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割礼,外文名:Circumcision,基督教圣经术语。
基督教的《圣经》又名《新旧约全书》,由《旧约[1]》《新约》组成。《旧约》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来文(含亚兰文)写成,由犹太教教士依据犹太教的教义编纂而成,囊括了犹太及邻近民族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的人文历史资料。《新约[2]》一共27卷。
目录
简介
割除阴茎包皮的宗教仪式。在圣经时代,割礼代表神和亚伯拉罕立约的印记(创十七1-14)。割礼起源于部族时代的宗教仪式,而今日西方世界自二十世纪初所通行的割除包皮手术,则是一种卫生防预措施。许多医生认为割除包皮是避免男女双方性器官癌病变的有效措施。以北美为例,几乎全部新生婴儿都要经过这个小手术。只是,在犹太教以外的这种割包皮手术已与宗教毫不相干了。
古代割礼
可以断言,割礼比希伯来人更古。岩画证明史前时代已有此习俗。从埃及的庙画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主前4000年或更早的时候,割礼即已相当普遍。上古的割礼几遍及各大洲:中、南美的印第安人、波利尼西亚人、新畿内亚人;澳洲和非洲的许多部族;埃及人、前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等都有此俗。可兰经对此虽无明文规定,但由于穆罕默德遵行此礼,所以也即成为伊斯兰教的男性人人遵奉的教规。阿拉伯人的祖先是亚伯拉罕之子以实玛利(创十七20),因以实玛利是在13岁行割礼的(创十七25),故伊斯兰教的割礼也在孩童13岁时举行。
西部闪族中,亚扪人、摩押人、以东人、米甸人、腓尼基人也都奉行割礼(耶九25),惟有非利士人不行此礼(士十四3,十五18;撒上十四6,十七26、36,十八25、27,三十一4;撒下一20,三14;代上十4)。
这些部族的割礼均行于男性成年之时,一来是婚前准备,二来也标志作为部族正式成员的开始。惟有希伯来人的割礼行于婴儿时期,这表明希伯来之割礼与崇奉生殖之宗教仪式毫不相干。
旧约中的割礼
旧约的割礼始于创世记十七章,是神与亚伯拉罕立约的记号。神在约中应许亚伯拉罕赐他土地;又赐他后裔,且子孙后代繁衍无穷,君王也出自他的后裔;神不仅赐福亚伯拉罕,且要使世上的万族因亚伯拉罕而得福(创十二1-3)。约既立定(创十五),神命亚伯拉罕并其家族中的一切男子均行割礼为记(创十七9-13)。
割礼也是信心的表达,即坚信神的应许必然实现。亚伯拉罕虽亲见神可畏的显现(创十五9-17),但他的信心也曾动摇(创十六)。所以割礼便作为神的应许留在亚伯拉罕及其子孙后裔的身上,成为一个永远的提醒(创十七11)。这印记就是约的标志,所以割礼有时候称为“约”(创十七10;徒七8)。
割礼行于婴儿出生后第八天(创十七12;利十二1-3;参创二十一4;路一59,二21;徒七8;腓三5),旧俗是婴儿之父亲自行割(创十七23,二十一4;徒七8),割罢即给婴儿命名(路一59,二21)。古时多用石刀(出四25;书五2、3)。后来执者多是专业人员(称作“莫伊勒”)。医学研究证明,婴儿出生第八日血液中的凝血霉原最旺,所以割礼行于此时于伤口的止血和愈合都是最适合的。
神学意义
割礼是有关神对亚伯拉罕后裔之应许的实现(创十七9-12)。割礼把约的印记留在生殖器上,以此标志神应允亚伯拉罕子孙后裔必繁衍不衰;割礼之行于落地八天的婴儿身上,表明神应许之满有恩惠并人自出生起就需要洁净之恩(利十二1-3)。故此,从婴儿出生起,神便以割礼的印记向每一代的选民重申他的应许,早在这受约者作出信或不信的回应以前。然而,无论信或不信,均不能对神给予亚伯拉罕及其后裔的应许的最后实现,有丝毫推动或阻碍。
