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金融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金融业

中文名: 金融业

起 源: 公元前2000年

地 区: 巴比伦寺庙

类 别: 金融等

金融业指的是银行与相关资金合作社,还有保险业,除了工业性的经济行为外,其他的与经济相关的都是金融业。金融业是指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行业,它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和租赁业。[1]

历史发展

金融业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巴比伦寺庙和公元前 6世纪希腊寺庙的货币保管和收取利息的放款业务。公元前5~前3世纪在雅典罗马先后出现了银钱商和类似银行的商业机构。在欧洲,从货币兑换业和金匠业中发展出现代银行。最早出现的银行是意大利威尼斯的银行(1580)。1694年英国建立了第一家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这为现代金融业的发展确立了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此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业迅速发展,并对加速资本的积聚和生产的集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信用活动为中心的银行垄断与工业垄断资本相互渗透,形成金融资本,控制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命脉。  

中国金融业的起点可追溯到公元前 256年以前周代出现的办理赊贷业务的机构,《周礼》称之为“泉府”。南齐时(479~502)出现了以收取实物作抵押进行放款的机构 “质库”,即后来的当铺,当时由寺院经营,至唐代改由贵族垄断,宋代时出现了民营质库。明朝末期钱庄(北方称银号)曾是金融业的主体,后来又陆续出现了票号、官银钱号等其他金融机构。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现代银行在中国出现较晚。鸦片战争以后,外国银行开始进入中国,最早的是英国丽如银行(1845)。随后又相继设立了英国的麦加利银行(即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德国的德华银行、日本的横滨正金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俄国的华俄道胜银行等。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银行是 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辛亥革命 以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中国的银行业开始有较快的发展,银行逐步成为金融业的主体,钱庄、票号等相应退居次要地位,并逐步衰落。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基本上是与民族资本主义工


商业的发展互为推进的。这表明了金融业与工商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及其对国民经济的重要影响。  现代金融业 金融业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演变,从古代社会比较单一的形式,逐步发展成多种门类的金融机构体系。在现代金融业中,各类银行占有主导地位。商业银行是现代银行最早和最典型的形式,城市银行、存款银行、实业银行、抵押银行、信托银行、储蓄银行等,虽都经营金融业务,但业务性质常有较大差异,而且,金融当局往往对它们的业务范围有所限制。现代商业银行一般都综合经营各种金融业务。大商业银行除在本国设有大量分支机构外,往往在国外也设有分支机构,从而成为世界性的跨国银行。现代大商业银行通常是大垄断财团的金融中心。持股公司已成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金融业的重要组织形式。  与商业银行性质有所不同的是专业银行。专业银行一般由国家(政府)出资或监督经营。 其业务特别是信贷业务,大都侧重于某一个或几个行业,并以重点支持某些行业的发展为经营宗旨。  中央银行的建立是金融业发展史 上的一个里程碑。在现代金融业中,中央银行处于主导地位。它是货币发行银行、政府的银行和银行的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的金融政策,调节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一般也是金融活动的管理与监督机关。  除银行外,现代金融业中还包括各种互助合作性金融组织( 如合作银行、互助银行、信用合作社或信用组合等)、财务公司(或称商人银行)、贴现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金融咨询公司、专门的储蓄汇兑机构(储金局、邮政储汇局等)、典当业、金银业、金融交易所(证券交易所、黄金交易所、外汇调剂市场等)和资信评估公司等等。现代金融业的经营手段已十分现代化,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服务已相当普及。


金融学(Finance)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主要包括传统金融学理论和演化金融学理论两大领域。

人类已经进入金融时代、金融社会,因此,金融无处不在并已形成一个庞大体系,金融学涉及的范畴、分支和内容非常广,如货币、证券、银行、保险、资本市场、衍生证券、投资理财、各种基金(私募、公募)、国际收支、财政管理、贸易金融、地产金融、外汇管理、风险管理等。

金融学领域的学科交叉与创新发展的趋势非常明显,涌现出许多引人注目的新兴边缘学科,如演化金融学(Evolutionary Finance)就是介于生物学和金融学的一门边缘科学,演化证券学则是介于生物学和证券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特点

金融业具有指标性、垄断性、高风险性、效益依赖性和高负债经营性的特点。

指标性

指标性是指金融的指标数据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和个体状况,金融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垄断性

