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魏晉南北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魏晉南北朝(220年—589年),又稱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長達三百多年的混亂時期,朝代更迭速度很快,並存在有多個政權並存的局面,有相當長的時間是南北對峙。

這個時期由220年曹丕篡東漢帝位,自立曹魏開始[1],到589年隋朝楊堅滅南陳而重新統一結束,共369年。可分為三國時期(曹魏、蜀漢與孫吳並立)、西晉時期(與東晉合稱晉朝)、東晉十六國(未計算冉魏和西燕)時期、南北朝時期(南朝與北朝對立時期,共150年)。位於江南皆建都在建康(現今的南京,孫吳時稱為建業)的孫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等六個國家統稱為六朝。

簡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主要有曹魏、蜀漢及孫吳三個政權。漢末三國戰爭不斷,使得中國人口急劇下降,經濟嚴重受到損害,因此三國皆重視經濟發展,加上戰爭帶來的需求,各種技術都有許多進步。

184年漢靈帝時期爆發黃巾之亂,為了安定地方,州牧擁有地方控制權。而後朝廷因內亂被軍閥董卓控制,各 魏文帝曹丕 魏文帝曹丕 地勢力派州牧舉兵反抗董卓。190年董卓挾持朝廷遷都,地方州牧紛紛劃地一方,群雄割據。董卓最後被呂布和王允設計刺殺,長安最後被李傕占領。漢獻帝趁機東逃,於196年被曹操迎到許昌,改元建安。曹操採納"奉天子以令不臣"(俗稱"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策,擊敗多股勢力,於200年的官渡之戰擊敗袁紹,至208年時大致掌控了中國北方。然而於該年冬季的赤壁之戰中被孫劉聯軍擊敗,形成了三國鼎立的雛型。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迫漢獻帝禪讓,立國號為魏,史稱曹魏,至此東漢滅亡,正式進入三國時期。隔年以益州為主的劉備亦稱帝,國號續為漢,史稱蜀漢。劉備與孫權在赤壁之戰後拓展勢力,為了荊州問題雙方多次發生糾紛與戰爭,最後劉備在222年的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絕大部分。劉備於隔年病死,輔佐其子劉禪的諸葛亮於同年再與孫權恢復同盟。據有揚州、荊州及交州等地的孫權至229年才稱帝,國號吳,史稱孫吳或者東吳。三國局勢主要為蜀吳同盟對抗魏,各國疆域變化不大。而曹魏朝廷漸漸被司馬氏一手掌控。263年司馬昭為建立軍功準備篡位,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國號晉,史稱西晉,曹魏亡。西晉於280年發動晉滅吳之戰,滅亡孫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

晉武帝司馬炎 晉武帝司馬炎 晉朝(265年-420年)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屬於六朝之一。分為西晉(265年-316年)與東晉(317年-420年) 。司馬氏在三國時期為曹魏世族,高平陵事變後掌握魏國政權。265年,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國號晉,即晉武帝。280年,西晉滅孫吳而統一天下,但是和平穩定的局面只維持了短短的十幾年。晉惠帝繼位後朝廷漸亂,領有軍權的諸王紛紛爭權,史稱八王之亂。晉朝元氣大傷後,內遷的諸民族乘機舉兵,造成五胡亂華的局面,大量百姓與世族開始南渡。316年,西晉滅亡,北方從此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 。

317年,晉朝宗室司馬睿於建康稱帝,東晉建立,據有中國南方的領土。中原的世族及平民陸續南遷,形成中國北方僑民和南方土著聚居的局面。東晉初期,王導等人採取鎮之以靜策略,穩定局勢。皇權衰落,朝廷大權主要由世族掌握,由於軍權外重內輕,朝廷控制力弱,不少方鎮心懷野心,先後發生了王敦之亂、蘇峻之亂及桓溫專政。雖然部分士族當權者有恢復之心,前後發動幾次北伐,但是朝廷擔心野心家藉此擴張勢力,大多消極支持。383年,前秦出動舉國之師,意圖滅亡東晉。面對亡國之禍,東晉君臣一心,憑藉淝水決戰奠定勝局。謝玄等將領乘勝追擊,成功的收復大批失土,致使前秦崩解,引發了北方軍事和政治格局的變化。然而,東晉後期又發生朋黨相爭及桓玄作亂。平民負擔沉重,又發生孫恩、盧循之亂。譙縱亦據蜀地自立。最後劉裕崛起,平定諸亂,憑藉軍事力量奪得帝位,進入了南北朝時期 。

