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李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端

李端 (唐代诗人)

李端(公元737年 —公元784年 )[1],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

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人物生平

青年时期

现存史料中极少提及李端青年时期的行迹。在《书志赠畅当》一诗说:“少喜神仙术,未去已蹉跎。壮志一为累,浮生事渐多。”并在诗序中自述少年时期的状况为:“余少尚神仙,且未能去。”又有《戏赠韩判官绅卿》诗云:“少寻道士居嵩岭。”这说明李端在少年时代曾一度离开家乡,安史之乱发生以前他便前往嵩山求仙访道。他的这种情怀,当与唐玄宗时期道教盛行有关。

根据李端父母李震和王氏的墓志铭可知,李端曾在江西弋阳当过小吏。在《长安书事寄卢纶》中:“弱冠家庐岳,从师岁月深。”这与其“少时居庐山,依皎然读书”是一致的。

李端的学习轨迹应是少年时期也即是‘安史之乱’之前上嵩岭学道,到了弱冠之时,深感岁月蹉跎,而神仙难求,在他的大量诗歌中可以看出其对神仙难求的遗憾。在离开嵩山去弋阳为吏时,他又去了庐山,成了皎然和尚的门人。他改道向佛,却不得法门,这从李端写给皎然的诗歌中便可以看出。李端还有数首写给诸上人的诗歌,到了中年,涉世转深,他才渐悟禅理。

安史之乱期间,李端写了大量的写实作品,反映了这场战乱带给人们的伤害和灾难。这些诗歌都是李端入幕之前的诗歌,多表现出李端爱国、报国的一腔热情,同时李端这时的诗歌中还带有一种蓬勃的朝气,少有大历十才子共有的吟风咏月之态,以及悲伤低落的思想感情。

仕途坎坷

李端仕途坎坷。晚唐诗人郑谷《哭进士李洞二首》中说:“李端终薄宦,贾岛得高名。”李端在长安时有两件大事不容忽视,第一件是李端在郭暧升平公主府第宴席上擅场,另一件是李端进士及第并释褐授校书郎。

李端“家庐岳”后,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或稍前已来到长安。在长安期间,其诗名大噪。他凭借出色的才华,得到驸马郭暧以及升平公主的青睐,和权贵名士交友酬唱,在宴集之时擅场。

此时李端的诗歌多为赠酬送别类,清新明丽的诗歌风格已见端倪。李端在众多诗人之中,才思敏捷格外出众,这个时期的诗歌都给人一种“立作即成”之感。当然这些诗歌因缺乏斟酌而难成佳篇,不过也有一些轻快淋漓之作。如《送魏广下第归扬州宁亲》、《赠郭驸马》等。

李端前后参加了两次科举考试,但是大历元年至三年两次应试都不利。大历三年失利之后,便走起了干谒之路。如诗歌《下第上薛侍郎》。

接下来,李端于大历五年(公元770年 )“李搏榜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而巧的是在大历二年至五年的礼部侍郎、典岁举的人一直是薛邕。也正是李端在薛邕典贡举时及第后才有了这一首诗,故学者便把眼光盯在这首歌之上,却忽略了当时元载子弟以及驸马郭暧对李端这种游弋于权贵之间文人的援引。

唐代科举实际上是考试与荐举相结合,荐举人的作用很大。举子在考试前,先要向权贵显要“投刺”、“行卷”等,请求推荐。但是士人进士及第仅仅只是取得做官资格,要想正式当官还要经吏部铨选。与李端有金兰之好的古之奇,先李端于宝应二年(公元763年 )进士及第,却一直未授官职。而李端在进士及第不久便授校书郎一职,可见仕途境遇的截然不同。

从李端《奉和王元二相避暑怀杜太尉》、《宿荐福寺有怀故园因寄元校书》两首诗歌可以看出,李端的进士及第与拜官之事与元载子弟以及当时的驸马郭暧的援引密不可分。正如明代胡震亨《唐诗癸签·谈丛》中所说:“十才子如司空(曙)附元载之门,卢纶韦渠牟之荐,钱起、李端入郭氏贵主之幕,皆不能自远权势。”