割礼也和神赐土地的应许有关(创十七8)。这地是神的圣地,所以以色列人若不先自行洁净便不能拥有此地。约瑟及其子孙客居埃及的时候,代代奉行割礼不误。但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后,在西乃犯下大罪,而信仰不坚的以色列人在旷野飘泊时竟终止了割礼。因为新一代的以色列人未受割礼,他们不能进入应许地。神遂命约书亚给以色列民补行割礼。在面对强敌的情况下,以色列战士个个接受割礼,甘冒一时不能作战之险,但他们对神的顺从和信心却使他们安然无恙(书五2-9)。
由经载可知,从最初起就有非属亚伯拉罕宗族者参与立约(创十七17)。出埃及记十二章43-49节也明确指出,凡以色列以外的人,只要接受割礼,便可和以色列民一样过逾越节,因为接受割礼即意味自愿奉行神的约。
然而,受割礼作神子民的条例却被雅各众子破坏了。他们设诈,骗示剑的男丁行了割礼,却趁他们伤口未愈、不能动武之机,将他们斩杀一尽,奸淫其妇女,洗劫其城寨,以报其妹被污辱之仇(创三十四)。
约的印记是生命攸关的大事,决不可等闲视之。创世记十七章14节记载神的子民中有未行割礼者要受到“剪除”的惩罚;出埃及记四章24-26节有一段奇特的记载,说神因摩西忽略给儿子行割礼而欲杀掉摩西,幸而摩西之妻西坡拉及时醒悟,用石刀割下儿子的阳皮,掷在丈夫脚前,才免除了神的惩罚。神在大用摩西之前,似用这段插曲告诫摩西,要紧记神与亚伯拉罕立约的条例。
属灵意义
这个自洁的措施也象征著龌龊之民欲与圣洁的神缔约,就非先自我洁净不可。
起初,神只是让割礼本身向人自显其意义。在创世记十七章9-27节,割礼只说是约的印记,神没有告诉亚伯拉罕它有更多的含义。后来摩西曾以“未行割礼的嘴”一语来说明自己的拙口笨舌(按:和合本取意译法,出六12、30)。而以色列民进入应许地后,那地树上结的果子头3年不可食,因为其不洁如“未受割礼的”,第四年的果子才是圣洁,方可向神献祭(利十九23、24)。
显而易见,于出埃及之时,割礼在肉体和道德上的双重意义已为以色列人所知。申命记十章16节记摩西规导以色列民要在心里行割礼;至申命记三十章6节,这规导以一个应许的形式出现:“耶和华──你神必将你心里和你后裔心里的污秽除掉(直译作:在心里行割礼),好叫你尽心尽性爱耶和华──你的神,使你可以存活。”
选民的罪恶行径使他们的割礼在神面前一文不值。摩西为此而规劝以色列民一定要谦卑他们那“未受割礼的心”(利二十六41)。众先知进一步把这教训演绎。耶利米敦促犹太人民尽速“自行割礼……将心里的污秽除掉”,以避免神的愤怒因他们的恶行而发作(耶四4);他又指摘以色列民未受割礼的耳朵听不见神的话(耶六10)。埃及、以东、亚扪、摩押及犹大诸国必受惩罚,神说:“看哪,日子将到,我要刑罚一切受过割礼、心却未受割礼的……因为列国人都没有受割礼,以色列人心中也没有受割礼。”(耶九25、26)神藉先知以西结的口严谴以色列民将身心俱未受割礼的外邦人领入圣地,玷污了神的圣殿(结四十四7、9)。先知以赛亚则预言,终有一天新耶路撒冷将巍然屹立于圣地之上,且永不再受不洁者、未受割礼者的玷污。
两约之间时期的割礼
被掳巴比伦期间(主前586-530),割礼成了犹太教的独特标志。亚历山大大帝占犹大后(主前332),希腊文化的强烈影响也随之而至。他们在耶路撒冷建起了一座希腊竞技场,与犹太圣殿比肩而立。希腊的运动员嘲笑犹太人的割礼。一些犹太人经不起他们的嘲弄,便暗中作了一番痛苦的手术,好使自己看起来如未受割礼的一样(《马加比一书》一15;参林前七18)。安提阿古四世(主前175-164)有消灭犹太宗教之心,曾下诏严禁割礼,违者处死(《马加比一书》一48、60、61;《马加比二书》六10)。及马他提亚起义爆发,又强令未经割礼的男童复行割礼(《马加比一书》二46)。因此,在耶稣生前两个世纪之内,割礼成了犹太人忠心报国的重要标志,且有严厉措施加以监督,以防废除割礼之风再起(参约七22、23)。
至罗马皇帝哈德良(主后117-138)在位期间,为压迫犹太教,又下禁割礼诏,违者处极刑。于是引发巴柯巴的起义(主后132-135)。
新约中的割礼
