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朱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Hwx讨论 | 贡献2019年6月22日 (六) 21:04的版本 (添加{{unreferenced}}标记到条目)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朱熹1130年1200年),行五十二,小名沈郎,小字季延,字元晦,又曰仲晦,號晦巷,晚稱晦翁,又稱滄州病叟,系茶院府君九世孫。南宋理學家。在中國,許多人認為他確立了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

原籍江西婺源縣,建炎四年庚戌(1130年)九月十五日午時誕生於福建尤溪鄭氏草堂。十八歲舉建州鄉貢,十九歲登王佑榜進士,二十二歲授左迪功郎,初任泉州同安縣主簿,以後四十八年中,先後任地方官九年,到朝廷任侍講官四十天,官至直寶文閣待制,封婺源開國男,食邑三百戶,兼秘閣修撰等職。慶元六年庚申(1200年)三月初九午時病逝於建陽考亭之滄州精捨,壽七十一歲。嘉定二年詔賜謚曰「文」(稱文公),累贈太師,追封信國公,後改徽國公,從祀孔子廟。明朝通稱先儒朱子,崇禎十五年因詔位居七十二子之下,漢唐諸儒之前,特稱大賢朱子,清康熙五十一年詔升大成殿配享位列十哲之次。生三子:塾、野、在;女五人。

朱熹後人廣布全國,其中廣東省韶關市大部分朱姓皆為朱熹後人。他們於明景泰二年,由福建汀州府上杭縣瓦子街來至粵北韶郡曲江之東即湞江上游地名陵崗山田心裡築圍而居。朱熹是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承北宋周敦頤二程學說,創立代研究哲理的學風,稱為理學。其著作甚多,輯定《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四書作為教本。

朱学的影响

他为官仅有10余年,从事教学约40年。一生专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在经学、史学、文学乃至自然科学的训诂考证、注释整理上都有较大成就。朱熹哲学发展了程颐等人的思想,集理学之大成,建立唯心论的唯理论体系。认为“理”、“气”不相离,但“理在先,气在后”,“理”是物质世界的基础和根源。朱熹晚年受到韩胄排斥,以為“朱熹迂闊,不識時務,不宜再用”,其学说被视为“伪学”,遭到禁止。但后来朱熹理学一直成为官方哲学,代恢复科举后,朱学被定为科场程式;在两代被列为儒学正宗。在中国儒学史上,朱熹理学的作用和影响力仅次于孔子。朱理学传到了朝鲜,再传入日本,在日本一度形成朱子学热,影响颇大。

胡道静先生称,“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李约瑟对朱熹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工作和成就也相当肯定的。他说:“朱熹是一位深入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人。”并对朱熹在解释雪花何以呈六角形时将雪花与太阴玄精石的比较予以高度评价,称之“预示了后来播云技术的发展”。李约瑟还认为“朱熹是第一个辨认出化石的人”,比西方早出四百多年。(《李约瑟文集》)

但是清朝以後,反理學的態勢一度形成。顏元此後力反程朱的守靜與虛學,他說:“率天下入故紙中,耗盡身心氣力,做弱人病人無用人,皆晦庵(朱熹)為之也!”在五四之後,甚至對理學有一致的觀點,中國的衰落自宋開始,其中尤為一致的是,朱熹的理學是所有這些衰落的罪魁禍首。

已故學者黃仁宇曾評朱熹:“其結果則有如Needham之所說,朱熹在沒有產生一個牛頓的宇宙觀之前,先已產生了愛因斯坦的宇宙觀了”(《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

主要著作

中国南宋最著名的理学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程朱理学”体系,朱熹著述共有七八十种之多,其中最著名有:

  • 《四书章句集注》
  • 《诗集注》
  • 《通鉴纲目》
  • 《朱子语类》
  • 《宋名臣言行录》
  • 《楚辞集注》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