垄断性一方面是指金融业是政府严格控制的行业,未经中央银行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允许随意开设金融机构; 另一方面是指具体 金融业务的相对垄断性,信贷业务主要集中在四大商业银行,证券业务主要集中在国泰、华夏、南方等全国性证券公司,保险业务主要集中在人保、平保和太保。

高风险性

高风险性是指金融业是巨额资金的集散中心,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单位和个人,其任何经营决策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

效益依赖性

效益依赖性是指金融效益取决于国民经济总体效益,受政策影响很大。

高负债经营性

高负债经营性是相对于一般工商企业而言,其自有资金比率较低。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关系到经济发展 和社会稳定,具有优化资金配置和调节、反映、监督经济的作用。金融业的独特地位和固有特点,使得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本国金融业的发展。我国对此有一个认识和发展过程。过去我国金融业发展既缓慢又不规范,经过十几年改革,金融业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成长。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和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业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

2009-2011年的3年间,中国债券市场发行量分别为86475亿元、95088亿元和69625亿元。其中2009和2010年分别比2008年多增了15748和24361亿元(2011年发行规模减少,主要是央票发行量快速缩减所致)。其中非金融企业发债(包括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数量分别 为15749亿元、15293亿元和15333亿元,均比2008年增长80%以上。在自律管理模式下,我国相继推出了中期票据、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美元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超短期融资券和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等创新产品,受到了市场参与者的普遍欢迎和广泛好评。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我国债券市场已经连续几年保持世界第五、亚洲第二的地位。

保险行业

对于保险行业而言,2011年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截至3月底,A股四大上市保险企业2011年年报悉数亮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014.46亿 元,同比增长9.61%;实现净利润522.66亿元,同比下降16.59%,同比增速较2010年分别下降了13.53和25.28个百分点。具体来看,中国 平安表现最好,营业收入、净利润和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增长了31.4%、25.89%和12.5%,而中国人寿这三项数据则分别下降了0.87%、45.31%和45.49%。

上市公司

51报告在线数据显示,已公布年报的1324家上市公司2011年合计营业收入为17.47万亿元,净利润收入为1.7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76%和13.66%,而2010年这些公司合计营收增速和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了35.43%和39.82%。与A股整体业绩下滑不同,银行业在2011年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截至3月底,除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光大银行和宁波银行外,其余12家上市银行均已公布了2011年年报,这12家 银行2011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15万亿元,占1324家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的12.32%;实现净利润8489亿元,即平均每天进账23.26亿元, 占比更是达到了48.79%。

分支

汽车金融业

汽车金融业是指以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保险公司、信托联盟组织及其关联服务组织为经营主体,为消费者、汽车生产企业和汽车经销商提供金融服务的市场经营活动领域。

完整的汽车金融业服务体系具备3项主要职能:为厂商维护销售体系,整合销售渠道,提供市场信息;为经销商提供存贷融资,营运融资 ,设备融资;为直接用户提供消费信贷、租赁融资、维修融资、保险等业务。

汽车金融业最初的职能仅仅是向汽车生产企业的经销商及其下属零售商的库存产品提供贷款服务,并允许其经销商向消费者提供多种选择的贷款或租赁服务。随着其业务范围和职能的不断拓展,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开始逐步向消费者、经销商和生产商提供多种形式的全方位金融服务;现代成熟的汽车金融业已经衍生出行业金融职能:除了汽车消费信贷服务外,还包括融资性租赁、购车储蓄、汽车消费保险、信用卡等,渗透到了从制造→销售→消费,直到最后报废的整个汽车产业每个环节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其它产业。包含有条件融资、储蓄、信用卡、贷款、保险与担保等业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金融服务业链。有人甚至认为汽车产业有两条腿,其中一条就是汽车金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金融业始创于革命根据地。最早的金融机构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广东、湖南、江西、湖北等地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1926年12月在湖南衡山柴山洲特区由农民协会创办的柴山洲特区第一农民银行。随着革命战争的发展,各革命根据地纷纷建立起农村信用合作社和银行。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石家庄市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银行逐步并入中国人民银行。政府没收了国民党的官僚资本银行,并对私营金融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的国家银行体系。同时,政府在广大农村地区,发动和组织农民建立了大批集体性质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并使它们发挥了国家银行在农村基层机构的作用。高度集中的“大一统”国家银行体系与众多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相结合是50~70年代中国金融业的最显着特点。  


