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塞纳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塞纳河(英文:Seine River;法语:La seine)是法国北部大河,全长780公里(485英里),包括支流在内的流域总面积为78,700平方公里(30,400平方里);它是欧洲历史意义的大河之一,其排水网络的运输量占法国内河航运量的大部分。自中世纪初期以来,首先它就一直是巴黎之河;巴黎是在该河一些主要渡口上建立起来的,河流与城市的相互依存关系是紧密而不可分离的。

地理环境

塞纳河发源于勃艮第科多尔(Cote d'Or)大区朗格勒高原(Langres)塔塞洛山(Mont Tasselot)的海拔471米处,全长776公里;当其曲折流经沙蒂永(Chatillon)那边多孔石灰岩村野时仍是一条小溪。它从勃艮地流向西北、进入特鲁瓦(Troyes)上方的香槟;它在香槟干燥的白垩高原时是两岸坚固的濠沟。流到罗米伊(Romilly)附近与奥布河(Aube)会合,朝西流向蒙特罗(Montereau)附近时河谷变宽,在此它从左岸接纳约纳河(Yonne)。塞纳河又折向西北,当其筑成濠沟似的河谷跨越法兰西岛奔向巴黎时,通过默伦(Melun)和科尔贝(Corbeil)。当其进入巴黎时,在右岸与其大的支流马恩河汇合;在蜿蜒流经大都会后又在右岸接纳瓦兹河(Oise)。在通过巴黎时,塞纳河已经过修整,两岸码头之间的河道已经变窄。它沿著大盘曲的河道流去,在芒特拉若利(Mantes-la-Jolie)下方穿过诺曼第奔向位于英吉利海峡的河口湾。它宽阔的河口湾迅速张开,通过唐卡维尔(Tancarville)延伸26公里,抵达勒哈佛尔(Le Havre);它常有涌潮现像。

从发源地到巴黎,塞纳河流经一连串逐个年轻的沉积岩的,填实构造盆地的同心地带,地带的中心就是紧紧环绕巴黎周围的法兰西岛的石灰岩台地。这一盆地的岩石都以巴黎为中心略呈倾斜,并具有一系列表面向外而间隔有较窄的黏土溪谷的石灰岩(包括白垩)马头丘(cotes)。这些马头丘被塞纳河及其支流冲破,已造成一些明显的缺口。在巴黎以下,塞纳河下游的河道,按照影响盆地北部的结构性虚弱线的走向,大致沿西北方向入海。英吉利海峡在盆地的北面,打破了它的对称,打破了同心地带的完整性。塞纳河是仍在白垩地带入海的。

塞纳河盆地的地势没有惊人的起伏不平。从其源头出发48公里(30哩)已下降244米(800呎),而巴黎距河口365公里,却仅高出海平面24米。因此,塞纳河流势平缓,显然适航,又因其水情一般有规律性而更加适航。

流经的巴黎盆地是法国最富饶的农业地区。塞纳河从盆地东南流向西北,到盆地中部平坦地区,流速减缓,形成曲河,穿过巴黎市中心。巴黎就是在塞纳河城岛及其两岸逐步发展起来的。巴黎市沿塞纳河十多公里都是石砌码头和宽阔的堤岸,有30多座精美的桥梁横跨河上,高楼大厦排列于两岸,倒影入水,景色十分美丽壮观。

水文特征

塞纳河盆地大多是由可渗透的岩石构成的,岩石具有吸水能力,可缓解洪水泛滥的危险。整个盆地的降水量适中,一般为650~750毫米,而且常年雨水分布均匀,仅在较高的南部和东部边缘地带偶尔降雪。塞纳河是法国最具有规律性的大河,也是最天然适航的河流。为提高其适航性,已进行过促进河水规律化的建设,枯水现象也已消失。冬季洪水很少具有危险性。在巴黎,河流的平均流量约为每秒280立方米。

