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内务府总管大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内务府总管大臣

清代另一新创的中央行政机构为内务府。内务府的全称为总管内务府衙门,最高长官为内务府大臣,简称为内务府大臣或总管大臣。初为三品衙门,雍正十三年(1735)升为正二品,由皇帝从满洲王公、内大臣、尚书、侍郎中特简,或从满洲侍卫、本府郎中、三院卿中升补。 满语称包衣按班(满语booi amban)或包衣大(满语booi da),直接汉译为仆役之首领,意译作"总管内务府大臣"。

基本信息

名称 内务府总管大臣 朝代 清朝
又名 总管大臣 品级 正二品

历史发展

总管内务府大臣是一个正二品的官职。清朝统治者仿效六部这一外朝机构,将其移植于内廷。清朝的内务府,最早发端于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时期,到雍正皇帝在位时期,最终确立起了一个包括七司三院及其他附属机构的庞大组织。其中,类似于外朝吏部职能的就是和珅担任的总管内务府大臣,掌管着内务府所有官员的官制、官缺,升调补放,功过赏罚等。

职能

广储司/会计司

类似于户部职能的是广储司和会计司:前者统筹内廷所需的物资出纳,设立六库(银、皮、瓷、缎、衣、茶)、七匠作(铜、银、染、衣、绣、花、皮)、三织造衙门(江宁、苏州、杭州);后者统领畿辅、盛京、锦州、热河、归化城、打牲乌拉、驻马口外等地庄园共八百八十六处,按等课其赋税和编审庄丁,此外会计司还具有选送太监、宫女、乳母、保姥之责任。

掌仪司

类似于礼部的是掌仪司,它掌管内廷礼乐之事,诸如坤宁宫献神祈福、皇帝拜天、祭祀堂子、祭祀清宁宫、祭祀奉先殿、供奉皇寿殿、丰泽园演耕藉礼、皇后礼先蚕,以及内廷朝贺、筵宴、皇子公主嫁娶礼仪、考核太监都属掌仪司的职权范围,此外还兼办畿辅、盛京等处果园赋银,兼管萨满神房和奏乐演戏的升平署。

都虞司

类似于兵部的是都虞司,内务府武装主要用来禁卫内廷、行宫、陵寝,扈从皇帝车驾,引导皇后、妃嫔、王子、公主出入;其成员均选自上三旗,组成亲军营,还有一二三等侍卫、蓝领侍卫、拜唐阿等职;另外,上驷院和庆丰司所辖牧场官弁的选授、升级等事,亦都归于都虞司;都虞司在松花江设打牲乌拉,编其丁为"珠轩",专门缴纳东珠、松子、蜂蜜、鱼类等;在近京的口外又有鹰户、枪手户、鹅户、猎户、蜜户、海龙户、狐皮户、网手户、细鳞鱼户,每年亦各征收"畋渔之物以准赋"。

慎刑司


类似于刑部的是慎刑司,宫女、太监和大内匠役犯罪,比照刑律轻重定科,也归在它的名下;不过慎刑司的权力一般只限于很轻的罪过,徒刑以上就要移咨刑部,罪须经三法司会审;在内务府,还设有"掌缉捕之事"的管辖番役处,那是负责查捕府属三旗逃犯和逃亡太监的。

营造司

类似于工部的是营造司,掌管禁地修缮;其他如皇帝出巡清"御道"、后妃出入陈"步障",都由该司或会同工部进行;营造司下设木、铁、房、器、薪、炭六库和铁、漆、爆三作,以保证工程的需要。

庆丰司

除上述以外,内务府下还设有庆丰司,负责牛羊畜牧事务,供宫廷祭祀、礼仪、食用所需,它在京城和口外、盛京、吉林等地都设有场。上驷院专供皇帝并宫廷乘骑、车用马匹,禁城中有内厩,南苑有外厩,又置盛京大凌河、商都达布逊诺尔、达里冈爱等牧场。武备院备办御用甲胃、弓矢、兵仗、鞍、辔、行帐。设北案库,辖案板作和细房、帐房库;南案库辖熟皮作;甲库辖馊作、穿甲作,毡库辖备弓处、备箭处、骲头作、靴皮作、毡作、帽作、杂活作。 奉宸院是管理皇家园苑的机构,具体包括景山、西苑、倚虹堂(紫竹院)、养源斋(钓鱼台)、天坛斋宫、南苑、丰泽园(中海)等地;至于西郊的三山五园以及热河避暑山庄、汤泉、盘山、黄新庄等处行宫,则另派大臣管理。对于大内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文渊阁,后宫的寿宁、慈宁、寿康等宫,也派有专人管理。关外盛京系祖宗创业之地,又有宫殿、陵寝并庄园包衣人等,为表示隆重,乾隆十七年(1752年),清廷特设盛京内务府,规定由盛京将军兼充总管大臣。 为了照顾好皇帝和后妃们的日常起居,宫内还设有御茶膳房、御药房、敬事房。又有武英殿修书处、御书房、养心殿、造办处、御鸟枪处、咸安宫官学、景山官学、蒙古官学、长房官学。

监管范围

由于内务府管辖范围广泛,且又居处禁地,为防微杜渐,清廷规定总管大臣无定员,又派王、贝勒贝子等以总管大臣之名,掌管府属某一具体部门,这就具有相互牵制监督之意。在行使职务时,他们都得按既定章程办理,非皇帝诏旨不得有丝毫逾越,维护专制皇权的绝对威严,以确保宫内秩序的绝对稳定。据有的学者统计,内务府本府及所属各司院处,共有各色机构五十多个,所用人员除匠役军丁、太监不计外,共有职官三千多人。管辖派驻所及,包括宫廷、皇家园圃,还有关外盛京、吉林、口外蒙古的山林、土地、牧场及附属人户。 江南、浙江的织造和海关监督,有关税口的人役,也归内务府差遣。动员那么多的人力物力,供皇帝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需要,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显示帝王的尊贵地位,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家天下的重要特点。和珅此时的权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名人荣禄

荣禄(1836-1903)

清末大臣。字仲华,号略园。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辛酉政变前后为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欣所赏识。官至总管内务府大臣。

1874年,同治帝死,荣禄参与确定载继承帝位,为慈禧太后所倚重。

1879年,因忤慈禧太后,又被劾纳贿,降二级,去职10余年。1891年底,起任西安将军。

1894年,允准入京拜贺慈禧太后60寿辰,适逢中日战爭紧急,留京再授步军统领,会办军务。战后,授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督练北洋新建陆军。

1898年6月,百日维新期间,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为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得力人物。策划立端王载漪子溥大阿哥(皇储),谋废黜光绪帝。旋即内调中枢,授军机大臣,晋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节制北洋海陆各军,统近畿武卫五军。

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主张保护各国驻京使馆,镇压义和团。

1903年病死。赠太傅,谥文忠,晋一等男爵。

编有《武毅公事略》,著有《荣文忠公集》、《荣禄存札》。

参考资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