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法語(français),中文也稱法文,屬於印歐語系羅曼語族的高盧-羅曼語支。法語和所有羅曼語族語言一樣,都是從羅馬帝國的拉丁語衍生的,法語從高盧地區(特別是北高盧)的拉丁語口語所演進而來。法語是除英語之外最多國家使用的官方語言、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也是聯合國、歐盟、北約、奧運會、世貿和國際紅十字會等眾多國際組織的官方語言及正式行政語言,其影響力僅次於英語。法語在11世紀曾是除了中古漢語以外,當時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1]。由於法國和比利時建立的殖民帝國,將法語引入美洲、非洲及亞洲等地區,成為法語非洲大部分國家的第二語言,特別是加蓬、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斯、毛里求斯、塞內加爾及科特迪瓦等國。
現時全世界有1億人將法語作為母語,另有2.8億人使用法語(包括把它作為第二語言的人),這些數字目前仍在增長中,尤其是在非洲大陸。現今法國法語(français métropolitain)和魁北克法語(québécois)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兩大法語分支,兩者在發音以及少數詞彙上有所區別,但書面形式則一致。
歷史
4世紀,羅馬帝國統治法國,拉丁語開始在法國流行。至5世紀,拉丁語已經廣泛取代了原先通行於法國的高盧語。在高盧境內,隨着羅馬移民的增加,高盧人與之使用的通用拉丁語融合形成通俗拉丁語。西羅馬帝國滅亡後,說日耳曼語的法蘭克人在高盧建立王國,這時他們的通俗拉丁語受到日耳曼語的影響,除了部分日耳曼詞彙進入,在發音方面也造成顯著的影響,故現今法語與其他羅曼語言在聲韻上有明顯的差異。
6世紀之後通俗拉丁語變化急劇,到了8世紀後高盧地區的居民已經不能理解拉丁語,傳教士改用當地語言傳教。現存最早的法語文獻是842年的斯特拉斯堡誓言(les serments de Strasbourg)。
14世紀後進入中古法語時期,法語丟棄了古法語的格變化,詞尾的子音也脫落,口語已經無法辨別動詞的人稱,變成Non-pro-drop語言,不能省略主詞。但在拼寫方面保留了無聲的子音,並依據語源再加上一些無聲的子音,例如「腳」在古法語中是pié,中古法語時期改寫成pied,加上了一個拉丁語(pedem)裡面有的d。
1539年,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頒布的維萊科特雷法令正式規定法語取代拉丁語、方言和其它地方性語言,成為法律和行政上的官方語言。
1635年,黎塞留公爵成立法蘭西學院,規範書面法語與文法[2]。
影響與國際地位
1066年征服者威廉把法語帶到了英格蘭,讓英語產生了劇烈的改變。法語在當時是英格蘭王室使用的語言,所以英語裡的法語措詞往往聽起來比較高級。法國在路易十四之後發展成歐洲的強權,18世紀歐洲各國貴族也欣賞法國貴族的生活方式,法語變成歐洲各國的宮廷語言。直至當代的歐洲,法語是外交場合與上流社會的通用語(lingua franca)。
法語很早就有規範的形式,16世紀開始便取代拉丁語作為歐洲的通用語,也是國際外交及學術語言(例如辛丑合約就規定以法文版為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衰弱美國崛起,英語逐漸取代了法語的國際地位。二十世紀以後,受到美國流行文化的影響,不少英語詞彙被借進法語。
法語現在還維持第二大強勢語言的地位,是眾多國際組織的官方語言,例如它是聯合國六大官方語言之一,是主要的兩大工作語言之一。法語也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官方語言之一,在奧會體系的運動賽事的典禮上會先說法語,其次英語,再來是主辦國語言。國際民航組織的護照標準也規定護照的資料頁必須至少是雙語,英國、澳洲護照內印有英語及法語,美國護照則使用英語、法語和西班牙語,此外歐盟的護照也都可以找到法語。
隨着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的持續成長與發展,法語的影響力被認為還會再增加[3]。
縱使英語成為世界多數國際組織的官方語言,但法語仍舊屹立不搖,在於法語的單字與文法比英語清晰與嚴謹,較不易出現語意和文意表達的問題。
當同一份文件或演說有英語和法語,英語版出現文法或語意等等問題,則以法語版為主。
也就因為如此,法語成為不少國際組織官方語言。
視頻
法語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法語翻譯公司(轉載),天涯社區 , 2013-1-26
- ↑ 鄭子寧︱請講普通話:法國的「推普」往事 ,搜狐網,2017-10-7
- ↑ 法語的未來在哪裡,新華網 , 2018-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