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马洛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乔治·马洛里 | |
---|---|
出生 |
乔治·约翰特·里·马洛里 1886年6月18日 英国 |
逝世 |
1924年6月8日或9日 (时年37岁) 北坡, 珠穆朗玛峰 |
母校 | 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 |
职业 | 教师, 登山者 |
配偶 | Ruth Turner |
军事生涯 | |
效命 | 英国 |
军种 | 英国陆军 |
服役年份 | 1915年-1918年 |
军衔 | 中尉 |
参与战争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乔治·约翰特·里·马洛里(George Herbert Leigh Mallory,1886年6月18日-1924年6月8日或9日)[1]是英国探险家,在尝试攀登珠穆朗玛峰途中丧生。
他在被问及为何想要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回答说,“因为它就在那儿。”("Because it's there."),成为人们至今经常引用的名言。
马洛里曾就读于温切斯特公学和剑桥大学,与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曾经是同学与好友。1922年马洛里首次从北坡挑战珠穆朗玛峰没有成功,2年后与队友安德鲁·欧文(Andrew Irving)再度尝试登顶,最终一去不复返,而有关两人死前到底是否曾经登顶的争议也成为登山历史上著名的“马欧之谜”。如果能够证明两人生前确曾登顶,则将改变珠峰的历史,这次攀登也将成为人类历史上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
马洛里曾是英国著名公学查特豪斯(Charterhouse)的教师与书院长(Housemaster)。查特豪斯学校为纪念马洛里至今还保留着学校的一个著名登山探险社团──马洛里组织(Mallory Group)。
逝世遗踪
1999年,一支由BBC赞助的美国攀登队在珠穆朗玛峰北坡大约海拔8190米处发现了马洛里的遗体,但是攀登队并没有发现他们携带的柯达照相机,因此依然无法证实两人是否已经登顶。这台照相机据信可能由欧文携带,而欧文的尸体至今没有被发现。柯达的摄影专家认为,只要照相机中有胶卷,现有的技术就可以将胶卷冲洗出来,而这样就很有希望揭开“马欧之谜”。
马洛里与欧文成功登顶有几点争议:首先,以现代的标淮来评估,1924年的登山装备是近乎原始的。其次,当天马洛里带的6或7个氧气瓶(马洛里尸体口袋中的氧气瓶压力表列出5瓶接近全新瓶的压力,剩下全新瓶的压力可能未列)能使用十几个小时,是否足以支持攻顶时间(马欧相信下山时氧气瓶没有用,因此只会在上山时使用)。加上登顶前的最后一道天险─“第二台阶”(The Second Step),并没有发现绳索等人工遗物,徒手从“第二台阶”下攀登非常困难(现在都是使用中国登山队架设的铝梯攀登此处);但是1999年攀岩专家成功徒手攀登,证实应该在马洛里能力范围之内。最后,马洛里登顶后没有足够的日光时间通过珠峰最险峻的山脊下山,而必须摸黑下山(当天星月之光很弱)。在明知要摸黑下山的情况下,马洛里是否仍然决定冒险登顶,是一个疑问。[2][3][4][5]
但美国网站EverestNews提出了独家的理论:在欧文的帮助下,马洛里直接从更险恶的东北山脊翻越“第二台阶”(一条现代登山家从未尝试的登峰路线),登顶后从“诺顿雪沟”(Norton Couloir)直下8,200米(也是一条极冷门的路线),再摸黑横越珠穆朗玛峰北坡,在距离突击营地祇有400馀米距离时力尽滑坠,或被落石击中左额后迅速失去知觉。欧文在马洛里翻越第二台阶后,过了若干时间,晓得队友再也不会回来了,于是在缺氧情况下挣扎回突击营地,在东北山脊约8450米附近遗下了冰斧,然后永远失去影踪。
一般历史学家认为欧文是与马洛里一起滑坠,并摔到6500米的冰川。中国登山家许竞宣称他在1960年在8300米以上曾遇见过欧文的遗体。马洛里的家人坚信他确曾登顶,理由是马洛里生前曾说过,如果登顶将会把妻子的照片留在珠峰,而在他保存完好的随身衣物中没有发现妻子的照片,可推断他已经将照片放在了顶峰。
外部连结
- Ghosts of Everest – New evidence examined. 1999 Expedition finds Mallory's remains; tries to reconstruct Mallory's ascent. From Outside Magazine
- Interactive panorama of The Second Step on Everest's Northeast Ridge.
- 2004 Expedition to find the cameras
- Mount Everest 1924 photographs – John Noel's photographs from the 1924 exp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