从1979年起,中 国开始对金融业进行体制改革。中国人民银行摆脱了具体的工商信贷业务,开始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国家专业银行逐一成立;保险公司重新成立并大力发展国内外业务;股份制综合性银行和地区性银行开始建立;信托投资机构大量发展;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合作银行、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资信评估公司、中外合资银行、外资银行等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形成一个以专业银行为主体,中央银行为核心,各种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体系。

十二五规划

2012年9月18日,央行发布了《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分别从改善金融调控、完善组织体系、建设金融市场、深化金 融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维护金融稳定、加强基础设施等七方面,明确了“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和改革的重点方向。


其中,规划中指出,将在“十二五”期间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坚持按照市场化方向推进金融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完善金融运行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明确政府作用的领域和边界,减少政府对微观金融活动的干预。

规划同时指出,推进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基准作用,扩大其在市场化产品中的应用。健全中长期市场收益率曲线,为金融机构产品定价提供有效基准。按照条件成熟程度,通过放开替代性金融产品价格等途径,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继续完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体系,疏通利率传导渠道,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增强风险定价能力,依托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建立健全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确保利率市场化改革按照“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的原则稳步推进。

规划还提出,要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协调推进外汇市场发展,丰富汇率风险管理工具。进一步研究建立人民币对新兴市场货币的双边直接汇率形成机制,积极推动人民币对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周边国家货币汇率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挂牌。

此外,依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顺应市场、减少扭曲、积极探索、留有余地”的总体原则,进一步放宽跨境资本流动限制,健全资本流出流入均衡管理体制,完善对外债权债务管理,稳妥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以直接投资便利化为出发点,实现直接投资基本可兑换;以开放国内资本市场和扩大对外证券投资为重点,进一步提高证券投资可兑换程度;以便利跨境融资为重点,加快改革信贷业务外汇管理,深化外债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对外债权管理和监测;以扩大个人用汇自主权为着力点,进一步放开个人其他资本项目跨境交易。

规划指出,积极探索和拓展外汇储备多层次使用渠道和方式,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评估外汇储备经营的风险承受力,加大对各类投资领域、产品和工具的研究,坚持长期战略性的投资理念,坚持科学有效的投资基准模式,在审慎评估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多元化投资,优化货币资产配置,提高投资收益,实现外汇储备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的目标。创新外汇储备运用方式,更好地支持配合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

挺进金融业

产融结合的美好蓝图、实业的艰辛与金融业的高收益、逐渐敞开的金融业大门,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争食金融行业“大蛋糕”。而从2012年开始,互联网企业也来势汹汹地将其触角伸向金融业深处,它们或将成为这个行业的一股颠覆力量。


民企争食金融行业“大蛋糕”

与实业的艰辛相比,金融业的高额利润对资金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产业资本进入金融业的最初意图在于降低财务风险,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也为自身融资提供便利。不过,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同时也带来了实业空心化的隐忧,并可能引起金融秩序的混乱,因此中国依然对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实行严格的牌照管制。

尽管如此,“产融结合”仍然逐渐成为中国企业青睐的发展路径,并且较早一批取得金融牌照的民营企业家由此而分享到了行业的超额利润,收获了令人艳羡的财富,包括民生银行的一众民营股东,刘永好、卢志强、张宏伟和史玉柱等;泰康人寿的大股东陈东升、孔东梅夫妇;国华人寿、天平车险的大股东刘益谦;中融信托的控制人解植坤、毛阿敏夫妇。

虽然牌照管制一直存在,但仍然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通过各种途径争食金融业的“大蛋糕”。朱孟依家族掌舵的“珠江系”先后入股北京农商行以及广州农商行等,珠江人寿已低调开业,其金融、投资、建筑的三大支柱产业战略初见雏形。成立于1990年,由家居建材起家的香江集团,投资触角也已经伸向广东发展银行、广发证券等金融机构和多家企业。

2013年4月8日,史玉柱辞去巨人网络CEO,引起不小的震动,众人纷纷猜测其归隐的真实意图在于转向金融投资,而史玉柱予以否认,表 示其会长期持有民生银行股份,并不是投机者。不管“退休”的真实意图如何,史玉柱迈向金融是不争的事实。自2011年3月开始,史玉 柱通过上海健特增持民生银行80多次,持有2.85%的股份。此外,其还持有华夏银行1.31%的股份和十几家其他上市公司的股份。

在金融的城邦里,还活跃着诸多富二代的身影,他们拥有高学历,在父辈们搭建的财富平台上进行着资本运作的尝试。曾在美国哈佛商学院攻读MBA的万向集团总裁鲁伟鼎,借助万向财务公司和通联资本两大平台进行金融投资;毕业于英国华威大学的三一集团副总裁梁冶中 将三一投资(高恒投资)作为其实验田;海鑫集团董事长李兆会,在父亲李海仓遇害时结束国外求学回国接班,其在金融领域的投资虽时有失误,却也一路频频出手、高歌猛进。


互联网改变蛋糕生产方式?