南北朝(420年-589年 )由420年劉裕篡東晉建立南朝宋開始,至589年隋滅南朝陳為止,上承東晉、五胡十六國,下接隋朝。因為南北兩勢長時間對立,所以稱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齊、梁、陳等四朝;北朝(439年 -581年)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等五朝。

南朝皇族主要是寒門或庶族,因為軍權逐漸由寒門或庶族掌握,所以能夠篡奪皇位 。初期經濟逐漸恢復, 北周武帝宇文邕 北周武帝宇文邕 軍力強盛。由於戰略錯誤與北朝軍力強盛,使得疆界逐次南移。皇帝與宗室為了皇位時常血腥鬥爭。南朝梁受到梁武帝改善,使國力再度強盛。晚年國家糜爛,侯景之亂使南朝實力大減,並四分五裂,獨霸政局的僑姓世族完全崩潰。雖由南朝陳的陳文帝統一南朝,但國力已衰,只能依長江抵禦北朝。北朝承繼五胡十六國,為胡漢融合的新興朝代。北魏皇室為鮮卑族,漢族官員受五胡文化影響,多與胡人通婚,鮮卑皇室也受到漢文化的薰陶。北魏被北方的柔然牽制,直到較友好的突厥併吞柔然後才全力對付南朝。後期在六鎮民變和農民暴動之後造成實力大衰 。北魏分裂東魏及西魏後,不久分別被北齊及北周取代 。北齊主要由六鎮集團組成,初期軍力強盛。北周鮮卑軍比北齊少,政治地位不如南朝陳。最後藉由宇文泰開創的關隴集團,吞併政治日趨腐敗的北齊。周武帝去世後,漢人楊堅掌握朝廷,通過授禪北周靜帝建立隋朝,經營八年之後,發兵滅南陳統一中國。在隋朝統一天下後,合併關東與江南人而形成新漢族,開創出具開放性和包容性的隋唐帝國 。

歷史

公元189年漢靈帝死[2]後。長期混亂,在地方勢力割據混戰中誕生曹魏、蜀漢、東吳三國,由曹操之子曹丕劉備孫權分別建立。曹魏政權在魏明帝之後,逐漸被以司馬懿為首的司馬氏攫取,266年被西晉取代。263年蜀漢於魏滅蜀之戰亡於由司馬昭秉國的魏,280年東吳政權於晉滅吳之戰亡於晉,近一世紀的三國時代最後由西晉短暫統一。

晉朝完成統一之後迅速腐敗,短暫的統一於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後分裂瓦解,政局再度混亂。在304年因為成漢劉淵的立國,使北方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316年建國僅五十年的西晉亡於匈奴的劉曜後,宗室司馬睿南遷建立東晉,南北再度分立。東晉的司馬氏皇室長期受江南世族控制,最後於420年被劉裕取代,建立劉宋,南朝開始,中國進入南北朝時期。然而北朝直到439年北魏統一北方後才開始正式與劉宋形成南北對峙。

南朝歷經宋、齊、梁、陳等四個朝代。初期經濟與軍事強盛,但由於戰略運用錯誤,加上皇室與宗室內鬥淫亂,使國力由盛變衰。南梁國力尚可,但在侯景之亂後分裂成西梁與南陳,南陳只能依長江抵禦北朝。北朝歷經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北魏統一北方屢次擊敗南朝,意圖南並,但被北方柔然牽制,直到柔然被突厥取代後才有餘力對付南朝。北魏經漢化運動後經濟持續發展,但造成北方六鎮鮮卑貴族與洛陽鮮卑貴族的文化衝突,後期政治混亂發生六鎮起義,分裂成高歡擁護的東魏與宇文泰擁護的西魏,並之後分別自立為北齊與北周。

北周主張胡漢融合,於577年攻滅北齊,統一北方。578年,北周武帝死後,政權逐漸掌握在楊堅手上。581年楊堅篡北周,建立隋朝,並於589年滅南陳,統一中國,長達四百年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結束,隋唐時期開始。

意義

南北朝的最終統一對於中國歷史具有深遠的影響。也對後世中國大一統思想的形成產生積極的作用。

視頻

魏晉南北朝 相關視頻

如何理解魏晉南北朝
兩分鐘讓你看懂魏晉南北朝,五胡十六國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