953年至1958年的6年间,南三人民修堤筑围,堵海造田,十个小岛联成了一个大岛。49.6公里的联岛堤围,捍卫著5.8万亩耕地、2.8万亩虾池、86条村庄、7.8万人,占了南三全岛的七至八成。南三联岛堤围可谓是南三人民的生命线。

地理

南三岛,原本为十个分散的小群岛,曾是白鹭等大群海鸟觅食栖息的地方,故民间又称为鹭洲岛。南三岛是扼湛江港(广州湾)进出口的咽喉。 建国后围海造田,十岛相连,成为一个大岛。全岛地势平缓,建有贯岛公路、码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岛内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冬暖夏凉。

南三岛,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湛江市东南部的海岸线上。政区地名称南三镇,白沙圩是镇政府驻地。总面积123.4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七大岛,湛江市第二大岛,也是广东省第二大岛。

地理概况

据清光绪《吴川县志》“全境图”记载:南三都是由北颜岛田头岛南滘岛凤辇岛地聚岛巴东岛五里岛黄村岛调东岛北涯岛特呈岛等11个小岛和部分陆地组成。

随著流沙的堆积,地聚岛与巴东岛之间自然连接。而调东岛、北涯岛两岛之间自然冲积而成的蟛蜞墩岛却逐渐扩大和堆高,形成一个新岛。

特呈岛于西元1971年从南三群岛析出,为了在方便岛民出入的前提下,又不彻底封锁湛江港航道(广州湾航道),故联岛工程只在其馀10岛进行。

  • 灯塔岛清代称为北颜岛。西元1898年法国侵占大清国吴川县南三都广州湾后,在沙头岭上建灯塔,人们随之把北颜岛称为灯塔岛。灯塔岛位于南三都群岛的东端,为十岛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岛。

东临南海,西临田头岛,南隔广州湾与硇洲岛、东海岛相对,北与干塘镇隔海相望。南北走向,呈带状,南北最长16公里,东西最宽4公里,面积约4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7.1公里。

对外交通于莫村高沙底有渡船与大陆(干塘)相通。广州湾口有广州湾渡与硇洲、东海岛相联。

对内由灯塔岛的滘脊村到田头岛的快活村之间可徒步涉水而过,是岛内的主要交通要道。居民大多以渔业生产为主,是南三岛渔业的主要产地。

  • 田头岛是旧南三群岛的第二大岛。位于灯塔岛与南滘岛之间。东与灯塔岛相邻,西近南滘岛,南临广州湾 ,北与坡头镇博立村隔海相望。田头和灯塔两岛称为南三岛东水。 南北走向,呈扇形,南北最长9公里,东西最宽5公里,面积约29平方公里。

农田比较肥沃,是南三岛粮食主要产区。岛内有田头圩,清代田头设在岛上,驻兵把守海防,为广州湾口岸要塞。

对外交通在北端的围岭村海边有“石角渡”通往大陆的坡头镇。

对内到南滘岛,在一般潮水下可涉水步行过海。居民以农业为主。

  • 南滘岛位于田头岛之西,凤辇岛之东。西南端南灶陈村与巴东岛的地聚上村相望,南北走向,呈带状,南北最长5公里,东西最宽1.5公里,面积约5平方公里,南滘岛以西各岛属南三岛西水

居民多以煮盐、晒盐、采海为生。

对外交通要过“北灶尾渡”,才到大陆的坡头镇。

对内到田头,凤辇岛可涉水徒步而过。

  • 凤辇岛位于南滘岛与巴东岛之间,其西北与五里岛相邻,南与巴东岛的地聚相望。南北走向,呈带状。南北最长3公里,东西最宽1.5公里,面积约4平方公里。

四周均为浅海,到南滘岛或巴东岛可涉水徒步而过。岛上有风辇村和霞瑶村,岛以风辇村为名,称为凤辇岛。

岛上居民以农为主,兼煮盐、晒盐、采海为生,是南三岛盐业生产主要产地。

  • 巴东岛位于南三岛的西部,其东为凤辇岛,西为调东岛、北涯岛,南临湛江港湾海面,北靠五里岛。南北走向,呈半环状,南北最长6公里,东西最宽2公里,面积约11平方公里,是南三岛第三大岛。

居民以农业采海为生。岛上交通相对便利,东在浅水时可徒步涉水过风辇岛,北有“五里渡与五里岛相联,西有“调东渡”过调东岛。在湖村湾和新和村的灰炉底均有船通往霞山(古称海头)与大陆交通。

  • 五里岛位于南三岛的西北端,东为吴川鉴江出口海面,西与黄村岛相邻,南为巴东岛,北隔南三河与坡头镇相望。东西走向,呈长椭圆形,东西最长5公里,南北最宽2公里,面积约为7平方公里,周边长8公里,与大陆距离1.5公里。

岛上有条五里村,岛以村为名,因而叫五里岛。

  • 黄村岛
  • 调东岛
  • 蟛蜞墩岛
  • 北涯岛

交通

霞山海滨码头至南三码头可乘轮渡及快艇。 自西元1987年扩建霞山海滨码头后,各种车辆乘车渡可直通岛内公路,通往岛内圩镇、村庄和南三旅度假区。自湛江海湾大桥南三大桥开通后停开轮渡 。

地形

岛内地势平缓,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宽度不等,海岸线曲折,全长83公里。 全岛中间较高,四周稍低,地形属于滨海平原类型和滨海台地类型。滨海平原海拔2~20公尺,滨海台地海拔20-30公尺。全岛最低海拔2公尺,最高为大岭,海拔30.5公尺。

潮汐

南三岛的潮汐现象,是太平洋潮汐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进入南海后形成的,由于地形的变化,潮差亦各有不同。

气候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水资源

无大型河流,水源缺乏,地表水全靠下雨,蒸发量大,流失多。 南三岛地下水源为湛江[1] 八大水源地之一。

自然灾害

自古以来深受风、潮、水、旱、虫、沙等自然灾害侵袭

历史

  • 秦始皇帝33年(西元前214年)属象郡。
  • 西汉汉高祖元年(西元前206年)属南越国。
  • 汉武帝元鼎6年(西元前111年)属合浦郡高凉县。
  • 东汉汉献帝建安25年(西元220年)属高兴郡高凉县
  • 三国吴大帝黄武5年(西元226年)属吴国广州高凉、高兴郡的高凉县 。
  • 西晋、东晋晋武帝太康年间(西元282年左右)属高凉郡高凉县。
  • 隋朝至清朝属吴川县。
  • 西元1899年11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广州湾租借地时期,南三群岛属法租借地广州湾
  • 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元1949年南三群岛隶属吴川县滨海区,称吴川县滨海区南三乡。
  • 西元1987年南三区改成南三镇,属湛江市坡头区管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