民营企业争食金融行业“大蛋糕”,分享的是传统金融行业的市场,而随着互联网的触角在金融行业越来越深入,其或将成为这个行业里的一股颠覆力量。

从支付到借贷,再到中介,阿里巴巴以支付宝为起点不断扩展其金融版图。2007-2010年,阿里巴巴曾经在互联网借贷领域与建行有过合 作,但最终因为目标、风格等不一致而终止,在此次合作中,阿里巴巴看到了小额贷的机会,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阿里平台上多为小商家,其在传统融资渠道中的弱势地位间接影响了阿里平台的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时,马云就曾表示,如果银行不改变,那我们改变银行 。

2010年6月,由阿里巴巴、复星、万向、银泰等共同投资的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成立。其产品分为面对B2C平台客户的“淘宝小贷”,和面对B2B平台客户的“阿里小贷”两种,具有“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的特点。利用大数据,阿里小额贷款公司根据企业在平 台上积累的信用及行为数据,对企业的信用进行评估。2011年,阿里再次成立了重庆市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

与此同时,阿里积极拓展其小额贷款的资金来源。2012年6月和9月,重庆阿里小额贷款公司两次通过山东信托发布信托产品,共募得资金3亿元。2013年初,东方证券发行的“阿里巴巴1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提交申请材料,阿里金融开始尝试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阿里小贷计划将50亿元贷款组合出售给东方证券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并以此为基础,向投资者发行50亿元证券。

小额贷款业务只是阿里金融版图的一部分。2012年,阿里马云、平安保险马明哲和腾讯马化腾宣布联合组建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主要针对互联网产品和物联网产品。2013年2月,中国保监会发布批复,同意众安在线筹建,进行专业网络财产保险公司试点。除“三马”外 ,还有北京携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参与投资。

而在此前的2012年4月16日,支付宝宣布为快捷支付(无需开通网银即可凭借多重验证进行在线支付)用户免费投保,如发生资金被盗意外 ,平安产险给予100%的赔付。这是国内第三方支付首次引入保险机制,此举也被看成是“三马”联合组建在线保险公司的一种探路。

2012年9月,马云在网商大会上宣布阿里将从2013年开始全面转型,主推平台、金融和数据三大业务。2013年3月,阿里表示将推出虚拟信用卡,计划9月底覆盖全国各大城市。商家和消费者都可以根据评级的不同而获得相应的授信支付。消费者最高可获5000元的消费额度, 并可享受长达38天的免息期。

互联网巨头腾讯也在构筑金融城邦,其动作远不止是参与设立众安在线。2012年,腾讯理财频道推出基金超市,用户可在线购买基金,合作的基金公司包括博时基金、鹏华基金等34家。2013年1月16日,中信银行宣布与腾讯旗下财付通合作,将在网络授信与融资、联名卡、 资金融通等领域展开合作。2013年两会期间,马化腾表示,腾讯正在考虑申请更多金融业务牌照。

京东商城于2012年末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服务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可为上游供应商提供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委托贷款融资等服务。京东在其中的角色是中介,利用自身的规模和信用帮助供应商从银行获得资金。供应商向京东提出融资申请,京东审核其订单、入库单等情况,核准后递交银行,银行再放款。京东也表示将利用自有资金为企业提供部分融资。

其实,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都在构建各自的网络销售平台,但阿里明确表示,并不想做把金融产品放在网上销售的、把互联网当渠道的金融互联网,而是要坚定地做按互联网思路做金融的互联网金融,利用创新的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挖掘,将客户的需求和产品进行无缝对接。

打破信息边界、降低交易成本、大数据支撑是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但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技术风险和政策风险。中国的相关法律都是针对传统金融而制定,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可能出现新的独特问题。互联网金融的底线尚不清晰,而互联网公司要警惕“越界”风险。

互联网金融是否会颠覆传统金融业还不得而知,但其冲击力已开始显露。互联网改变了很多行业的游戏规则,金融或许就是下一个。


参考来源

  1. 金融业 MBA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