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周孝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钢丝讨论 | 贡献2018年12月23日 (日) 13:51的版本 史籍记载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周孝王
辟方
时代 周朝
身份 西周天子
周穆王
正妻 王京
都城 镐京

周孝王

周孝王,姓,名辟方西周第八代国王,谥号孝王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逨盘》铭文作考王周共王的弟弟(一作周懿王之弟[1]),周懿王的叔父。周懿王病死后继承王位。[2]

人物生平

夺取王位

周懿王八年(前903年),西周第七位君主周懿王姬囏去世,周懿王的太子姬燮未能继位,而是由其叔祖姬辟方继位,是为周孝王[3]


周王朝为了长治久安,避免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制定了嫡长子继承制。整个西周时期,周王朝统治者严格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确定继承人,有效避免了王室内部因为争夺王位自相残杀,确保了周王朝前期的稳定。但在宗法制森严的西周,却出现了一位没有遵守嫡长子继承制而登上王位的君主——周孝王,这是一种异常的现象。

史记》对于孝王的记载甚少,只有简短的一句话:“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之后再未提及孝王孝王作为违背祖制之君,司马迁好似有意回避,对于其在位时期的文治武功丝毫未曾涉及,今人对周孝王继位缘由的了解主要来自于《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载:“懿王七年西戎侵镐,十三年翟人侵岐,十五年,王自宗周迁于槐里”。周懿王之时周王朝国力衰落,导致宗周镐京备受戎狄威胁,被迫迁都。

王朝的衰落必然引起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懿王之世,兴居无节,号令不时,挈壶氏不能共其职,诸侯于是携德”。统治集团内部对懿王国政心存不满,为周孝王成功登上王位准备了条件,尤其是由于懿王无能,放弃故都镐京,对于周王朝统治阶级来说是一种沉重的打击,使其利益和尊严都受到了严重损害。而周懿王太子姬燮软弱无能,不能在危难之时重振周朝,最终周孝王凭借自身能力,在懿王统治无方和太子姬燮软弱无为的背景下成功夺得王位。

西征犬戎

周孝王元年(前910年),孝王不忘周朝遭受犬戎入侵之辱,命令申侯率军,大起六师西征。

申侯申国(姜姓封国,今河南唐河县西北)国君,他虽然受命率军出征,但内心却不愿去打仗。认为出兵征讨犬戎是不义之战,只能使两国的百姓和士兵遭受无谓的伤亡,给两国都造成巨大的损失。

申侯周孝王建议说:“从前我的祖先娶郦山氏之女,生下一个女儿,嫁给西戎的胥轩为妻,后来生下一个儿子名叫中潏(战国时秦国赵国的祖先)。中潏因为母亲的缘故归服周朝,使周朝西部的边境不受侵犯。现在我把女儿嫁给中橘的后人大骆,生下嫡子成。如果大王能保证让我的外孙来继承大骆的嗣位,两族就能保证让西戎人顺服,使西周西部边境永远安宁。”

那么申侯为何会提出这样一个建议呢?原来大骆庶生的长子名叫非子非子从小就喜欢养马,他养的马匹个个精良,人见人爱。有一次他往犬丘贩马,无意间撞见刚刚即位的周孝王周孝王见他精明能干,便把他留在王都担任主管畜牧的大臣。申侯担心日后周孝王会让非子回国承嗣,与他的外孙争位,故此才有以上建议。实际上他这是在假公济私,表面上是在为朝廷出主意,骨子里是为了自己的外孙。[4]

周孝王觉得这倒是个好办法,既可以减免士兵和百姓的伤亡,又可以节省军费开支。于是当即承诺,不会放非子回国,也不会支持非子回去与申侯的外孙争夺国君之位。于是申侯便出面与西戎讲和,西戎果然接受申侯的调解,同意与西周息兵言和,并且表示此后永不侵犯西周边境,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争就这样被申侯化解。[5]


西戎献马

周孝王登基之后励精图治,西败西戎,迫使西戎贡马求和,《竹书纪年》载:“元年辛卯春正月,王即位,命申侯西戎。五年,西戎来献马。”周孝王元年(前891年),西戎遣使入朝,进献良马百匹。周孝王十分高兴,重赏来使,并回赠许多粮食和布匹等礼物。

非子封秦

周孝王三年(前908年),孝王非子为王室养马。西周王朝时,马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无论是祭祀、农耕、还是战争都需要大量优良健壮的良马。但周朝养马业发展一直缓慢,许多优质马匹都靠买进。此次西戎进献的一百匹马,大部分都是母马。周孝王为发展王朝的养马业,让非子前往(今陕西陇县西南汧山)、(今甘肃陇西县西北鸟鼠山)之间,为周王室养马。

