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故宫外八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习包子讨论 | 贡献2022年8月22日 (一) 19:56的版本 (add)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故宫外八庙
圖片來自17qq

故宫外八庙是指北京紫禁城周边的八处清代皇家庙宇,分别为宣仁庙凝和庙普度寺真武庙昭显庙万寿兴隆寺静默寺福佑寺

雍正年间,在故宫附近修建了宣仁庙、凝和庙、昭显庙、福佑寺四座庙宇,分别祭祀风、云、雷、雨四神,并与已建成的真武庙、万寿兴隆寺、普度寺、静默寺,合称“紫禁城外八庙”。这八所庙宇的建筑均有严格的规制,皇帝每年定期前去祭祀,以求诸神保佑风调雨顺、百战功成。[1]

历史

宣仁庙

宣仁庙位于东城区北池子大街路东,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祭祀风神,俗称“风神庙”。现庙宇后部为中医院针灸科,前部为中医医院和妇产医院的职工宿舍。

功效与作用

别名:黄榆、山榆、毛榆

来源:榆科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以果实入药。

生境分布:东北、华北、陕西、山东、安徽。

性味:辛、苦,温。

功能主治:

祛痰,利尿,杀虫。

痰多咳嗽:大果榆5钱,橘红3钱,甘草1钱,水煎服,每日2次。

蛔虫症:大果榆3钱,研末,空腹以小米汤送服,每日1次,连服2~3天,儿童用量酌减。【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2]

凝和庙

凝和庙亦在北池子大街以东,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祭祀云神,俗称“云神庙”。现为北池子小学使用。

普度寺

普度寺位于东城区南池子大街路东的胡同内,明代是皇家东苑内的洪庆宫,清初为睿亲王多尔衮府邸。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改建为喇嘛庙,专门供奉“大黑天”神,俗称“玛哈噶喇庙”。长期被南池子小学、粮店及居民占用。现已重修,开辟为北京税务博物馆。

真武庙

真武庙位于西城区,在紫禁城西华门外的胡同内,又名“王钵庵”,原为明代御用监旧址。现已成民居。

昭显庙

昭显庙在西城区北长街路西,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祭祀雷神,俗称“雷神庙”。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北长街小学使用,除影壁、后殿外,其余建筑均已无存。

万寿兴隆寺

万寿兴隆寺位于北长街西侧,原为明兵仗局佛堂,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改建为佛寺,今为居民大院。

静默寺

静默寺亦在北长街路西,原为明代关帝庙旧址,清康熙五十二年(1731年)重修,赐名静默寺,今为居民大院。

福佑寺

福佑寺位于北长街北口路东,始建于清初,曾是清圣祖玄烨的读书处。雍正元年(1723年)曾为宝亲王弘历(即乾隆帝)府邸,但弘历并未迁入居住,其登基后,将此处改建为喇嘛庙。该庙亦曾祭祀雨神,故俗称“雨神庙”。现为西藏自治区班禅驻京办事处。

保护现状

现在,外八庙均被各种单位、居民占用。宣仁庙、凝和庙、昭显庙、福佑寺以及普度寺大殿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兴隆寺是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一些建筑已被拆除或改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