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髎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揭密真相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肩髎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肩髎穴的位置: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中医认为刺激肩髎穴有缓解治疗肩臂痛、上肢麻痹或瘫痪、肩关节周围炎等作用。
穴位含义
三焦经经气在此化雨冷降归于地部。
“肩髎穴”。“肩”,指穴在肩部也。“髎”,孔隙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化雨冷降归于地部。本穴物质为臑会穴传来的天部阳气,至本穴后因散热吸湿而化为寒湿的水湿云气,水湿云气冷降后归于地部,冷降的雨滴如从孔隙中漏落一般,故名“肩髎穴”。
概况
【取穴】上臂垂直,在锁骨肩峰端后缘直下约2横指处,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按压有酸胀感[1]。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和天部稀少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经水循三焦经下行,水湿之气吸热后循三焦经上行。
【功能作用】升清降浊。
作用功效
【功效应用】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
【主治病症】
主要用于肩、臂疾患等:如肩胛肌痉挛或麻痹,肩重不举,肩周炎,中风偏瘫,臂痛,肩臂痛,上肢麻痹,上肢瘫痪,肩重不能举,荨麻疹,脑血管后遗症,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
【配伍应用】
肩髎穴配条口穴,透承山穴,肩髎穴透极泉穴治肩周炎。
肩髎穴配肩髃穴、曲池穴、合谷穴,治上肢瘫痪。
肩髎穴配肩髃穴、肩贞穴、臑俞穴、曲池穴,治肩臂痛不能举。
肩髎穴配肩井穴、天宗穴,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肩重不能举。
肩髎穴配风池穴、曲池穴,有疏风泄热、调和营卫的作用,主治风疹。
肩髎穴配外关穴,章门穴,有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肋间神经痛。
穴位疗法
【针刺】直刺0.5-1寸。
【灸法】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拿捏肩髎穴3~5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可缓解臂痛不能举、胁肋疼痛等症状
视频
肩髎穴-缓解臂丛神经痛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