大历时期,李端的多数时间是在长安唱和酬赠中度过的。他离开长安后也到过别的一些地方,不过所去之处不得而知,故我们只能通过他的诗作进行推证。如《边头作》、《胡腾儿》、《晓发瓜州》,可以得知李端曾经去过瓜州。又如《晚次巴陵》、《晚游东田寄司空曙》、《宿洞庭》,去过湖南。

老年时期

李端只有诗写《游终南山因寄苏奉礼士尊师苗员外》,而并没有诗歌显示李端曾在终南山居住。仅凭一首《题山中别业》显然难以具有说服力。

建中三年(公元782年 )秋,李端旅居岐山,并且有一段时间在凤翔签判张尹即张镒幕下充当从事。“偶为名利引,久废论真果。”建中四年秋左右,张镒为李楚琳所杀,李端移疾江南,有诗云:“随欲山水居茅洞,已有田园在虎丘。”

有关李端终官问题,《旧唐书:“授杭州司马而卒”,《极玄集》与《唐才子传》也都认为其终官为杭州司马,但其子李虞仲墓志铭中记载“父端,杭州司兵,累赠兵部侍郎。”

李端出身赵郡李氏,其七世祖李希礼,六世祖李孝贞,在史书上都有列传。五世祖李来王,字归道,隋扶风郡主簿,唐初副御史大夫段确招慰朱粲,为贼所害,赠上开府、员外散骑侍郎。高祖李思谅(公元602年 —公元659年 ),唐仓部郎中,当过鸿胪寺丞,曾出使吐蕃。曾祖李敬忠,唐高宗时官许王府参军。祖父李暕,官同州司马、都水使者。父李震(公元696年 —公元755年 ),历任魏郡参军事、新平郡司仓、齐州亭山令、华阴郡司士、大理寺丞,夫人王氏,生五子四女,李端为长子。李端的家族墓地在洛阳龙门西山,现出土有其高祖李思谅、李思谅子资州司仓参军李节李震夫妇、李震之弟李昂夫妇、李端幼弟李戎夫妇、李戎之子李范、李端之子李虞仲、李昂孙李方乂李群等十几方墓志。


轶闻故事

中国的音乐历史极为悠久。我们从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里便可读到大量关于描写乐器的句子;当然,那都是先秦时期的产物了。而有一种乐器名字叫做“筝”的,据《风俗通》说,它是秦时戍边大将蒙恬发明并予以制作的。可见蒙将军也真是多才多艺,他除在边疆地区建功立业外,还时不时地因他那独有的发明创造,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实用型的东西。比如,现在人们所熟知的毛笔的发明和制造,就是基于他的杰出贡献。

说起乐器“筝”这名字的起因,也真的颇有意思。据《因话录》称,秦时有一对兄弟为了相争着鼓瑟(瑟也是一种乐器),一时争执不下,一位长者就出面斡旋说:“依老汉我来看,你俩就不用再争执了。这样吧,把它分成两份,一人各持有一份,你们还用得着再去‘争’吗?”事情就这么定了;所以人们便因谐音关系把它叫作“筝”。筝有弹筝、搊筝两种,但它们现已都失传了。只是根据《音乐指归》一书说,“筝形如瑟,长六尺,以应六律。弦有十二,象十二时。柱高三寸,象三寸。”当然,也有说是十三弦的。只是这些说法跟现在人们仍在使用着的筝,已经颇有些距离了。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作为原本跟音乐息息相关的诗歌艺术,自然是离不开音乐。所以诗人都会有意无意地使用音乐器具入诗,也就成为自然而然之事。唐代诗人李远即有《赠筝妓伍卿》诗,便足可证其一端了。

说过了这“筝”的背景,我们现在便要说说另一位诗人因写有关于弹筝的好诗而喜得弹筝女的趣事。代宗李豫的驸马,也就是为大唐王朝建立过赫赫战功的汾阳王郭子仪的幼子郭暧,他为人贤明有才思;尤为难得的,作为尚升平公主的郭暧,很喜爱跟诗文水平高以及道德品质好的文人来往。为此,他还经常邀请一些文人到他家来谈诗论文,大摆宴席,邀歌导舞,真可谓不惜代价。一时间名士云集,包括李端在内的“大历十才子”都曾在他的府中流连忘返过。