施洗约翰、耶稣、保罗先后均受过割礼(路一59,二21;腓三5)。耶稣没有否定割礼(约七22、23),他把他的医治事奉与割礼作对比。司提反在受石刑前曾提及割礼为约的记号,他指斥攻击他的犹太人亦如他们的祖先一样,是“硬著颈项、心与耳未受割礼的人,常时抗拒圣灵”(徒七8、51)。
割礼的争论
起初,基督徒也遵奉犹太教的各种仪礼、习俗,甚至参加圣殿敬拜(徒三1,五21、42),及至外邦教会兴起,便出现了争论。一派认为,既然同为与神缔约的民,便一律要接受割礼;另一派则认为在仪式上不必强求一律。保守派的理论是,弥赛亚的应许既然是神赐给犹太人的,那么外邦人若不首先接受割礼而成为犹太人的一员,就没有在基督中蒙恩得救的资格。
耶稣时代有许多犹太人误解了割礼的意义,他们把肉体上的割皮手术当成一个人蒙恩得救的必要条件和保障。对他们来说,这割礼不但是宗教特权的象征,简直还成了种族优越感的资本(腓三4-6)。这些犹太人只看到这个仪式在摩西律法中的条文意义,而忘记了神向亚伯拉罕的应许(约七22;徒十五1)。只因希腊人和罗马人不奉割礼,这些犹太人便把世人分作两大类:一类是他们自己,即所谓“奉割礼的”(徒十45,十一2;罗十五8;加二7、9;弗二11;多一10);另一类则是外邦人,按照旧约的叫法(结二十八10,三十一18,三十二19-32),即“未受割礼的人”(加二7;弗二11)。
有若干犹太基督徒访该撒利亚时惊奇地发现,许多未受割礼的外邦信徒竟得蒙圣灵浇灌的恩赐(徒十44-48)。其实,摩西曾预言神要将割礼施于其民的心上,要将他们心里的污秽除掉,好尽心尽性爱他们的神(申三十6);以西结也预言神要用清水洒在其民身上,赐给他们新的心,并将祂的灵放入他们心中(结三十六25-27);约珥则更明确地指出,神以后要用衪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珥二28;徒二17)。犹太基督徒如今看到那些预言在外邦人身上一一应验,便恍然醒悟:割礼所象征的内心蒙神洁净,不一定先要有身体上的标志。于是他们立即给那些外邦信徒施洗。
但并非所有犹太信徒都愿意接纳外邦信徒。当彼得自该撒利亚回到耶路撒冷,向议会复命时,却颇遭那些“奉割礼者”的非议。彼得便把外邦信徒被圣灵充满的情形详述一番,然后指出:“神既然给他们恩赐,像在我们信主耶稣基督的时候给了我们一样;我是谁,能拦阻神呢?”至此,那些原先坚持割礼的犹太信徒方无言以对,大家便一起赞美神也给外邦人以“悔改得生命”的恩惠(徒十一1-3、15-18)。
有几位法利赛派的犹太教分子,在安提阿教训门徒说,若不按摩西律法受割礼,就不能得救(徒十五1、5)。保罗与巴拿巴跟他们争持不下,便往耶路撒冷去请教使徒和长老(徒十五2)。彼得认为,神早已将圣灵赐给了外邦人,“又藉著信洁净了他们的心”,他说:“我们得救乃是因主耶稣的恩,和他们一样,这是我们所信的”(徒十五8、9、11)。于是雅各和耶路撒冷的其他教会领袖都一致同意:割礼不必强行于外邦信徒中间(徒十五13-21)。
他们也作出结论:彼得、雅各和约翰是奉派在“奉割礼的人”中间传播福音;而保罗和巴拿巴却要在“未受割的人”中间传播福音(加二7-9)。保罗认为,福音是普世万民的福音,所以在传播政策上要坚持在属灵的事上人人平等的原则,同时又要考虑在接受方式上的差别(林前九19-23)。例如,提摩太因母亲是犹太人而被犹太社团视为同种,所以保罗便给他行了割礼(徒十六2);提多是外邦人,所以保罗坚决反对让他也行割礼的主张(加二3)。至于犹太信徒按惯例给自己的儿子行割礼,保罗则决不加以干涉(徒二十一21)。
保罗的教训
保罗指出,那些以守律法为由,硬要加拉太基督徒受割礼的人,自己却并不遵守律法。保罗说,他们只不过害怕为基督的十字架受到逼迫,才藉加拉太人的肉体自夸罢了(加六12、13);至于保罗,他却极愿为基督的十字架承受任何迫害,并以此为荣(加五11)。法利赛人曾扬言,若不按摩西律法受割礼就不能得救,保罗就揭露他们的虚伪说:他们既然受了割礼,就必须遵守全部律法,不要有半点阳奉阴违,否则,就必取灭亡(加五2、3)。保罗对加拉太信徒说,如果有人“要靠律法称义”,那么基督对他们还有何益?加拉太人若凭律法条文称义,这就证明他们已经“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加五2-4)。这些基督徒心被人引诱,“去从别的福音”(加一6、7)。
