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狀星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行星狀星雲是恆星演化至老年的紅巨星[1]末期,氣體殼層向外膨脹並被電離,形成擴大中的發射星雲,經常以英文的縮寫「PN」或複數的「PNe」來表示。「行星狀星雲」這個名稱源自1780年代的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但並不是個適當的名字,只因為當他通過望遠鏡觀察時,這些天體呈現類似於行星的圓盤狀,但又是霧濛濛的雲氣。因此,他結合「行星」與「星雲」,創造了這個新名詞。赫歇爾的命名雖然不適當,但仍被普遍的採用,並未被替換。相較於恆星長達數十億年歲月的一生,行星狀星雲只能存在數萬年,只是很短暫的現象。
大多數行星狀星雲形成的機制被認為是這樣:在恆星結束生命的末期,也就是紅巨星的階段,恆星外層的氣體殼被強勁的恆星風吹送進太空。紅巨星在大部分的氣體被驅散後,來自高溫的行星狀星雲核心(PNN,planetary nebula nucleus)輻射的紫外線會將被驅散的恆星外層氣體電離。吸收紫外線的高能氣體殼層圍繞着中央的恆星發出朦朧的螢光,使其成為一個色彩鮮艷的行星狀星雲。
行星狀星雲在銀河系演化的化學上扮演關鍵性的角色,將恆星創造的元素擴散成為銀河系星際物質中的元素。在遙遠的星系內也觀察到行星狀星雲,收集它們的資訊有助於了解化學元素的豐度。
近年來,哈勃空間望遠鏡的影像顯示許多行星狀星雲有着極其複雜和各種各樣的形狀。大約只有五分之一呈現球形,而且其中大多數都不是球對稱。產生各種各樣形狀的功能和機制仍都不十分清楚,但是中央的聯星、恆星風和磁場都可能發揮作用。
觀測
第一個被發現的行星狀星雲是在狐狸座的啞鈴星雲[2]。它是梅西耶在1764年發現的,並且收錄為他的星表中的第27個天體:M27。對只有低分辨率望遠鏡的早期觀測者,M27和後來發現的行星狀星雲看起來就像巨行星中的天王星。發現天王星的威廉·赫歇爾創造了「行星狀星雲」這個名詞來稱呼他們。起初,赫協爾認為這種天體是被可以冷凝成行星的物質包圍着的恆星,而不是現在所知,有證據顯示是死亡的恆星燒掉在軌道上的任何行星。
直到19世紀中葉,第一次觀察到行星狀星雲的光譜之前,我們對它的性質毫無所知。威廉·哈金斯是最早使用稜鏡分解光線,使用光譜研究天體的天文學家之一。在1864年8月29日,哈金斯成為第一位分解行星狀星雲貓眼星雲光譜的天文學家。他觀察的恆星顯示它們的光譜是有着許多暗線疊加的連續光譜。稍後,他發現許多星雲狀的天體,例如仙女座星雲(當時的認知),都有着十分相似的光譜。這些星雲後來都被證實是現在被稱為星系的恆星集團。
視頻
行星狀星雲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紅巨星是怎麼形成的 紅巨星為什麼會變大 ,法庫傳媒網,2020-3-11
- ↑ 宇宙也是健身愛好者 啞鈴星雲給宇宙健身 ,搜狐,2016-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