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轮状病毒,(Rotavirus),是呼肠孤病毒科的Sedoreovirinae亚科的六个属之一。[1]轮状病毒是一种极小的微生物,在电子显微镜下呈圆球形,中央有核心,外围有两层外壳,状似车轮,因此得名。[2]
轮状病毒是在1973年澳洲病毒学家露丝·毕夏普(Ruth Bishop)首次在澳洲发现,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形状像个轮子而得名。轮状病毒的主要传染途径为食物饮水污染,但有些研究显示它们也可能经由咳嗽、打喷嚏以及接触其他体液、其他人或污染物的表面而传染。
轮状病毒的潜伏期约2–3天,3月大至2岁的婴幼儿感染最严重,在发病初期出现如感冒症状,发烧、呕吐、咳嗽、流鼻水,1–2天后该病毒会造成肠黏膜发炎、绒毛萎缩,这时候会出现水泻,有如蛋花汤般的水便,通常不带血丝、黏液,病程约3–7天。由于年纪小,病童很容易造成脱水,电解质失衡而使病情恶化。[3]
轮状病毒,是造成人类及许多动物腹泻的病原体,始于1973年在一位急性严重腹泻澳洲男孩的十二指肠采样中发现,而轮状病毒在世界各地已被认为会在幼儿造成严重的急性腹泻疾病。[4]
病毒粒子结构
轮状病毒是直径为75 nm的双链RNA病毒,在肠病毒中相对较大。与其他通常呈二十面体形的肠病毒不同,轮状病毒的形态更为复杂。衣壳由三个同心的蛋白质层组成,其内部是dsRNA基因组,其长度范围约为670至3300个碱基对。轮状病毒根据内壳抗原(VP6)分类,称为组抗原。基于VP6抗原,有7组轮状病毒,称为A–G组。引起人类感染的最主要物种是A组轮状病毒,其次为B和C组轮状病毒。[1]
病毒粒子,由三个蛋白壳protein shells,一个外部衣壳(capsid),一个内部衣壳和一个内部核组成,它们围绕著双链RNA的11个片段。 外衣壳蛋白VP4和VP7是中和抗原,分别定义了P和G血清型。 内衣壳结构蛋白VP6是亚组抗原。
是一种不具封套的正二十面体病毒,直径为70-75 nm;有3层同中心的外膜,包括双层外膜(内外两层)及一层含有病毒基因的内核;病毒基因由双股RNA组成,利用凝胶电泳可分成11个基因片段,其中6个转译成病毒结构蛋白(VP1-4,VP6与VP7),5个组成非结构蛋白(NSPs)。而非结构蛋白的其中之一,NSP4,即具有肠毒素功能。
内核结构蛋白包括VP1、VP2、VP3及VP6。其中VP6为一重要的抗原决定位置,是以抗体作为诊断测定的主要标的,亦是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外膜蛋白VP7为一种糖蛋白或称G蛋白,以及VP4为一种protease-cleaved protein或称P蛋白,两者均与病毒吸附及穿透上皮细胞有关。[4]
轮状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感染的潜伏期约四十八至七十二小时。生病的小朋友会出现发烧、咳嗽等类似感冒症状,接著出现呕吐及解水便,大部分病人感染轮状病毒之后,经过两、三天的潜伏期,会陆续出现呕吐、发烧和腹泻的症状,腹泻的症状可持续五至七天。而大便大多为黄色水便,很少带有血丝或黏液,此点和细菌性肠炎不大相同。严重时会造成脱水和电解质不平衡;一般的病程约需十到十四天。轮状病毒的感染通常是良性的,会自行痊愈,但也有并发抽搐、无菌性脑膜炎等。
好发于六个月至二岁的婴幼儿,主要是经由粪便至口腔的途径传染最常见,有时也会像感冒一样,经由空气呼吸道传染。[2]
治疗
治疗方面,补充水分及电解质以防止严重脱水是最重要的治疗原则,不需使用抗生素。若病人只是轻度脱水,也没有严重的呕吐,我们可给予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溶液。[2]
分类
根据血清学及基因型的不同,轮状病毒已知有7类(A-G),但其中只有3类对人有致病性;A型在全世界引起超过95%的临床感染,B型的感染在婴儿较 不常见,但在中国的成人造成大流行,C型感染则是仅造成少数的临床疾病。
血清型的特异性是由VP6抗原性的不同而决定。 根据VP7(G血清型)与VP4(P血清型)两种外膜蛋白的差异,轮状病毒可以做进一步分类,目前有14种血清型G的轮状病毒,其中10种会对人造成感染(G1–G6,G8–G10与G12)。根据抗原型式可将血清型P分成P1A,P1B,P2A,P3,P3B,P4,P5与P,并可以聚合酶连锁反应(PCR)决定其基因型,例如P1A与基因型8,P1B与基因型4,P2A与基因型 6,P3与基因型 9,P3B与基因型 13,P4与基因型10,P5与基因型 3,P8与基因型11。病毒株的分类则是合并血清型P和G,举例说明如G1P1A,且常缩写为G1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