经济发展

河流贡献

塞纳河是一条货运的通衢。它将巴黎同大海及大海港勒哈佛尔连接起来。卢昂(Rouen),虽距海约121公里,但在16世纪是法国的主要海港,而在19世纪被勒哈佛尔成了主要海港。吃水达3.2米的船只可航抵巴黎的码头。多数货运——主要是沉重的石油产品和建材——可上溯到达位于热内维尔(Gennevilliers)的主要巴黎港口设施。塞纳河下游系统经马恩河可通达莱茵河,经瓦兹河可连接比利时的航运水道。塞纳河水对沿岸居民是重要的资源。大型电站,无论热电站还是核电站,都从河内抽取冷却水。巴黎周围地区的用水(包括工业和居民两方面的用水)有一半取自塞纳河,在卢昂勒哈佛尔之间这一地区的用水,有四分之三也取自塞纳河。

河流娱乐

塞纳河上的船有不同档次,豪华型的船上有乐队奏乐,游客可以在高出地面约20公分的面积也就10平方米的“舞池”中跳舞,可以享用到著名的法国大菜法国蜗牛鹅肝酱什么的;普通型的没有餐饮,分上下两层,上层敞篷,下层封闭,视野都很好。游船从码头出发沿着塞纳河的一岸行驶,到西岱岛打回头,沿另一岸边行驶回到码头。人们在美妙的音乐和英语、法语的解说中,尽览两岸旖旎风光。

文化传承

塞纳河右岸带有更多历史厚重感,留下多少金戈铁马和英雄扼腕。无数个法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对塞纳河改造和巴黎城市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元987年,卡佩王朝诞生,巴黎首次成为法兰西首都。从11世纪开始,巴黎开始城市和商业发展,向塞纳河右岸拓展。路易六世在右岸地区建立市场和道路。腓力二世(奥古斯都)建设环绕巴黎首座城墙,拓宽城市道路,建设公共喷泉,同时修建罗浮宫。16世纪初,弗朗索瓦一世在巴黎周边建造众多城堡。半个世纪后,凯瑟琳 德美第奇王太后在城市中央修建杜伊勒里宫和花园,并将它与罗浮宫连接起来。波旁王朝时期,巴黎继续向四周发展,直到路易十四兴建凡尔赛宫,并将宫廷和行政机构迁往那里。

法国大革命结束后,拿破仑兴建巴黎凯旋门和罗浮宫南北两翼,整修塞纳河两岸,疏浚河道,并修建大批古典主义宫殿、大厦、公寓。

1859年,拿破仑三世任命塞纳大省省长、巴黎警察局局长乔治欧仁尼奥斯曼男爵负责巴黎大规模城市改造。奥斯曼拆除巴黎外城墙,建设环城路,在旧城区开辟出许多笔直的林荫大道,并建设新古典主义风格广场、公园、住宅区、医院、火车站、图书馆、学校,以及公共喷泉和街心雕塑,利用巴黎地下纵横交错的旧石矿井建造城市给排水系统。今天的巴黎城市规划,基本上沿袭了奥斯曼制定的标准。

1889年,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并迎接巴黎世界博览会,巴黎修建了埃菲尔铁塔。巴黎地铁,大皇宫和小皇宫都在此时修建。埃菲尔铁塔是当时备受争议的建筑。名人、普通市民曾抗议,担心这个巨大建筑会压制城市其他地标建筑,如圣母院罗浮宫凯旋门等。但今天矗立在塞纳河边的埃菲尔铁塔,已成为巴黎最为瞩目的地标建筑,是工业革命的象征。

河流分布

虽然塞纳河的水势平均较平缓,而自19世纪开端以来,都认为有必要加以改善。为了提高其航运能力,已在约纳河盆地修建水坝和水提高了塞纳河的水位。塞通湖(Lake Settons,1858年,原为浮木而设计)、克雷森特水库(Crescent,1932)和绍梅康水库(Chaumecon,1934)都已为降低洪水氾滥和保障夏季经常供水而发挥作用。自1950年以来,从盆地上溯在约纳河、马恩河、奥布河和塞纳河本身已建成4座大型水库。这些比较浅的水库,周围有林地和乡村环绕,现已成为鸟类保护区和观光胜地。

河流作用

塞纳河发源于朗格勒高原(海拔471米),全长776公里,流经的巴黎盆地是法国最富饶的农业区。巴黎就是在塞纳河城岛及其两岸逐步发展起来的。塞纳河对巴黎的形成、发展、水运、工业、生活,乃至景色都起着特殊的作用。

