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浦路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塞浦路斯 | |
---|---|
塞浦路斯共和國(英語: Cyprus ;希臘語:Κύπρος ;土耳其語:Kıbrıs),簡稱塞浦路斯,是位於歐洲與亞洲交界處的一個島國,處於地中海東部,面積達9,251平方公里。塞浦路斯在地理位置上屬於亞洲,但在文化、政治上又是歐洲的一部分。 已知人類在塞浦路斯的活動足跡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0,000年,此一時期的遺址有喬伊魯科蒂亞,為新石器時代保存至今依然完好的建築群。塞浦路斯因地處地中海進入西亞地區的要衝,公元前1500年古希臘人移居塞島。後曾被亞述、古埃及、波斯、古羅馬和拜占庭統治。 [1] 公元前333年,亞歷山大大帝從波斯人手中接管了此島。1571年由奧斯曼帝國統治。1878年被割讓給英國,1925年正式淪為英國殖民地。1960年8月16日宣告獨立,隔年成為英聯邦成員國。 [2] 塞浦路斯獨立後,主體民族希臘人和少數民族土耳其人零星衝突不斷,直至1974年爆發嚴重的種族流血衝突。主要居住於該島北部的土耳其人在土耳其的干預和支持下在當地另立政權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國。因此塞浦路斯共和國法理主權為塞浦路斯全島及其周圍海域(除了一小部分地區因為條約分配予英國作為軍事基地),然而事實上有效統治區域僅為南方,占全島面積的63%。北塞浦路斯作為政治實體目前僅為土耳其所承認。
塞浦路斯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於2004年5月1日加入歐盟。 [3]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 塞浦路斯共和國 [4] | 英文名稱 | The Republic of Cyprus |
簡 稱 | 塞浦路斯 | 所屬洲 | 亞洲 |
首 都 | 尼科西亞 | 主要城市 | 利馬索爾,拉納卡,帕福斯,阿依納帕,法馬古斯塔,凱里尼亞等 |
國慶日 | 10月1日 | 國 歌 | 《自由頌》 |
國家代碼 | CYP | 官方語言 | 希臘語、土耳其語 |
貨 幣 | 歐元 | 時 區 | UTC+2(夏時制:UTC+3) |
政治體制 | 總統制共和制 | 國家領袖 | 總統:尼科斯·阿納斯塔夏季斯 |
人口數量 | 94.9萬(2017年) | 人口密度 | 126.6人/平方公里(2016年) [5] |
主要民族 | 希臘人、土耳其人 | 主要宗教 | 東正教、伊斯蘭教 |
國土面積 | 9251平方公里 | GDP總計 | 244.70億美元(2018年,國際匯率) |
人均GDP | 28159美元(2018年,國際匯率) [8] [6] | 國際電話區號 | +357 |
國際域名縮寫 | .cy | 道路通行 | 靠左駕駛 |
希臘語 | Κυπρο | 土耳其語 | Kbrs Cumhuriyeti |
英 語 | Cyprus | 主要學府 | 塞浦路斯大學 |
歷史沿革
據考古發現證明,大約在9千年以前,塞浦路斯島就已經有人類生活,傳說是愛神維納斯的故鄉 [7] 。 公元前16~前12世紀,由於在該島發現了銅礦,希臘人開始移居塞島並建立自治的城邦,進入邁錫尼文明和希臘城邦時期。 公元前709~525,後曾被亞述、古埃及、波斯等國征服。 公元前333年,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公元前 294~前58年,塞浦路斯隸屬埃及托勒密王朝。 公元前58年被羅馬征服並在公元前30年併入羅馬帝國。 公元45年基督教開始傳入。至4世紀,島上居民確立了基督教的信仰。 羅馬帝國分裂 (395)後,塞浦路斯成為拜占廷帝國屬地。從 7世紀中葉起,阿拉伯人多次襲擊塞島,占領了該島一些地區, 965~1191年拜占廷又恢復了對塞島的絕對統治。其中1184~1191年,塞浦路斯總督伊薩克·科穆寧曾脫離拜占廷而獨立。 1191年英國國王理查一世在第三次十字軍東侵途中占領塞島,後由聖殿騎士團轉讓給法國人耶路撒冷國王。後來發展為塞浦路斯的封建王朝--魯西格南王朝(1192~1489年)。1489年,被威尼斯共和國吞併。 1571—1878年由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1878年土將塞租讓給英國,1925年成為英「直轄殖民地」。 上世紀50年代初期,塞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不斷高漲。1959年2月,塞與英、希、土三國簽訂蘇黎世—倫敦協議,確定了獨立後國家的基本結構和內部兩族權力分配。1960年塞同上述三國簽訂「保證條約」,由它們保證塞的獨立、領土完整和安全;同希、土訂立有「同盟條約」,規定它們在塞有駐軍權。 1960年8月16日塞宣布獨立,成立塞浦路斯共和國,希、土兩族組成聯合政府,希族人任總統,土族人任副總統,確定每年的10月1日為國慶日。1961年3月加入英聯邦。 1963年,兩族發生武裝衝突。 1964年,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駐塞島。 1967年,土族另立「行政當局」。