犹太教分子对在基督里得自由的福音发出莫大的恐吓,保罗咒诅这些骚扰加拉太信徒的人最好“把自己割绝了”(加五12)。保罗称那些犹太教分子为犬类、作恶的人。他说,惟有基督徒才是“真受割礼的”,因为他们是“以神的灵敬拜、在基督耶稣里夸口”,而不相信靠虚设的繁文缛节或人的作为就能得救的谎言(腓三2、3)。
保罗也教导说,割礼之于犹太人也确有价值,因为割礼是“神的圣言交托他们”的印记。这便是神所应许的救世之恩(罗三1-3)。保罗告诫那些以弗所信徒说,他们作为外邦人,从前“在所应许的诸约上是局外人”(弗二11、12;参西二13),因而在肉体上也没有承受约的印记,保罗同时指出,犹太人也无骄傲的理由,因为顽梗悖逆使他们身上的印记一文不值,他们也被视为“未受割礼”的了(罗二25)。
保罗并其他使徒都遵从摩西和众先知的教导,即真正的割礼是行之于心的。新约更进一步指出,虔诚的信徒虽然肉体上未受割礼,但在神的眼中,却是受了割礼的,因为“外面作犹太人的,不是真犹太人,外面肉身的割礼,也不是真割礼”(罗二26-29)。无论犹太人还是外邦人,都是靠主耶稣的恩得救(徒十五11);无论受割礼的还是未受割礼的,都是因信称义,而不在乎刻守律法的条文(罗三28-30)。
亚伯拉罕是“因信称义”的典范(罗四3;参创十五6)。保罗指出,无论外邦人还是犹太人,都只能是因信称义,因为亚伯拉罕早在行割礼前就已经因信而称义了。亚伯拉罕绝不是因受割礼而称义的。至于他所受的割礼,是“他未受割礼的时候因信称义的印证”,所以亚伯拉罕既是未受割礼而因信称义者之父,也是受了割礼而仍遵循亚伯拉罕因信称义之例者之父(罗四9、12;参加三6-9)。
没有任何属灵的理由要求未受割礼的基督徒去接受割礼,或已行割礼的基督徒去废除割礼,因为“割礼算不得甚么,不受割礼也算不得甚么”,要紧的是由衷“守神的诫命”(林前七18、19),坚守“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加五6),且至关重要的是“作新造的人”(加六15)。故此,基督徒之中岂有种族的区分呢(西三11)?大家都是属基督的,都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加三28、29)。
新约信徒也行割礼,但这个割礼却不是人手所行的,而是“基督使你脱去肉体情欲的割礼”,这便是“受洗与他一同埋葬”,因信“与他一同复活”(西二11、12)。保罗认为,割礼与洗礼是同一内在真谛的象征。所以,旧约的割礼与新约的洗礼是互相对应的。
神在旧约中应许以割礼洗净选民的心(申三十6),这项内在的大工现在已由“基督的割礼”实现。基督所立的新约,使罪得到清洗和赦免,将神的律法写在万民的心上(耶三十一31-34),并将衪的灵放入他们心中(结三十六25-27)。所谓“在基督里”(西二11),就是要有一颗经受割礼的心(西二12;罗二29)。圣灵住在基督徒的身上,这标志著神已通过基督成就衪应许给百姓的洁净内心的工作(徒十一15-17)。
现代的割礼
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基督教会还在遵奉割礼这一古老的仪式,那就是埃塞俄比亚的亚庇西尼亚东正教教堂。他们是先在婴儿生下3至8天行割礼,后行洗礼。
还有些教会遵行教礼年,以1月1日为割礼节,据说耶稣诞生后于此日行割礼(路二21),这是耶稣代表全体信徒遵守律法的象征。该节起源于主后六世纪的西班牙和高卢,至十一世纪始行于罗马。
参考文献
- ↑ 《圣经·旧约》我钟爱的115个句子,搜狐,2018-11-20
- ↑ 《文学回忆录》听与读 | 第五讲:新旧约的故事和涵义 ,搜狐,201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