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林可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林可勝

原圖鏈結圖片來自getit01
中國科學家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 1897年10月15日
海峽殖民地新加坡
逝世 1969年7月8日
埃爾克哈特 (印第安納州)
籍贯 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市海澄鎮
政党
配偶 張蒨英
  • 英國愛丁堡大學畢業
    (1919年)
  • 英國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1920年)
  • 英國愛丁堡大學科學博士學位
    (1924年)
  • 中國生理學會創辦人
    (1927年-)
  • 生理學雜誌主編
    (1927年-)
  • 中國醫學會會長
    (1928年-)
  • 軍政部衛生行政人員訓練所主任
    (1938年-)
  • 軍醫監總視察
    (1942年-1944年)
  • 中央研究院醫學研究所籌備主任
    (1944年12月-)
  • 聯勤總部軍醫署署長
    (1945年-)
  • 國防醫學院院長
    (1947年-)
  • 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
    (1948年3月26日-)
  • 衛生部部長
    (1948年12月22日-)
  • 美國伊利諾大學生理研究學客座教授
    (1949年-1950年)
  • 美國克雷頓大學醫學院生理藥理學系教授
    (1950-1951年)
  • 美國克雷頓大學醫學院生理藥理學系主任
    (1950年-1951年)
  • 中華醫學會會長

林可勝Robert Kho-Seng Lim,1897年10月15日-1969年8月7日),生於新加坡祖籍福建省漳州府海澄縣(今漳州市龍海市海澄鎮),曾任中華民國衛生部部長、國防醫學院中將院長,被譽為中國生理學之父。他是最早為世界科學界推崇的中國科學家之一。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医学生命科学方面的人才。

生平

  • 1897年10月15日生於新加坡,前厦門大學校長林文慶先生之長子,林文慶亦是當時有名之政治家、教育家。
  • 1905年 8歲被父親送到英國的蘇格蘭,開始接受英式教育。
  • 1914-15年 歐戰期間自願從軍,加入英國印度軍團,到法國協助訓練新兵。[1]
  • 1916年 返回愛丁堡大學繼續學醫。
  • 1919年 畢業於英國愛丁堡大學醫學院,獲得醫學及化學雙學位。
  • 1919年 林可勝一畢業,便被破格聘為愛丁堡大化學學生理系組織學講師。[2]
  • 1920年 與一位蘇格蘭著名船舶設計師的女兒陶倫斯(Margaret Torrance)結婚,育有一子詹姆斯(James)一女(Effie)。
  • 1923年 獲得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的駐華醫社(China Medical Board of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獎助金,經德國短暫停留後到芝加哥大學卡爾森(A.J.Carlson)實驗室的工作。
  • 1925年 回到中國,任北平協和醫學院生理學系教授和系主任,他是協和第一位華人系主任。
  • 1926年 与吴宪等发起创立中国生理学会,为首任会长。
  • 1927年 发起创办《中国生理学杂志》,担任主编。
  • 1942年 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1946年 在前妻亡故多年之後,七月與首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张静江的小女兒張蒨英結婚。[3]
  • 1947年 抗戰結束後,將各軍事醫學院校及戰時衛生人員訓練所改組為國防醫學院,擔任院長。同時籌建中央研究院醫學研究所。
  • 1948年 兼任中華民國衛生部部長。
  • 1949年 赴美,先至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擔任教授。
  • 1950年 擔任克雷頓大學(Creighton University)生理及藥學系教授。
  • 1952年 進入印第安納州邁爾斯(Miles Laboratories of Elkhart)藥廠[4]
  • 1956年 為美國科學院院士。
  • 1967年 診斷罹患食道癌。
  • 1969年7月8日 卒於埃爾克哈特 (印第安納州)[5]

参考文献

  1. 林可勝(1897-1969):闇聲晦影的中研院院士與國防醫學院院長 劉士永,郭世清 臺灣史研究; 19卷4期 (2012/12 /01) , P141 - 205
  2. 中國現代生理學奠基人林可勝博士 曹育 中國科技史料19(1):26-41 1998
  3. 張菁英擅長服裝設計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4-02-02.
  4. Biographical Memoirs V.51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80
  5. Robert Kho-Seng Lim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5-11-2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