一次郭暧又升官了,他便大摆筵席宴请各方面的客人;诗人李端也在座。酒过三巡,大家正在兴头上,早些时候就已知道李端善于写诗的升平公主,更是热情地邀请他当场赋诗,用以侑酒助兴。李端也不客气,当即吟成了一首七律;而同座的著名诗人钱起便很不服气了,说那定是李端早就写好了的,不能作数,要求李用他自己的姓来押韵写诗。但这仍然也难不倒他,反而使大家更为心服口服了。①所以,作为郭暧座上宾的李端,许多场合自然就少不了他。

郭暧府中有一个名叫镜儿的婢女,容貌极为艳丽,而且她还弹得一手好筝。李端对她很是喜爱,经常拿眼睛瞟她,对之真可谓情意绵绵;这事后来被郭暧知觉了。聚会时,郭暧便笑着对李端说:“李先生如能以‘弹筝’为题写诗一首,并使在座的客人高兴,那么,我就定然不会吝惜美婢,把她转赠给您好了。”

李端听了喜不自禁,猛然站了起来,遂擎起酒杯一脸微笑着赋诗道: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②

这首诗前两句因使用专有名词用来切题外,其大意并不太难理解;而后两句却涉及一个典故,其主人公就是三国时吴国的都督周瑜。跟秦朝大将蒙恬一样,周瑜也是一位精通音乐而且战功卓著的儒将。他24岁时就已声名鹊起,加以风度翩翩而又才能出众,被吴中人士称为周郎。③只要人们弹奏曲调有所谬误时,他一下子便知道对方究竟在哪里出现错误,所以当时有一句谚语说:“曲有误,周郎顾。”而在此诗里,李端用一种较为委婉的语气说明自己想要得到的美人,也将会像三国时那些弹筝奏曲的美女一样,故意拂弹错误并向自己求教的。事实上,李端也正是一位精通音乐的诗人;后来他辞职不干了,就以弹琴和阅读《周易》自乐,以至度过其后半生的。

诗人现在已按照郭暧的要求把诗写成了,而且还写得如此风华无限,蕴涵多端,大家当即报以热烈的掌声。不用说,帅府的公子爷自然不肯食言,当场便把这美丽的镜儿赠给李诗人不算,还把在宴席上摆放着的那些金玉器皿,一股脑儿地赠给了他。这样一来,原本很为喧哗热闹的宴会,当即又掀起了新一轮兴高采烈的热潮。

按:① 具见本书《面试华章倚马成》,兹不复赘。② 此诗已入选清人蘅塘退士编著的《唐诗三百首》。③ 具见《三国志》。

野史逸闻

韩翃年轻时很有才华,很有名气。侯希逸镇守青淄时,韩翃在他手下当从事。后来被罢官,在家闲居十年。李勉去镇守夷门时,被启用为幕僚,当时韩翃已经到了晚年,和他一起任职的都是些年轻人,对他不了解,看不起他写的诗。韩翃很不得意,多称病在家。唯有一个职务不高的韦巡官,他也是一个知名人士,和韩翃相处的很好。一天半夜时,韦巡官扣门声很急,韩翃出来见他,他祝贺说:"你升任驾部郎中了,让你主持制诰(起于皇帝所下文告和命令)。"韩翃很吃惊说:"不可能有这种事,一定是错了。"韦巡官坐下后说,皇帝的文告、命令,缺少起草的人,中书省两次提名,皇帝没批。又请示,德宗批示:用韩翃。当时还有一个同韩翃同名同姓的人,任江淮刺史。又把他两人上报皇帝,皇帝批示说:"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就用写这首诗的韩翃。韦巡官又祝贺说:"这不是你写的诗吗?"韩翃说是。他才知道没有错。天亮时,李勉和同僚们都来祝贺。这时正是唐德宗建中初年。

参考资料

  1. 李端生平考述,中国知网,19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