孝王开辟专门的牧场,保证周王朝马匹供应,对于最终解除少数民族的军事威胁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同时也是对周王朝内部各诸侯国进行军事震慑,加强了宗周的统治力量。

周孝王六年(前905年),非子为王室养马三年,马群大增,为西周王朝创造一笔很大的财富。周孝王因非子养马有功,将他封于秦邑(今甘肃省张家川城南一带),建立秦国,号称秦赢

壮志未酬

周孝王六年(前896年),还没有完成中兴周室的大业,周孝王薨,谥号孝王,葬于毕陌。史书上说“慈惠爱亲曰孝”,故谥号孝王

周懿王之子,周孝王侄孙故太子姬燮继位,是为周夷王

为政举措

周孝王元年正月,孝王命内史先正式册封为家宰,主司王室内外事宜兼管百工。

同年,孝王出入听懿王遗孀姜氏之命,效忠姜氏,用刑法严肃宫纪。

周孝王三年三月初,孝王居周师录宫,命晨更继承白俗父师氏之职,管辖邑人萑小臣守宫宫犬)人和膳夫等。 

周孝王八年九月,孝王命史先册命扬(即夷世器□匜铭中的白扬父)为司空司田甸司王居,司迎宾事,兼任司寇和司空主事,讯审刑狱。

周孝王十三年九月,周孝王任命微为左史,赐服。是年前后,孝王同仲主管西宫事宜,命虢季子即司王周宫人,封察(弭叔)为弭(今蓝田境)伯家师氏。

周孝王十三年,非子犬丘西犬丘天水市西南90里),善养马,孝王召使其主马于千渭之间(凤翔西),马大蕃息,孝王非子于秦(今甘肃清水县境),为周附庸(大夫),号曰秦赢

在位年代

夏商周断代工程孝王在位时间定为前891年至前886年,有人质疑它的准确性。传世青铜器中可确定为周孝王时期铜器有《三年兴壶甲》(《十三年兴壶》有懿王器物和孝王器物二说,尚有争议),可知周孝王在位年数至少有3年以上。

事迹

西元前九世纪初,周懿王病死,理应由太子姬燮继位,但是太子懦弱无能,能干的王叔姬辟方就乘机夺取了王位,是为孝王孝王即位后,试图复兴周朝犬丘非子喜好马及畜,善于眷养。犬丘人向周孝王推荐,孝王非子负责主理马匹于汧河渭河之间,养的马匹匹膘肥腿壮,一年下来,马的匹数增加了一倍多。周孝王十分满意,就将秦地几十里的土地封给他,做了附庸于邻近大诸侯的小国国君,这就是日后统一中国秦朝的发源地[6][7]。可惜,孝王却未能完成复兴便驾崩。周懿王之子继位。

历史评价

周孝王登基是西周王位继承史上的特例,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西周王朝内忧外患情况下的结果。孝王死后西周王位继承又恢复了嫡长子继承制。这种制度不仅影响着整个周王朝,也影响着后世王朝的继承制度。正是由于西周完善的继位制度,使得周王朝在一定时期内避免了王位的争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了内部的稳定。

周孝王虽违反了周朝宗法制,但他励精图治,打击了西戎对于周王朝的威胁,一定程度上使西周王朝的国力得到恢复。其死后谥为“”正是对其在位时期贡献的最好总结。

史籍记载

竹书纪年

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

家族成员

父:周穆王姬满

兄:周共王姬繄扈

侄:周懿王姬嚭

侄孙:周夷王姬燮

陵墓

辟方死后葬在西周孝王陵(埋葬地址不详),谥法“慈惠爱亲曰孝”,故谥号孝王。

视频

卞晖颜体书法教程(书法史17集:周孝王时期金文和“昃”字)

参看

参考资料

  1. 《史记集解·三代世表》:孝王方,懿王弟。
  2. 周孝王,中国文明网
  3. [http://db.cssn.cn/sjxz/xsjdk/zgjd/sb/zsl/sj/201311/t20131119_838424.shtml 史记 卷四 周本纪第四],中国社会科学网
  4. [http://db.cssn.cn/sjxz/xsjdk/zgjd/sb/zsl/sj/201311/t20131119_838423.shtml 史记 卷五 秦本纪第五],中国社会科学网
  5. 周孝王姬辟方简介 在位6年即病死的西周皇帝,趣历史
  6. 史记 卷五 秦本纪 第五》: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孝王欲以为大骆适嗣。申侯之女为大骆妻,生子成为适。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今我复与大骆妻,生适子成。申骆重婚,西戎皆服,所以为王。王其图之。”于是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亦不废申侯之女子为骆适者,以和西戎。
  7. 今本竹书纪年 周孝王八年》:初牧于汧、渭。


  1. 重定向 Template:中国君主

Template:周朝王室