1974年7月,希臘軍人集團在塞策動政變,土耳其以「保證國」名義出兵塞島,占領北部37%的領土,並將土族居民全部北移。戰爭中希族約18萬人南遷,出現難民問題及失蹤人員問題。自此塞浦路斯共和國長期處於南北分裂狀態。 1975年2月,土族宣布成立「塞浦路斯土族邦」,選舉登克塔什為「總統」。 1983年11月15日,成立「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國」,塞政府堅決反對土族獨立,迄今除土耳其一國外,未獲其他國家承認。 自1975年起,為解決塞浦路斯問題,聯合國和國際社會一直在努力干旋,兩族領導人在聯合國秘書長主持下開始時斷時續的談判,但迄未取得突破性進展。 2002年12月,安南提出了一個全面解決塞浦路斯問題的方案,2003年1月由希土兩族進行新一輪的談判,但未能達成一致,3月11日在海牙宣告失敗。 2004年3月,雙方在安南的主持下恢復有關塞浦路斯統一問題的談判。根據安南向塞浦路斯希土兩族提出的建議,雙方在2004年3月底之前結束有關塞浦路斯統一問題的談判,4月24日南北塞公民就安南的統一方案分別舉行全民公決。由於南塞75%以上的公民認為安南方案的貫徹執行缺乏安全感,南塞的利益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而投了否決票,南北塞統一新的一輪談判以失敗而告終。 2008年,塞浦路斯希臘族總統選舉結束後,南北塞和談重啟,但雙方就島嶼南部專屬海洋經濟區和油氣開發產生分歧,此後南北塞和談時斷時續,未取得重大進展。東地中海區域發現和開採出天然氣,區域能源合作的需求增加,金融危機重創塞浦路斯經濟,南北統一和共同發展經濟的願望也在增強。 [6] 2013年,塞浦路斯希族舉行總統大選,新總統上台後繼續致力於推動南北塞分裂問題早日解決。
自然環境
區域位置
塞浦路斯位於地中海東北部、扼亞、非、歐三洲海上交通要衝,面積9251平方公里,為地中海第三大島。塞島分為南塞和北塞,南塞為政府控制區。北距土耳其40公里,東距敘利亞96.55公里,南距埃及的尼羅河三角洲402.3公里。
地形地貌
塞浦路斯地中海東部島國。扼亞、非、歐三洲海上交通要衝,為地中海第三大島,海岸線長537千米。北部為狹長山脈,多丘陵;西南部為山脈,地勢較高;中部是肥沃的美索利亞平原。島上無常流河,只有少數間歇河。 塞浦路斯中部是美索利亞平原,南部為特魯多斯山,最高點奧林匹斯峰海拔1951米,全國海岸線長782公里。
氣候特徵
塞浦路斯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夏天乾熱,冬天溫濕,全年有陽光輻射的天數達300天右。雨季通常在11月份和豎年的3月份之間。最冷的月份是1月,最低溫度6攝氏度,最高溫度是13攝氏度;最熱的月份是8月,最低溫度是21°C,最高溫度是36°C。
自然資源
礦藏以銅為主,其他有硫化鐵、鹽、石棉、石膏、大理石、木材和土性無機顏料。近年來礦源開採量逐年下降。森林面積1735平方公里。水力資源貧乏,已建立大型水壩6個,總蓄水量1.9億立方米。
行政區劃
區劃
全國劃分為六個行政區:尼科西亞、利馬索、法馬古斯塔、拉納卡、帕福斯和凱里尼亞。凱里尼亞和法馬古斯塔的大部分及尼科西亞的一部分由土族控制(為北塞浦路斯)。 南北塞浦路斯之間為1974年劃定的聯合國緩衝區;另外還有兩個英國保留的的軍事基地--亞克羅提利與德凱利亞,占地245km²。
首都
尼科西亞市(Nicosia)位於塞島美索里亞平原中部、瀕臨派迪亞斯河,北依橫越島國北岸的凱里尼亞山脈,西南同青松蒼翠的特魯多斯山遙遙相望,海拔約150米。面積50.5平方公里(包括郊區),人口33.23萬(2016年)。
利馬索爾市
利馬索爾位於風景如畫的南部沿海狹長平原上,截止2011年總人口約15萬人,是塞島第二大城市、最大的港口和最重要的貿易、商業和旅遊城市。利馬索爾古蹟眾多,從新石器時期遺址到羅馬時期的古城邦,從中世紀城堡到拜占庭時期的教堂,反映了塞浦路斯歷史的變遷。山區的村莊盛產葡萄酒,塞聞名的Commandaria酒即產於此。
拉納卡市
拉納卡位於塞島偏東南部海濱,距首都尼科西亞近40公里,截止2011年總人口約11萬人,是塞島第三大城市,島上的第二大港口,塞重要的國際航空港和遊輪碼頭。
帕福斯市
帕福斯位於塞島西南海岸,截止2011年總人口5.8萬人,是島上第四 大城市,有國際機場,是希臘傳說中愛神阿芙洛狄特(即維納斯)的誕生地。
法馬古斯塔市
歷史古城法馬古斯塔位於塞島東海岸,1974年8月15日被土耳其軍隊占領後,約4萬名希族人被迫逃往南方(即政府控制區),淪為難民。該城居民包括土著土族人、來自南部的土族人及由土耳其遷來的定居者。法馬古斯塔在土耳其入侵前是全島最繁華發達的城市,如今在占領區當局的統治下,經濟極度衰退。根據聯合國協議,城市中希族人的財產仍為希族人所有,土耳其人不得動用。城中大部分飯店、房屋及其他設施自1974年後一直塵封,空空蕩蕩,所以法馬古斯塔又被稱為「鬼城」。