塞纳河自巴黎以下,曲折西流370公里,注入英吉利海峡,河道宽200多米,水深达3米以上,流量稳定,全程通航,终年畅通无阻。一般轮船和拖船都有可以上溯到巴黎,使巴黎成为仅次于马赛和勒阿费尔的法国第三大港。塞纳河(尤其是巴黎以下)是一条货运的通衢。它将巴黎同大海及大海港勒哈佛尔连接起来。卢昂(Rouen),虽距海约121公里(75哩),但在16世纪是法国的主要海港,而在19世纪却被勒哈佛尔所超过。吃水达3.2米(10呎)的船只可航抵巴黎的码头。多数货运——主要是沉重的石油产品和建材——可上溯到达位于热内维尔(Gennevilliers)的主要巴黎港口设施。塞纳河下游系统经马恩河可通达莱茵河,经瓦兹河可连接比利时的航运水道。

名胜古迹

塞纳河上的西岱岛,是法兰西民族的发祥地。公元前300年时,岛上居住着一个民族,名叫巴黎西族。巴黎市由此得名。公元508年,法兰克人科洛维定都巴黎,建立墨洛温王朝。从此,西岱岛就成为封建时代王权和宗教的中心。岛上最著名的宗教建筑是“巴黎圣母院”,于1245年建成。它被认为是第一个哥特式建筑。教堂可容纳9000人,一直是宗教活动中心。巴黎市府位于塞纳河右岸,它与塞纳河上方的巴士底狱广场和河下方不远的协和广场并称为法国革命和自由的象征。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摧毁了巴士底狱,资产阶级革命从此爆发。

地方美景

塞纳河的两岸,都种植着繁茂的梧桐树,从船上看过去,蓊蓊郁郁。树林的后面,就是庄严的建筑群。河北岸的大小皇宫,河南岸的大学区,河西面的埃菲尔铁塔,还有位于河东段城岛上的巴黎圣母院都以富有鲜明个性的建筑形态,展现出了它们所共有的华美风格。在游船的一个转弯处,好似半岛的地形上,还矗立着一座举着火炬的自由女神像,造型与美国纽约的那座一模一样,虽然纽约的那座是法国民众送给美国民众的礼物,可是巴黎的这座却明显地比纽约的那座矮小许多。河的某处有水闸,水闸都是巨大的铁门,至今开合仍用手工操作。然而在距离如此古老的设备不远处的河面上,就停泊着用豪华游艇改建成的船型餐厅。餐厅的设备很现代化,播放着新潮音乐,穿着红白两色制服的侍者正在舱内忙碌着。擦得锃亮的玻璃窗使窗内窗外的人互相看得清晰,舱内的食客可以一边用餐一边观赏河中与对岸的景象,游船上的人也可以一边观赏河景一边观看用餐的人们。

名桥荟萃

塞纳河上架着的桥,据说共有36座,每座桥的造型都有特点,而其中最壮观最金碧辉煌的是亚历山大三世桥了。这座桥以其独一无二的钢结构桥拱,将香榭丽舍大街和荣军院广场连接起来。建此桥为庆祝俄国与法国的结盟,当时是1900年前后,俄法两国在百年前还是世仇,拿破仑曾挥师攻打俄国,使莫斯科烈火屠城。100年后两国一笑泯恩仇,而且意味深长地将桥通向拿破仑墓。大桥两端四只桥头柱上镀金的雕像,由长着翅膀的小爱神托着,它的华丽造型和色彩在巴黎特别显眼。

巴黎最古老的桥有三座:玛力桥、王桥和新桥。这三座桥都是17世纪前建的,距今300多年了。

玛力桥

玛力桥建于17世纪初路易十三时代,桥的名字来自建桥者———建筑师玛力。他将每个桥墩都塑了凹刻洞。桥南是圣路易岛,岛上的房子看去和桥一样古老,建筑物已经倾斜,著名雕塑家罗丹的女弟子卡弥儿·克罗黛工作室墙皮都脱落了,可隐约看见裂缝。

