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东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东夷,主要指古代山东地区人民,是先秦时期对黄河流域下游(青、兖、徐三州)居民的总称。考古上有一种观点认为,东夷是指自后李文化始至岳石文化的承载者,东夷人最早发明文字[1],后来建立殷商发明甲骨文,中国进入了有文字记载历史的时代。

夏商时期的“夷”,不带有民族观念,只是作为部落联盟的称呼;周朝首次出现“东夷”一词,是周部落对黄河流域下游居民的称呼。传说东夷部落的少昊是黄帝之子,伯益是黄帝重孙。东周时期,经齐、鲁等国在山东地区的多年经营,夷、夏诸部落逐渐融合。

秦汉以后,东夷多指居住于中国东方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及台湾列岛等地的外族或吉、黑的少数民族。

徐旭生提出三集团说,认为中国人来自华夏、东夷与南蛮等三大来源。

释义

东夷原为夏商周时期对东方部族的称呼,《礼记·王制》就有“东方曰夷”的称谓,夏称之为“九夷”,因有九支主要部族;商称之为“夷”或“夷方”;到了周以后开始称为“东夷”。相应的,这里的部落被称为东夷,所创造的史前山东文化也称为东夷文化

在中国中心主义的天下观中,东夷和北狄、西戎、南蛮并称四夷。上古时期的东夷部落与华夏部落并立,同是后世汉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秦汉后史籍中的东夷并没有直接关系。

在甲骨文里,“夷”字只有两笔:一撇一捺,和现在的“人”字差不多。存世的殷墟甲骨里能看到不少关于“人方”的卜辞,这个“人方”就是商朝时期的夷国。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夷字“从大从弓”。据说东夷人最早发明弓箭,擅长射箭。因此有所谓“东夷”为东边的弓箭手说法。

在甲骨文中,“夷”字可以和“尸”字交替使用,描绘了一个背着弓摆动着腿的人。郭沫若认为“夷”字描绘了一个死人,也就是被杀死的敌人;金文中的“夷”字描绘了被绳子绑缚著的人,也就是一个囚徒或者奴隶。中国历史学家吴国桢认为“夷”字不应该按照古文字学来解释,因为在现代文字中暗示著一个拿着弓的巨大人物,这是应该被畏惧或尊敬的人,而不是被蔑视的人。

东夷各部

在东夷部落的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部落首领有太昊[2]伏羲氏蚩尤、少昊、大舜等。东夷人最初只是分布在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和东部半岛丘陵区,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东夷人在蚩尤的领导下到达鲁西北平原,与东进的炎黄部落开始接触。经过夷夏“涿鹿之战”,东夷集团被炎黄集团逼回原地。随后炎黄之间也展开了“阪泉之战”,结果炎帝部落被迫东迁,与东夷人杂居错处。之后黄帝部落向东推进至豫东及鲁西北平原之地,与东夷人联合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共同创建了最初的华夏文明

视频

东夷 相关视频

远古时代的华夏文明与东夷文明
东夷文化——追寻远古的回声(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