凱里尼亞
凱里尼亞位於塞島北部海濱,凱里尼亞是土族控制區的重要港口和重要遊覽地。
阿依納帕
阿依納帕位於塞浦路斯東南海岸,在法馬古斯特以南。阿依納帕具有全島最好的黃金海岸和海上旅遊設施,清澈的海水以及美如夢境的夜晚,使阿依納帕成為塞浦路斯的旅遊勝地。
國家象徵
國名
塞浦路斯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Cyprus;希臘語:Κυπριακ Δημοκρατα;土耳其語:Kbrs Cumhuriyeti)簡稱塞浦路斯。「塞浦路斯」希臘語中意為「產銅之島」。
國旗
塞浦路斯國旗(希臘語:Σημαία της Κύπρου;土耳其語:Güney Kıbrıs RumKesimi Bayrağı),比例3:5。白底,中間為橘色的塞浦路斯領土外型以及兩枝交叉的綠色橄欖枝。黃色代表塞浦路斯的主要礦產銅礦。領土外型希臘裔與土耳其裔要同心協力建設好國家,橄欖枝代表着塞浦路斯嚮往和平。
國徽
塞浦路斯國徽是一枚金色盾形紋徽,盾面上一隻銜着橄欖枝的白鴿,恰如和平天使從遠方展翅飛來,下方是塞浦路斯獨立的年分,象徵和平從此降臨。盾徽周圍是由綠色橄欖枝組成的花環。國徽圖案表達了塞浦路斯希臘族人和土耳其族人希望實現和平共處的共同心愿。[8]
國歌
《自由頌》是希臘和塞浦路斯兩國國歌,由狄奧尼西奧斯·索洛莫斯作詞,尼古拉斯·曼查羅斯作曲。這首歌是在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希臘人民反對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統治的民族解放戰爭中產生的,為世界上歌詞最長的國歌。
人口民族
塞浦路斯全國總人口有94.9萬(2017年),其中希臘族占72.8%,土耳其族占9.6%,外籍人占17.6%。主要語言為希臘語和土耳其語,通用英語。希臘族信奉東正教,土耳其族信奉伊斯蘭教。
外交
對外政策
奉行中立的和平外交政策,支持不結盟運動,是不結盟運動25個創始國之一。強調維護國家獨立、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發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關係。主張用和平手段解決地區及國際爭端,國家不論大小一律平等,關注小國安全。追求全面、平等地參與歐盟事務,申請加入北約「和平夥伴關係計劃」,深化同周邊國家關係,推動與阿拉伯世界的關係進一步發展,提升與美國、俄羅斯、中國等其他國家的雙邊關係。認為塞浦路斯問題依然是關乎民族存亡的最大挑戰,需要集體的力量來解決。2004年5月加入歐盟,隨後宣布退出不結盟運動。與世界上173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
同中國的關係
1971年12月14日兩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當前中塞關係發展良好。2016年12月,雙方共同慶祝建交45周年。近年重要來訪:總統阿納斯塔西亞迪斯(2015年出席亞洲政黨絲綢之路專題會議)、總統赫里斯托菲亞斯(2008年兩次來華分別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和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議長赫里斯托菲亞斯(2007年)、議長卡洛揚(2011年)、外長基普里亞努(2008、2010年)、國防部長弗卡伊迪斯(2014年)、交通、通信與工程部長迪米特里亞迪斯(2017年)、司法部長尼科拉烏(2018年)、農業部長卡迪斯(2018年)。近年重要往訪: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200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華建敏(2009年)、全國政協副主席厲無畏(2009年)、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剛(2010年)、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宗興(2012年)、國務委員劉延東(2012年)、文化部長蔡武(2014年)、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長萬鋼(2015年)、外交部長王毅(2015年)、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2016年)、商務部副部長傅自應(2018年)。
相關視頻
1、歐洲的馬爾代夫——塞浦路斯
2、塞浦路斯國家中文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