王桥

王桥建于路易十四时代,17世纪后期,路易十四自己掏钱建了这座桥,以后成为巴黎人举办庆典的地方。历史法国伊丽莎白公主和西班牙菲利普王子的结婚庆典以这座桥为中心,当时吸引了50万人前往观赏。它的南岸是思想家伏尔泰工作过的楼,他1778年5月30日在这个小楼辞世。旁边还有作家阿那多尔法兰西写作10年的地方。

新桥

新桥则是最有名的桥,它名叫新桥,实际最古老。1578年由亨利三世奠基,工程因内战中断,到1606年建成已是亨利四世时代了。此桥长238米,宽20米,是巴黎塞纳河上最长的桥。桥有12个拱,每个拱上塑了不知名壮士的头颅,有的怒目圆睁,有的闭目静思。新桥横跨西岱岛,桥下的岛像尖刀似的伸向塞纳河,将河一劈为二。新桥建成后整整两个世纪,一直是巴黎的商业中心,桥上热热闹闹,有书商、自编自演的艺术家、流动摊贩,甚至拔牙者。直到今天,新桥仍激发着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从桥上走过,见桥两边的人行道还建有半圆形石椅,椅面凹凸不平,记载着岁月沧桑。这座巴黎最古老的桥却叫新桥,已有近400年历史了。

塞纳河艺术桥

距新桥不远处,是专为行人而建的金属为主体的艺术桥。桥上种植着花木,桥栏杆上竖立着艺术家弗朗西斯·加佐的作品,有塞纳河上花园之称。站在艺术桥上,只见桥北是卢浮宫,桥南是法兰西研究院,桥东是大法院,曾关押过路易十六王后,桥西就是王桥了,视野开阔,水天一色。步行桥上常有摄影师或画家在桥上寻找灵感,也不乏艺术家的作品在桥上展出,正可谓“桥如其名”。

2010年5月,法国巴黎市政府决定,为了保护横跨塞纳河的艺术大桥,将清理掉世界各地的游客挂在桥上的各种挂锁。法国巴黎被称为浪漫之都,许多来过这里的情侣们都把刻有双 方名字的挂锁挂在艺术大桥上,表达对爱人的恒久之情。因此巴黎市政府的拆锁决定也招来一些情侣们的不满。

败笔之处

最招致批评的是1996年建成的戴高乐桥。它外观像迪斯尼乐园的单轨列车,建桥费用2.4亿法郎,是预算的10倍。重要的是,建桥初衷是改善奥斯特利兹火车站附近拥挤的交通状况,可1996年8月启用以来,塞车未见改善,桥上车辆却稀稀落落,甚至高峰时间也不见多少车辆通过。花了那么多纳税人的钱,却没有实用价值,法国人说把钱扔水里了。

整治方面

塞纳河河口整治主要在汤卡维尔至勒阿弗尔河段上进行。塞纳河口是强潮河口,大潮时最大潮差7m,小潮潮差3m。河口宽阔,整治前沙洲罗列,航道摆动不定。由于涨潮历时短,只有23h,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河床泥沙(中径为0.1mm)易于冲动,河口淤积严重,直接影响到勒阿弗尔港和鲁昂港的发展。100多年来,法国政府投入巨资进行了多次整治。

⑴1848年~1867年,在拉马耶赖(LaMailleraye)与里勒河之间兴建两道高水顺堤,以约束水流,堤顶高出平均大潮高潮位。但因高水河床缩窄过甚,涨潮流量锐减,洪水时宣泄不畅,以致在整治段上下游都发生严重淤积。嗣后不得不从勒阿弗尔到汤卡维尔另辟一条运河,以维持鲁昂港的航运。

⑵1898年~1920年,开始整治汤卡维尔下游航道。北岸修建一北高堤,顺堤上筑丁坝;南岸在相应的长度上修建南潜水堤。工程完工后航道仍变迁不定,北堤上端建丁坝迫使航道向南推移,南堤末端形成沙洲。1932年采用弯曲航道的计划方案,目的是稳定航道和挖除部分沙洲,1939年开工,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

相关作品

有关文章:《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作者:冯至

其他作品:【塞纳河最脍炙人口的诗篇】

Le Pont Mirabeau- - Guillaume Apollinaire【译文】蜜腊波桥(闻家驷译)

选自《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1册,上海文艺(1980)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